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兒科實習小結(精選10篇)
護理兒科實習小結 篇1
進入兒科科室,我從帶教老師那兒了解到,兒科是個綜合性很強的科室,涵蓋了內科、外科的各種疾病情況。但兒童疾病的種類與成人大不同:起病急,來勢兇,變化快。因此,我們護理人員要根據其疾病特點制定一系列相應的護理措施。由于兒童自身的特點以及年齡小不會或不能準確描述病情,不懂得與醫護人員配合,所以兒科護理工作內容多,難度大,要求高。除基礎護理,疾病護理外,還有大量的生活護理和健康教育,病情觀察應細微敏銳,發現變化及時通知醫生,進行救治。
了解了兒科護理工作的基本情況后,我開始投身實習工作中。在臨床老師孜孜不倦的教導下,我不斷汲取和探索專業知識,也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也許這些心得體會只是浩瀚大海中的水珠一滴;無垠沙漠中的沙礫一顆,但對我來說卻是難能可貴的財富,就好像在廣闊的沙灘上,一陣浪打來,留下無數閃閃發光的貝殼,點點滴滴都值得我去珍藏和回憶。也許這些收獲相對而言是微小的,但我相信,成功是積累在每一個小小的進步之上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經過一個月的兒科實習,我又成長了許多,漸漸擺脫了學校的那份稚氣,走向成熟。在“陣地”上,我學會的不止是一個護士最基本的技術,疾病的護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如何與病人家屬溝通。兒科的護理對象是小孩,對于每個父母來說,最珍貴的莫過于子女了,家屬以及醫護人員都是本著為小孩著想的理念。除了要有精湛的輸液技術,將病人的痛苦減至最輕之外,還要向病人家屬做宣教,方面涉及很廣,比如:飲食教育,環境,衣著,心理護理等。向家屬宣教完之后,他們對我表示非常感謝,我自己心里也覺得特別欣慰,勞動成果得到賞識。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兒科護士,光有技術是不夠的,我們應該充分體現出“護士”這一角色的價值,而不是像機器一樣工作,更多的是要充當健康教育者和病兒知心者。我在兒科就深有體會,比如科室里比較多的血液系統疾病和腫瘤,首選化療治療。除了一些常規的操作外,我們還應該做好對癥護理。感冒的癥狀是發熱、咳嗽、甚至全身癥狀,那么我們應該做到對癥護理,注意室內環境,飲食清淡,休息等一系列的宣教。如痰液較多,還應保持患兒呼吸道通暢,給于吸痰和拍背,霧化吸入等。同時要多與家屬溝通,向其介紹有關知識,如病因,主要表現等。教會家長正確拍背協助排痰的方法,指導家長正確用藥,出院時做好健康指導,如合理喂養,加強體格鍛煉等。在平時的實習工作中,我也經常看到帶教老師向家長做宣教,這就需要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去,這是護理工作比較高的境界,只有轉述給病人家屬,才說明自己真正了解書本知識,并能融會貫通,對醫患雙方都是有利的。兩周的歷練讓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對護士這一角色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護士不光是護理活動的執行者, 還是健康捍衛者和宣教者。我們應該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身體素質和交際能力,將自身所學靈活應用到工作中去,同時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我們用雙手給病人送去溫暖,每一個操作都賦予病人康復的希望,讓他們看到黎明的曙光。也許我們只是送去了微不足道的關懷,但這些積累起來,就是幫助病人度過難關的諾亞方舟。
作為一名實習護士,我所能做到的也許是微不足道,但我正確認識了“護士”這一角色,充分發揮自身潛力,在往后的工作中將能力發揮到淋漓盡致,力求更好。
實習是我踏出臨床工作的第一步,等待著我的是重重坎坷和艱辛,我不會退縮,而是勇敢地面對挑戰!“工作”這座大山等待我無畏地攀爬!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我將前進!
護理兒科實習小結 篇2
實際上,我在兒牙科的時間都不到兩周,但卻學會了最 重要的一課,就是學無止境,不進則退,尤其是對于我們醫學生來說,或者應該說對于從事醫療行業的人來說,我們只要從事臨床的工作,學習就不能停止,即使不從事臨床工作,學習也不應止步,只有不斷地去學習,我們才能更完善,不斷進步,不被時代淘汰。因而,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也知道了,該努力的去學習,不為任何理由,只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在此衷心的感謝兒牙科所有的醫生護士老師們!
