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學教學實習報告
十.pH
怎樣識別土壤肥瘦一、看土壤顏色。肥土土色較深,瘦土土色較淡。二、看土層深淺。肥土土層一般都大于21厘米;瘦土較淺。三、看土壤適耕性。肥土土質疏松,易于耕作;瘦土土質粘犁,耕作費力。四、看土壤淀漿性。肥土不易淀漿;瘦土極易淀漿,板結。五、看土壤裂紋。肥土土壤裂紋多而小;瘦土土壤裂紋少而大。六、看土壤保水能力。水分下滲慢,灌一次水可保持6-7天的為肥土;不易下滲或沿裂紋很快下滲的為瘦土。七、看田水水質。水滑膩、粘腳,日照或腳踩時冒大氣泡的為肥土;水質清淡無色,水田不起氣泡,或氣泡小而易散的為瘦土。八、看夜潮現象 有夜潮、干了又濕,不易曬干曬硬的為肥土;無夜潮現象,土質板結硬化的為瘦土。九、看保肥供肥能力 供肥力強,供肥足而長久,或潛在的肥力大的土壤均屬肥土,保肥供肥力弱的均為瘦土。十、看指示植物。 生長紅頭醬、鵝毛草、薺菜、黃梅菜、和蟋蟀草等的土壤為肥土;生長年毛草、鴨舌草、野荸薺、三棱草、青葫苔、茅草、野蘭花、野胡蔥和老鴉蒜等土壤為瘦土。十一、看指示動物。有田螺、泥鰍、蚯蚓、大螞蝗等的為肥土;有小螞蝗、大螞蟻等的為瘦土。 附件:土壤學教學實習分組及命名情況組號組 名組 長組 員1塿土組于雄勝胡海燕、田蓮桂、管蕪萌、柳瑞旗、陳 凱、2黑壚土組吳 健趙悠然、宋小雁、李富中、陳東風、孟祥登3黃墡土組張 洋趙 淳、陳 秦、李 超、龍 海、楊立峰4潮土組高井剛楊麗慧、王 媛、汪羽寧、張育林、毛文雄5淋溶褐土組張 宏尤 楠、魏 樣、梁艷茹、李志江、高洪武6蒙金土組樊 琳王 芳、牛趙群、徐榮險、程正良、南雄雄7鈣化過程組喬小琳孫 然、徐洪敏、陳曉燕、張 鵬、許成川8粘化過程組段 敏吳 妍、段春梅、楊學倫、李平立、符孟虎、牛玉德9氧化還原組胡順利付成蕾、孫盼盼、秦寶軍、王毅棟、黃先兵10銹紋銹斑組孫文義賈文燕、毛文娟、楊瑜琪、李亞芳、石生偉、莫成軍
表5.土壤剖面記載表剖面編號 地點 土壤名稱 地形 地下水位 成土母質 侵蝕情況 排灌情況 農用地狀況 石灰反應深度和特點 施肥情況 剖面示意圖 層次深度(cm)顏色濕度質地結構松緊度新生體植物根系層次過渡 土壤農業生產性狀綜合評定: 調查人: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