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廣場長城假日酒店實習報告
每當客人CHECK OUT的時候,行李員都會用行李車將客人的行李拉到門口,然后幫客人裝上TAXI,這個時候大多數客人會給小費。我剛剛上崗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有這樣的潛規則,所以總是熱心的非常積極地幫助行李員,無意中搶了他們的“生意”,好心做錯事,反被他們當成眼中釘。后來我再也不用這種方式和他們交流了,當他們在做“生意”的時候,我只管自己把行李車放回大堂里,將門口的空間讓出來。當客人行李很多的時候我也只是將行李從行李車上搬下來,不幫忙裝車,這是一種避嫌,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摩擦。
說起來也很不公平的,客人從住店到離店都是我們把行李搬上搬下,行李員只是用行李車送送行李而已,最重的活都是我們做的還拿不到報酬,有時候還要被行李員欺負,這也是門童與行李員之間存在矛盾的一大原因。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社會上存在過程與等級的說法,那些行李員也是從門童時期過來的,也經歷過那種不平衡感,因此等到自己升級為行李員的時候便要挽回這種不公平所帶來的損失,就像人們常說的“小媳婦熬成婆”的道理是一樣的。
大學生剛剛走出校門有一點不成熟的地方就是臉皮太薄、自尊心太脆弱,經不起別人的批評,總是一副不服氣的樣子,有些浮躁,再加上上海人本來就是一副瞧不起外地人的嘴臉,就讓人更難以接受某些批評了。綜合以上的所有情況,我們實習生與酒店里的正式員工相處的并不是很好,總是覺得禮賓部根本就沒把我們當成自己人看待。
正因為這些原因,我們對禮賓部乃至整個酒店都產生了抵觸情緒。在日常的工作中經常是在這種情緒下看一些問題,因而得出來的結論難免會有些偏差或是極端,這種情緒也為后來的鬧劇埋下了禍根。
現在我靜下心來好好地想一想,所有這些問題的根源都來自一種心理——理想與現實的落差感。大學生走出純潔理想化的象牙塔來到現實社會中,發現許多事情和自己想象的并不一樣,甚至相差甚遠,有很多人和事讓我們看不慣,產生許多不平衡的心理,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摩擦、沖突、矛盾開始在日常工作中產生。在經過一段時期的磨合之后,我們的心也累了,激情也滅了,我們被現實的社會打敗了,開始學會接受,重新定義這個社會。
接受是有選擇的,并不是被動的肯定,我只是打碎了那些過于理想化的東西,找出那些讓我看不慣的人與事存在的理由。我的心累了,因為在進入社會之前沒有作好保護措施,但并沒有被這個社會所麻木,我還會不失時機的放出我的理想,重燃我的激情。
在這個社會上生活是需要一點激情的,這樣才會精彩,但更多的是需要一種持之以恒的耐性,就像一潭湖水,時而濺起些水花才不會覺得沉悶,但大多的時候是一片平靜。記得小的時候和爸爸媽媽一起到田里勞動,那時后我覺得自己已經是一個小男子漢了,所以和他們比賽。我出了很大力氣干的非常快,把他們甩在后面,但很快我就沒力氣了,而他們依然是不緊不慢做,結果當然是我輸了。
懂得了這個道理,我又成熟了一些。在以后上崗的日子里我都會很在狀態,積極地服務客人,同事之間相互配合,服從領班的安排,不夾帶個人的情緒。沒有人要故意和你過不去,大家都是為了工作而走到一起來,公事要公辦,至于私人的問題另當別論。這樣分析以后我走出了以前那種消極的狀態。
然而世事難料,就在我剛剛進入角色的時候,一個意外使得我和另一位同學被調到前臺做接待員。
當禮賓部經理通知我這件事情的時候,我有點不敢相信。原來前臺部有5個接待員在合同到期之后就要走掉了,這下前臺就出現了一個大窟窿。這突如其來的一招使得前臺不和人力資源部措手不及,事情非常的棘手,有幾天我觀察到前臺部的經理都到柜臺里頂班了,因此他們考慮讓我們到前臺去支援。
剛剛接到通知的時候我的心里還有點矛盾:我是帶著一些目標來上海實習的,除了理論實踐增長閱歷之外,我還打算買一部數碼相機,在攢一筆旅游費和生活費。做門童的時候有小費收入,這些目標不難達到。如果沒了小費那這些計劃就要打對折了。
但是很快我就用另一種思維說服了自己:來上海實習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在實踐中學習并掌握一門技能,增張更多的閱歷和知識,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礎。年輕人應該不斷地進取不斷地學習,不要考慮太功利的事情。換崗對實習生來說是很難得的機會,這對以后的發展來說是一種能量的積累,正所謂厚積薄發,因此要將眼光放的長遠一些,千萬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我說服了自己并懂了一個道理:即使以后正式工作,在剛開始階段也要把學習放在第一位,這些東西是金錢所不能衡量的。
就這樣我被調到前臺做接待,從一個熟手又變成了生手,又要從頭開始。我很清楚我們被調到前臺是做應急之用,他們要求我們盡快的上手,因此并沒有對我們進行正規系統的培訓,都是現學現賣,打個比方,我們的狀況就像方便面,用開水泡一泡就可以派上用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