除此之外,我還學會了,如何做間隙保持器,雙曲舌簧的彎制,兒牙科專用器械的配備等等,但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師關于學習的方法的態度,我感到很慚愧,原本總認為那種聽課只是為了查人罷了,現在明白了,查人并不是主要目的,它是為了讓我們去學習新的技術,不再閉塞的只用老的技術,并指導我們更新技術,完善我們的治療方法,與時俱進,而不是只局限于自己已知的知識。
護理兒科實習小結 篇3
時間過得真快啊,轉眼我即將結束兒科的實習,回顧這些日子,是苦是樂,是酸是甜,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屬于自己的味道,在兒科近一個月的實習生活中我受益頗多,即將要出科了,卻有好多的不舍,對于我們的實習科里的老師們都蠻重視,從而讓我們循序漸進的學習與成長,在此,對各位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實習過程中,本人嚴格遵守醫院及各科室的規章制度,認真履行護士職責,嚴格要求自己,尊敬老師,團結同學,踏實工作,熱愛兒童事業,全心全意為患兒著想。同時要理解家屬,正確處理好護患關系,能做好解釋與安慰工作,多說“對不起”,是家屬也理解兒科護士的工作,減少不必要的誤會或過激行為的發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基本掌握了兒科一些常見病的護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如,靜脈穿刺,吸痰,霧化,在工作的同時我也不斷的認真學習和總結經驗,總之我覺得在這段實習的日子里,我學到了很多,雖然我還只是學生,也許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充實我的知識與技能,希望能用我的微笑送走病人健康的離去,渴望在學習中成長,做一名默默歌唱、努力飛翔的白衣天使。
護理兒科實習小結 篇4
短短的一個月兒科實習即將結束,回想這期間的點點滴滴,似乎在嘗試無味瓶里的味道一樣。臨床的實習是對理論學習階段的鞏固與加強,也是對臨床技能操作的培養和鍛煉。我們十分珍惜這段時間,珍惜每一天的鍛煉和自我提高的機會,珍惜與教師們這段難得的師徒之情。
兒科是一個獨特的科室,應對的是個個脆弱的小生命。這更讓我意識到醫生不僅僅要醫術高,更要懂得如何和他們溝通。對待患兒和藹可親,態度良好,雖然有些時候會遇到很多焦慮的患兒家屬口不擇言,而我們醫護人員能做的就是寬容。我們能夠體會他們的心境,孩子生病,誰的心里都會著急萬分的,說一些傷人的話我們是能夠理解的。我們能做的就是繼續為患者服務。每一天接觸很多患兒和他們親人的時候,我明白了人生的財富不是金錢而是生命和健康,而我們的職責正是捍衛健康的生命。
今后,我會繼續以“熱情、求實、盡職”的作風,持著主動求學的學習態度,進取各科室的教師學習,秉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信念,孜孜不倦地吸收醫學知識為日后的學習、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不斷追求,不斷學習,不斷創新,努力發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是我崇尚的理念。
護理兒科實習小結 篇5
春節回來的第一天去的就是兒科,兒科也是我實習生涯最后一個科室,在這里充滿了感慨和迷茫。當其他科室因為春節冷冷清清就差打蒼蠅打發無聊的時候,兒科病房因為冬雨季節爆滿,各種肺炎、哮喘。還有長廊堆滿了求醫心切的門診病人。
在兒科我最有體會的是如果你覺得做兒科只要會兒科的常見病就大錯特錯了,現在才知道一個兒科醫生相當于一個全科醫生,因為兒科的疾病真是千奇百怪,無所不有。
比如高處掉落時所致肝脾破裂;誤吞雜物引起氣道異物;輕微感冒引起的重癥肺炎;高熱不退引起的抽出驚厥、及各種原因不明的抽搐;小兒糖尿病的治療;小兒癲癇的治療;各種先天性的疾病;后天因為大人照顧疏忽導致的各種外傷;不正確照顧及喂養導致的疾病。而且在治療孩子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愛心,剛開始被他們吵得頭都昏了,但是后來看到他們健康可愛的笑臉,覺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但兒科的壓力真的很大,因為兒科是啞語科目,所有的癥狀都由監護人描述,醫生為了確診需要借助輔助檢查,這樣一來就增加了家庭負擔及家人的不理解。而且孩子是遇到動靜就哭鬧的,給醫療各方面的操作帶了各種不便,別看他們個子小不點,掙扎起來的力道不容小覷。
按著孩子的四肢父母都在心痛,何況是有創操作時,特別是有創操作失敗時有個別家長的責備。那個時候真的需要很大的耐心去解釋及安撫患者家屬。
經過近xx個月的實踐我基本掌握了病程記錄、會診記錄、出院記錄等醫療文件的書寫;掌握了臨床兒科的特點及兒科常見、多發病人的診治;掌握了兒科常見化驗的正常值和臨床意義及各類危、重、急患兒的初步處理。也算小小入門。
最后一個科室了,感覺時間過得真快,用白駒過隙形容不為過。而以后的路也還長著,但我會努力成為一個好醫生,實習初的時候我說過,既然選擇了遠方,便風雨兼程。我愿努力,風雨兼程。
護理兒科實習小結 篇6
送走了,迎來了!這時我們開始了為期兩周兒科的實習!這里的護理對象跟婦科一樣,都是特殊的人群.因為面對的是小兒,所以無論從穿刺、注射到各種用藥,都跟成年人有很大的區別!在護患關系上也有變化,當今小孩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每一個治療都要跟家長們溝通好!讓他們放心,他們才能安心!
