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范大學實踐報告
(三)走訪北侖:采訪北侖主人翁
北侖港為何在短短的三十年就獲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除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外,還有什么呢?從哲學上說,人的主觀能動性這個因素在事物發展過程中往往起著最主要的作用。
于是,實踐隊的隊員們紛紛走上北侖街頭了解對北侖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老百姓是怎樣看待北侖發展的。小李是土生土長的北侖80后,同時也是寧波北侖國際集裝箱有限公司的一名橋吊工人。他告訴我們,在他小的時候,北侖只是一片漁村,灘涂遍布,連現在新區的影子都看不到,人們只能通過捕撈海鮮勉強糊口。但是改革開放以來,北侖區依托北侖港的區域優勢,已經一躍成為寧波老三區之外發展最為迅速的一個區域,很多北侖區的居民都開始到港口集團進行工作,生活水平逐步進入小康。很多大學畢業生都以進入北侖港區工作為榮。小李表示,他已經在這里工作了一年,并且很喜歡自己的工作。“北侖港將來的發展前途是不可估量的,我相信我的家鄉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他滿懷信心地說。同時,我們也很榮幸地采訪了寧波港務公安局的局長,他已經在北侖港工作了25年了,幾乎見證了北侖港從一個名不經傳的小漁村到如今泱泱大港的驚天巨變。他激動地向我們敘述了北侖港憑借天時、地利、人和,在歷史長河中滾滾前進的故事篇章。北侖港以其獨特的有容乃大的胸懷吸引的不單單是當地的有志青年,在橋吊班中,我們還遇見了許多從全國各地來甬工作的優秀年輕人,他們都是經過了層層選拔,才走進了這個東方大港。現在,他們已經融入了這個環境,為大港建設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四)服務北侖:開辦學習經驗交流會
在參觀、調查、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自知作為對外漢語系的學生,無法在給北侖港以技術、理論的支持,但我們也希望可以為北侖港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為此,我們結合了本專業在英語學習方面的優勢,開辦了“外語學習經驗交流會”,與北侖港職工子女交流外語學習經驗、心得。三個小時的交流會上,隊員們結合自身實際及經驗介紹了有關高考、聽力練習、口語學習等方面的技巧和方法,同時也熱情解答職工子女們的現場提問。
在隨后幾天里,隊員們還提供了義務家教,輔導職工子女學習外語。此外,也義務承擔了為港區退休工人打掃衛生的工作,陪他們閑話家常,通過這些活動,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北侖港在職工心中的崇高地位,也感受到了以己所學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快樂。
三、評價小結
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是大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最好陣營,更是大學生服務社會的最佳窗口。短短6天的實踐活動,實踐隊隊員們不僅體會到了改革開放給北侖帶來的深刻影響,積累了社會服務經驗,鍛煉了社會實踐能力,提高了自身綜合素質,還培養了理論學習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能力,實現了社會實踐過程中“服務社會、鍛煉成才”的目標,真正做到了“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