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綜采實習報告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為了使質量標準化建設真正到位,付村煤業公司以嚴把“毫米關”的工作態度,把精品亮點意識融入到標準制定、現場施工、考核驗收的全過程,先后制定了“點、線、面”工作法,創新形成了采煤工作面十六條線、掘進工作面十三條線的“線性管理”模式、機電“精品峒室”創建等一系列有關規定。通過發揮重點掛靠,“評優找差”等措施,嚴格工程質量驗收,獎不心疼,罰不手軟。實現“頭頭面面”創精品的競爭格局,提高了采掘機運通各專業安全質量標準化水平。山東煤礦安全監察局領導在付煤檢查時,對其狠抓質量標準化建設的思路和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安全需要成本和投入。他們足額提取礦井安全費用,僅XX年就提取安技措資金2563萬元,合理配置了安全生產的硬件資源,在井下大巷安裝了“信集閉”系統,升級更新了瓦斯監測監控系統,完成了“三室一體”改造,安裝了5部行人助行器、3部“猴車”等裝置,大大減輕了職工的體力消耗。付村煤業公司大力實施“網絡付煤”建設,全面推進管理信息網絡建設,還先后投入資金對采煤掘進設備、主副井提升系統、監測監控系統、生產調度指揮系統進行更新升級改造,把井下人員定位管理系統與安全監測系統共網復用,發揮了井下人員監測查詢、安全保障、考勤統計、信息聯網等功能作用,實現了井下全員的動態管理和定位,真正實現了“科技礦山”、“數字礦山”、“網絡礦山”,為安全生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結束了一段時期的實習,對付村煤業公司的參觀見習以及我對企業的調查,使我對企業管理理論上的認識升華到一個新的層次。了解企業內部實際運行過程對各部門組織機構有了更直接的認識,了解企業文化的概念,對企業調查的內容、步驟和方法都有一定的經驗,并通過企業調查了解和認識不同類型的企業的組織生產過程,了解企業的管理過程。這次實習對我來說收獲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