這里特殊的有三點:第一,特殊的護理人群;第二,特殊的治療護理原則;第三,特殊的護患關系.首先,小兒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規律,如連續性、階段性、順序性還有各系統器官發育的不平衡性.再之,因了小兒這特殊的體質,所以從穿刺、注射和用藥等方面都有著其注意事項.在本科的老師精心指導下,我能夠初步掌握了兒科常見疾病的病因病機以及對癥護理,也了解了小兒與大人不同的一些操作技術要點,如肌注時應如何定位,注射時應捏起皮膚等.最后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這里學到了不一樣的護患關系.總是可以從別人口中聽到形容詞“小兒科”,語意中總有藐視兒科的意味.但是在這里工作不只面對著小皇帝們,還要跟把他們當心肝寶貝的爸爸媽媽們打交道,所以做好溝通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同時我也知道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心理的疏導及承受等能力.
在接下來的實習要再接再勵,以取得更好的成績,過一個好年!同時,祝愿兒科的全體工作人員新年快樂,萬事順利!
護理兒科實習小結 篇7
兒科醫院新生兒科有二、三兩個病區,我去的是三病區即NICU,一般是情況比較重的孩子,需要重癥監護、比如早產兒、足月兒出生后有窒息搶救史、有先天性畸形需要手術或者手術后的以及其他一些比較復雜的情況的。二病區相對病情輕一些,也有一部分是在NICU治療后加奶長磅到一定體重轉過去的
新生兒可以說是最具“兒科特色”的科室,是其他成人內外科所沒有的,而且新生兒的問題涵蓋廣泛,基本各個科的問題都會碰到,從最基本的生長發育(出生體重的劃分,小于胎齡兒的判斷等,每個孩子都要畫生長曲線判斷生長的情況)、營養(計算每日液量和熱卡)、先心病(大部分早產兒都有PDA,有時也能夠見到復雜先心),到呼吸系統的NRDS,肺炎,到消化系統的NEC,病理性黃疸,還有神經系統的HIE,以及一些外科疾病(302房間是專門的外科病房,比如有食道閉鎖、環狀胰腺伴十二指腸梗阻、后尿道瓣膜等),還有眼科的ROP(每周三都有早產兒ROP的篩查,經常過去瞄幾眼),另外,NICU有也有很多呼吸支持的設備,所以借此機會好好學習一下輔助通氣,比如CPAP,HFOV等也是很好的,所以能夠學習到的東西是非常多的。
知識儲備來說,除了新生兒的基本知識以外,主治查房的時候一直強調病理生理學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新生兒缺氧是非常常見的,判斷缺氧的原因,是因為呼吸系統的問題,還是心臟右向左分流,還是神經系統發育的問題導致的呼吸暫停,不同原因的判斷處理都不一樣;以及出生后的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的判斷處理。另外上了臨床就會知道很多書本上的知識是很不夠的,比如新生兒黃疸,書上就一張簡單的表格,鑒別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而實際上如何處理和體重、日齡以及TB值都有關系。另外一些基本的新生兒時期的正常值要記住,心率、呼吸、血壓、體溫、血紅蛋白、每天體重增長。早產兒都會有如PDA, PFO等的先心病,也會轉來一些如TGA, TOF等,所以胎兒血流動力學到出生后血流動力學的變化也要清楚,印象很深的是測量“導管前preductal”(右上肢)和“導管后postductal”(降主動脈)的氧飽和度和分壓,有助于判斷有無右向左分流,若導管前氧分壓小于50mmhg,導管后低15%,則存在顯著的分流。導管前和導管后的區分還和動脈導管的解剖位置有關,當時思考了很久所以印象比較深。另外處理PDA是選擇等待其自然關閉還是藥物治療還是手術結扎,對于年齡,導管直徑、有無臨床癥狀都有關系,很講究策略。
