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實習報告
目前,攀鋼正抓住西部大開發機遇,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的資源配置原則,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實施有限、相關、多元、持續發展戰略,立足鋼鐵和釩鈦主業,積極發展相關制造業,拓展金融、貿易等產業領域,力爭用三年的時間,把攀鋼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大型鋼鐵釩鈦企業集團。
2、攀鋼建設的有利條件
豐富的資源是攀鋼發展的自然物質基礎。攀鋼就煤就鐵就水,屬資源開發型布局,其發展是建立在有“富甲天下的聚寶盆”的攀西地區的豐富自然資源基礎上的。盤西地區是著名的“釩鈦磁鐵礦”產地,現探明鐵礦資源100億噸,占全國20%,為全國第二大礦;共生有釩萬噸,占全國87%,居世界第3位,鈦8.7億噸占全國94.3%,列世界第一。此外還伴生有箔、鎳、鈷、鎵等多種金屬,綜合利用價值高。鐵礦主要分布在攀枝花、白馬、大和、紅格等地。盤西煤的總儲11億噸,其中煉焦煤5億噸,產于寶鼎、鹽源、紅源。附近煉鋼用輔助原料也較豐富,溶劑石灰石儲量3.5億噸,占全省81.4%,硬質粘土1412萬噸,均能滿足大型鋼鐵基地需要。
此外水資源極豐富,河川徑流總量達1100億立方米,蘊藏水能資源3894萬千瓦,可開發3325萬千瓦。
3、生產布局特點
(1)宏觀布局:資源開發型,就煤,就鐵,就水
(2)中觀布局:沿江團組式布局,集中與分散相結合,是受地形制約的結果。
全市共分為8個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片區:
攀密片區:以采礦、選礦、機修為主。
弄弄坪片區:以鋼鐵工業為主。
河門口片區:以電力建材工業為主。
格里坪片區:以木材儲運為主。
寶鼎片區:以煤炭工業為主。
金江片區:以鐵路、儲運為主。
渡口---仁和片區:以地方工業、建筑業、商業為主。
炳草崗片區:以黨政機關、科技、文化機構為主。
(3)微觀布局:豎向立體布局,為適應地形特點,廠區采取大臺階,多平面的豎向布局。大體分3個主臺階23個小臺階,每臺階平均高差5----21米,同時注意了煉鋼、軋鋼、軌鋼之間的流程順序。弄弄坪“微雕鋼鐵城”,在僅2.5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建成了擁有從燒結到軋材完整的工藝流程,年產300萬噸鋼鐵的大型聯合企業,且布局井然,舉世無雙,享譽世界。
4發展策略
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要通過深化改革,加快企業改制、改組、改造的步伐,迅速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第二,要合理開采、綜合利用、擴大勘探、節約資源,盡可能延長礦山服務年限和“礦業企業”生存周期,包括采取推廣先進技術、更新生產設備、創新工藝流程等措施,不斷提高對尾礦、邊角礦、壓覆礦、低品位礦和共伴生礦的開采與利用。第三,堅持“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方針,在穩定礦業、積累資金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非礦產業,包括礦產品深加工、石油化工、煤電轉換、建筑石材、礦山機械等,以及面向社會的建筑業、運輸業、商貿業、服務業等,不僅可以擴大富余人員和職工家屬的就業門路,而且為日后礦業萎縮時的就地轉產奠定了基礎。第四,應充分利用外地資源,以加大對本地資源的儲備,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還可以投資國外礦業,為本企業下游產業建立穩定的供礦基地。
四、水電建設-------二灘水電站
1 二灘地理概況
雅礱江、金沙江在攀枝花市相匯,河谷深切,高差懸殊,溪河縱橫交錯,形成巨大的水能資源。攀枝花境內及臨近地區可開發水能資源3324萬千瓦,年發電量達億千瓦時,水能資源占四川的67%,全國的18%。
二灘水電站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雅礱江下游,壩址距雅礱江與金沙江的交匯口33Km,距攀枝花市區46 Km,系雅礱江梯級開發的第一個水電站。
二灘水電站裝機容量330萬千瓦,年發電170億千瓦時,單機容量、總容量和年發電量在我國已建成的電站中居首位。轄區內還可建設大中型水電站4處,且梯度開發條件好,動能指標優越,淹沒搬遷損失少,是理想的水能基地。
二灘水電站以發電為主。水庫正常蓄水位1200m,發電最低運行水位1155 m,總庫容58億m3,調節庫容33.7 m3,屬季調節水庫。電站裝機容量3300MW(6臺55MW的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多年平均發電量170億Kwh,保證出力1000MW,年利用小時5162h。
2電站的主要樞紐建筑物包括:
擋水建筑物:混凝土雙曲拱壩,建基于正長巖、玄武巖基礎;壩頂高程1205 m,最大壩高240 m,壩頂弧長774.69 m,拱冠頂部厚度11 m,拱冠底部厚度55.7 m。為我國已建成的第一高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