一二九運動的意義
一二·九運動紀念日是為了紀念1935年12月9日在北京(當時的北平)發生的由中國共產黨組織的北京學生要求對日作戰的抗議游行活動。一二·九運動發生在日本侵占我國東三省后向華北挺進,陸續侵占了華北數省,中國共產國際發表抗日宣言之后。一二·九運動由黃敬等共產黨人組織及外圍組織者組成,促進了中日戰爭的爆發,停止內戰。一二·九運動起先由陸璀在西直門外進行抗日演講,受到了全國各地學生、愛國團體等的強烈響應,造成了全國性的影響。一二·九運動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國x黨當局聯共抗日,在北平輔仁大學留有一座紀念碑。
那么,一二九運動的意義是什么呢?
一、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二、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得到了全國學生的回應和全國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國 人民抗日民主運動的新高潮,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三、 一二九運動公開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吞并華北的陰謀,打擊了國x黨政府的妥協投降政策,大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它配合了紅軍北上抗日,促進了國內和平和對日抗戰。它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一二九運動“是抗戰動員的運動,是準備思想和干部的運動,是動員全民族的運動,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
關于一二九運動的意義,希望對于同學們了解這段歷史和學習這段歷史有所幫助,祝大家的歷史越來越好,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