另外,新生兒科最重要的一點還有“洗手”,以及無菌的觀念。新生兒免疫功能也沒有發育好,所以早上一進病房第一件事就是要洗手,墻上還貼著洗手的步驟等等,凡是要觸摸他們之前也都必須用床邊的消毒液擦手,檢查完了也要擦手,穿的都是那里的制服,不能穿長袖的衣服進暖箱操作,平時都穿拖鞋或者鞋套。一天下來等于洗了無數次手,所以我當時覺得,就算在新生兒科其他什么都忘記了,記住洗手和消毒的觀念也就夠用一輩子了,其他的科室雖然和新生兒不一樣,但是檢查病人之前也應當注意這些,希望以后能一直保持下去。
新生兒科一般的工作就是一早去帶教的老師會讓你測一些新生兒的血糖和經皮膽紅素,到后面可以主動一些,補充問問你覺得還需要監測血糖或者你覺得比較“黃”的新生兒。在測的過程中你就可以進行一下向陽老師所說的“自我查房”,看看每個寶寶早上情況如何,聽聽心肺,看看營養狀況,進食情況(靜脈營養or鼻飼or自己吃,有無儲留,性質是咖啡色的、消化過的、還是未消化過的,這些啟示護士也會告訴你)、腹脹情況以及有無腸鳴音(要非常小心NEC的出現)、看看肌張力、反應、原始反射(擁抱、吸吮和抓握)、以及監護儀上的血氧保護度、心率有無波動,晚上有無呼吸暫停出現等。然后就是看醫生開醫囑,這里很重要的就是看醫生如何計算液量,需要的營養以及熱卡。電腦里有一個excel軟件來計算,研究一下也挺有意思的,記得早產兒液量是第一天80ml/kg,正常的話每天加20,最多加到150-160ml/kg,如果出現電解質紊亂或者血糖波動,再在內部進行調整,如果有癥狀的PDA則需要限液,除了液量每天的熱卡也是很重要的,有一個軟件也能算出來,根據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進行調整。之后是主治查房或者一周一次的主任查房(兒科查房就是說得多給的足站得久,都懂的~)上午就過去了~
然后下午的話主要是跟著帶教的醫生看或者做一些操作,比如抽血(這邊醫生抽的話,血氣、凝血功能、血常規、肝腎功能都是抽動脈血)、腰穿等等,以看為主,要注意無菌原則。如果輪到帶教的醫生負責收病人,那么跟著收病人,因為這里的新生兒沒有產科,所以主要是看轉院的病史(但很多地方醫院轉院病史都不完全連apgar評分都沒有)、初步體檢看看呼吸循環情況,上監護,如果有窒息的話要立即插管,無窒息但是血氧波動的話可以給予鼻導管或者頭罩吸氧并判斷原因,然后體格檢查,寫病史,和家屬談話追問病史以及簽字,開醫囑,抽血做常規檢查、測血氣等等。另外還有一項任務也是很重要也很簡單的,就是如果監護儀報警要及時去看,常見的就是經皮氧飽和度低于了設定的報警線(一般為85%),這個時候需要去看并給予處理,尤其是早產兒,控制呼吸的中樞發育不完全所以會有呼吸暫停的現象,這個時候需要給予刺激,比如輕彈幾下腿、抱著晃幾下身體,我個人摸索出刺激腳底板的作用挺大,不知道有沒有根據,如果不行要叫醫生護士,可能需要吸痰、有輔助通氣的可能需要調節參數(壓力或者fiO2),或者調整為俯臥位也有助于氧飽和度。
新生兒的值班和其他科室不一樣,帶教老師輪到夜班的話是晚上八點到早上八點,而當天白天和次天八點以后就不用上班了。主要原因是晚上不能睡覺,需要看著孩子的情況。主要因為孩子不會和你主動訴說病情,家長也不許入內,所以所有的情況都要通過觀察和監護設備。另外晚上收病人也是很大的工作,所以最多就是到下半夜之后稍微睡一會兒。記得我第一次值夜班感覺還不錯~
另外,新生兒科貌似每周三晚上都會有給進修醫生的小講課,也可以去聽聽,很實際很有意思。兩周里我就聽了錢甜老師講的NEC和兒外沈醇老師上的外科疾病,挺有收獲的。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兒科醫院新生兒一直有一個“中加合作班”,會有加拿大的醫生來這里培訓全國選拔出來的醫生(3-4個),經過一年的在兒科醫院新生兒科的培訓,去加拿大醫院再工作一年的一個項目。除周五每天早上9:20開始都有查房,一般是培訓的醫生事先選擇病例匯報病史,然后外國醫生提問,大家討論,我一般在早上都會去聽聽,結束以后正好能回來跟上主治查房,挺有意思的餓,不光是英語聽力專業詞匯上能給予刺激,另外感覺老外的查房方式更加活潑,更能激發人的思考,問的問題也很基礎,很重視病理生理學的東西。
