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將伐顓臾》教學實踐報告
三、每四人為一小組,以小組為單位,搜集孔子的相關名言名句。課堂上,正式進入文本的學習前,先進行了“孔子名言大賽”。學生們個個踴躍著大聲說出自己小組所掌握的名言,還未正式開始進入文本學習,學生的積極性已經被激發出來了。孔子名言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學、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在進行“孔子名言大賽”的同時,學生對孔子的思想了解得更加全面而深刻。“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三軍不可多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沒想到,在短短的一晚,學生居然能搜集到這么多的名言!更讓人振奮的是,在課堂短時間的比賽中,學生的興奮度、踴躍程度、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既讓學生自主了解了孔子的思想名言,鍛煉了搜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在比賽中語言表達的能力,又激發了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為今后文言文的學習開了好頭,真可謂一箭多雕!
在接下來的文本學習中,有了前面三大措施的鋪墊,順理成章,水到渠成,效果非常不錯。課后也與幾位學生交流一下,學生們都表示對這課印象非常深刻,也初步知道了如何學習文言文。頓時,幸福感一下涌遍全身!
問題與建議
作為文言文單元開篇的《孔孟兩章》之《季氏將伐顓臾》,如何上好這一課,激發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初步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對接下來的文言文教學至關重要。有效教學要求教學必須有效益,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要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展。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教學具有藝術性和科學性。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它的必要條件有三方面:一引起學生學習的意向,即教師首先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是在學生“想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的;二是指明學生所要達到的目標和所學內容,即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到什么程度以及學什么,學生只有知道學到了自己學什么或學到什么程度,才會有意識地主動參與;三是采用易于學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學語言有自己的獨特性,一一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因此,有效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代化教學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有效教學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有時間與效益觀念,更多關注可測性或量化,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有效教學也是一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