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學實習報告
走過計算機處理中心,我們看到在工作室里工作人員坐在個人計算機前分析已經整理出來的資料。現在科技進步了再也不需要以前做什么要人工,人們需要什么資料計算機都有相應的軟件來處理,計算機制作好后,工作人員就可以分析現成的資料了。
氣象臺工作人員還向我們講解了天氣預報的重要性。特別對氣象災害方面的作用。氣象災害有地震、地質災害(泥石流、山體滑坡)海嘯、干旱、臺風、熱帶氣旋、熱帶風暴、我區的氣象災害有干旱、暴雨、雷雨大風、臺風、低溫霜凍,因為這些氣象災害造成150多億?年,制作出準確的天氣預報可以讓人們提前防范,減少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海南天氣。所以說作為一個氣象人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細心和嚴謹科學的工作態度,氣象預報員更需要有豐富的知識和預報經驗。這樣才向各個部門提供準確的信息,各個部門根據這些信息才可以制定正確的措施,才造福人類。
在氣象臺最后觀看的就是天氣預報影視制作。天氣預報要讓廣大人們知道才會發揮它的作用。經過各個成次的氣象工作者地努力,最后亮相的是氣象預報主持人。在天氣預報節目中我們可以知道城市天氣預報,海洋天氣預報和氣象與農情等欄目等三維立體天氣符號、天氣圖、衛星云圖和景觀畫面,服務各方面的人群。人門就可以根據氣象信息做好明天或未來幾天自己的計劃,如出差、旅游、工作等。我們在天氣預報影視制作室了解制作工作是流程,制作儀器,還有主持人是怎樣工作的。
三、 吳圩氣象站
12月17日,下午2點30分,我們去吳圩氣象站參觀見習人工降雨指揮中心、地面氣象要素觀測、高空觀測。
1 人工降雨指揮中心
指揮中心指揮廣西區內的人工降雨基站,只有經過指揮中心的允許才可以經行人工降雨的作業。指揮中心通過雷達的觀測可以知道高空的云水汽的含量,在需要降雨的地方在合適的時候,向所在地站點下達命令和信息,哪里的工作人員就可以發射高炮或火箭進行人工降雨了。空中作業是用飛機云中播撒催化劑。地面作業是利用高炮、火箭從地面上發射。炮彈在云中爆炸,把炮彈中的碘化銀燃成煙劑撒在云中。火箭在到達云中高度以后,碘化銀劑開始點燃,隨著火箭的飛行,沿途拉煙播撒。飛機作業一般選擇穩定性天氣,才能確保安全。一般高炮、火箭作業較為廣泛。碘化銀在人工降雨中所起的作用在氣象學上稱作冷云催化。碘化銀只要受熱后就會在空氣中形成極多極細(只有頭發直徑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的碘化銀粒子。1g碘化銀可以形成幾十萬億個微粒。這些微粒會隨氣流運動進入云中,在冷云中產生幾萬億到上百億個冰晶。因此,用碘化銀催化降雨不需飛機,設備簡單、用 量很少,費用低廉,可以大面積推廣。 除了人工降水(雨、雪)外,碘化銀還可以用于人工消云霧、消閃電、削弱臺 風、抑制冰雹等。
2 地面氣象要素觀測場
地面氣象要素的觀測和我們在校園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吳圩氣象站的地面觀測站有自動觀測儀器進行自動觀測,這里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隨著科技的發展自動觀測是一種趨勢,還告訴吳圩氣象站的地面觀測站的觀測儀器有人工和自動的,在經過兩年的人工和自動的對比之后,這里的觀測場的人工觀測儀器將于2010年1月1日全部換成自動儀器。自動儀器的有優勢在于可以記錄各個時間的觀測數據,更清楚各個要素的變化情況;且記錄的數據的精確度更高,可以減少人為觀測誤差;記錄得出的數據直接就可以經計算機處理分析。
3 高空氣象探測
高空站主要負責本地區高空氣象要素探測。主要利用無線電高空探測儀,無線電高空探測儀為一次性產品,懸掛在氣象氣球上升空(或由定高氣球、飛機、火箭上下投),能測定各個高度上的風向、風速、溫度、濕度和氣壓,每天早晨七點和晚上七點釋放一次,還有凌晨一點鐘放一次。無線探空儀在使用前要對各項數據進行嚴格的檢測,當探空儀升入空中后,l波段雷達會進行自動跟蹤。無線電探空儀由感應元件、轉換電路、編碼裝置、無線電發射機和電源組成。可以連續不斷地發送氣球上升(或降落)過程中所測各高度上的氣象要素值。地面接收設備則進行信號接收、解碼和資料處理工作,由計算機終端直觀顯示出來。我們在7點15分的時候,觀摩了一次高空探測的全過程:從充氫氣球、接上無線探測儀器、放飛氫氣球、雷達跟蹤。觀察完后,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高空探測的情況,我們也向他詢問關于高空探測的問題。之后乘車返回學校,圓滿結束了此次實習
總結
這三天的實習,我獲益匪淺。我十分感謝老師和氣象臺站的工作人員。通過這次實習,在氣象方面的知識增加了許多,在此體驗到了氣象工作者的艱辛,收獲豐富,感觸頗多。首先我熟悉了氣象業務的整個流程,對于整個天氣預報的形成和制作都有所了解。并意識到了氣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出現誤報的嚴重后果,作為一個氣象人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細心和嚴謹科學的工作態度,氣象預報員更需要有豐富的知識和預報經驗。直到自己親身經歷過了,不由得尊敬這份工作,佩服那些在無窮的壓力下工作著的人們。激發自己以后學習要認真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