NICU由于家長不能進來,所以平時醫患關系相對比較簡單,每周二四六是醫生接待提問或者電話的時間,由于一直不能見到孩子,家長這個時候一定會憋了一肚子的問題來問醫生,所以這個時候需要比較好的語言技巧。NICU的開銷很大,如果需要用固爾蘇這樣的藥就更貴了,所以一定要和家長事先交代好這些,而且新生兒病情進展快,比較復雜,所以說的時候不能說的過于樂觀。
最后說說新生兒科的護士,最讓我感嘆就是這里的護士,訓練有素技術高超,在這里是她們負責做動靜脈置管的,感覺護士一直比醫生還忙,很辛苦,大部分也都很靠譜,互相稱呼為“老師”,護士的平時培訓也特別多,經常上課,而且新生兒的護理是一大部分,所以挺佩服這里的護士的!
在新生兒NICU的這兩周收獲很大,帶我的主治是王來栓老師,都叫他“栓哥”,人很好也很萌,而且喜歡在查房的時候說很多人文的東西,比較天馬行空,很有趣。另外給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位醫生是王瑾醫生,思路清晰又待人和善,也是一位好醫生。我跟著的醫生是梅玫老師,還在讀研究生,非常可愛,臨床技能很棒,也非常熱愛兒科,也很樂于教我很多東西,從她身上學到了很多!
實習的第一個科就激動的寫了那么多,不知道這樣的熱情能否繼續保持,總之寫總結也是一個督促,讓自己能夠花點時間總結一下,即使很累,但寫個幾筆也是好的。新生兒科是個好的開始,希望以后能夠不斷努力進步!下一個科室是心內~加油!
護理兒科實習小結 篇8
短短的xx個星期即將結束,回想這期間的點點滴滴,似乎在嘗五味瓶里的味道,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能體會,無論是什么滋味都是值得回味的。
新生兒科是一個獨特的科室,面對的是特殊的人群,是一個個脆弱的小生命,這更讓我意識到醫生不僅要醫術高,醫護人員還要有一顆博愛的心,要懂得如何與他們“溝通”,是否餓了?是否肚子脹得難受?還是要換尿布了……每天面對這么多的患兒,我明白了人生的財富不是金錢,而是生命和健康,而我們的職責正是捍衛健康的生命。
在兒科一個多月的實習中,除了做好日常的臨床工作外,還有各項體檢工作等等,有些工作我以前沒做過,做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如新生兒工作,我以前就沒做過,但為了搞好工作,服從領導安排,我不怕麻煩,向老師請教、學習、自己摸索實踐,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在護士長的教育下,在很短的時間內便比較熟悉了新生兒科的工作,明確了工作的程序、方向,提高了工作能力。
在兒科開展整體護理,就是以滿足患兒的各種需要為目的開展的優質護理。在兒科,護理對象是0-14歲的兒童。以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來看,這五種需要在兒童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體現;為滿足這些需要,心理護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但是在兒童,由于語言表達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限,進行心理護理非常困難,很難達到預計的效果和目的,甚至還會達到相反的結果。當前現實生活中的兒童大都是獨生子女,一旦發病,父母格外緊張、焦慮,他們大都過分照顧,夸大病情,對醫護人員提出過高要求。
忙碌的外科實習輪轉結束后,就去了兒科。兒科分為兒內,兒外,一共xx周時間。首先去的是兒內。第一次進入病房,覺得很干凈,病床突然小了一號,看到的都是些小朋友。整個病區分為2個部分,前面的是常見疾病,比如支氣管肺炎,腹瀉,內分泌疾病等,還有個搶救室,里面則收治了早產兒。
其實我并不喜歡孩子,但當看到這些孩子,還是會從心底的可憐他們。現在想想,人活著就是一種幸福,因為再也沒有比生命的存在更具有意義的事情了!
護理兒科實習小結 篇9
在兒科開展整體護理,就是以滿足患兒的各種需要為目的開展的優質護理。在兒科,護理對象是0—14歲的兒童。以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來看,這五種需要在兒童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體現;為滿足這些需要,心理護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但是在兒童,由于語言表達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限,進行心理護理非常困難,很難達到預計的效果和目的,甚至還會達到相反的結果。當前現實生活中的兒童大都是獨生子女,一旦發病,父母格外緊張、焦慮,他們大都過分照顧,夸大病情,對醫護人員提出過高要求。大家本著“把工作做的更好”這樣一個目標,開拓創新意識,積極圓滿的完成各項工作:
(1)認真接待每一們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當成自己的親人。
(2)認真做好醫療文書的書寫工作,以帶教老師為模板認真負責,態度端正、頭腦清晰。
護理兒科實習小結 篇10
一、實習目的
實習目的是,通過中醫兒科相關工作崗位實習使我了解以后再中醫兒科相關工作崗位工作的特點、性質,學習體驗中醫兒科相關崗位工作的實際情況,學習與積累工作經驗,為以后真正走上中醫兒科相關工作崗位做好崗前準備。
同時通過中醫兒科相關工作崗位的實習,熟悉實際工作過程的運作體系和管理流程,把自己所學中醫兒科工作崗位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鍛煉中醫兒科工作崗位業務能力和社會交際實踐能力,并在工作中學習中醫兒科相關工作崗位的新知識,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并提升,以指導未來在中醫兒科相關工作崗位的學習重點和發展方向。
二、實習時間
201年03月01日~201年06月15日
(修改成自己中醫兒科相關工作崗位實習時間)
三、實習地點
蘇州市經濟開發區江南大道
(修改成自己中醫兒科工作崗位實習地點)
四、實習單位
江蘇省蘇杭教育集團(修改成自己中醫兒科相關工作崗位實習單位) 此處可以繼續添加具體你中醫兒科工作崗位實習單位的詳細介紹
五、實習主要內容
我很榮幸進入江蘇省蘇杭教育集團(修改成自己中醫兒科相關工作崗位實習單位)開展中醫兒科崗位實習。為了更好地適應從沒有中醫兒科崗位工作經驗到一個具備完善業務水平的工作人員,實習單位主管領導首先給我們分發中醫兒科相關工作崗位從業相關知識材料進行一些基礎知識的自主學習,并安排專門的老前輩對中醫兒科崗位所涉及的相關知識進行專項培訓。
在實習過程,單位安排的了杜老師作為實習指導,杜老師是位非常和藹親切的人,他從事中醫兒科相關工作崗位領域工作已經有二十年。他先帶領我們熟悉實習工作環境和中醫兒科相關工作崗位的工作職責和業務內容,之后他親切的和我們交談關于實習工作具體性質以及中醫兒科相關工作崗位容易遇到的問題。杜老師帶領我們認識實習單位的其他工作人員,并讓我們虛心地向這些辛勤地在中醫兒科相關工作崗位上的前輩學習,在遇到不懂得問題后要積極請教前輩。 畢竟是人生第一次在中醫兒科工作崗位上,所以真正掌握這一份工作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一開始我對實際中醫兒科崗位的工作內容比較陌生,都不太清楚自己的工作范圍和職責,對實習單位的情況也不
太了解,不過杜老師會告訴我該怎樣處理自己在中醫兒科崗位上遇到的問題。慢慢的我也就熟悉了自己的中醫兒科崗位工作內容,在中醫兒科崗位上的一些棘手問題也能自己獨立解決,每天把工作做得井井有條。
在單位實習期間,我從事的中醫兒科工作崗位相關的工作之外,還負責協助其他部門的日常工作,包括制定計劃,利用新學習的中醫兒科相關工作崗位業務知識處理相關文書。
六、實習總結
對于第一次在中醫兒科相關工作崗位的的我來說,還沒有足夠的社會經驗。經過了這半年來的中醫兒科相關工作崗位實習,我學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特別是在實習單位領導和中醫兒科工作崗位的相關同事的關心和指導下,認真完成領導交付的工作,和同事之間能夠通力合作,關系相處融洽而和睦。在工作中積極學習新知識、技能,注重自身發展和進步,我學會了很多中醫兒科相關工作崗位理論實踐技能,增加了中醫兒科相關工作崗位相關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