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設計專業實習生實習報告(通用6篇)
建筑設計專業實習生實習報告 篇1
學習了兩年的建筑設計課程,從對一個簡單的建筑進行測繪開始,畫第一張圖到第一次接觸a1圖幅的建筑設計先例分析;然后又從基本的居住空間設計到一個大的旅館設計。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來,似乎能看到自我其中付出努力和收獲的知識。學校從學生實踐經驗積累出發,以暑期認知實習的方式讓我們在課程學習的同時,能做更多的實際相關的事務。大一,從我們剛剛開始接觸建筑的實際出發,以參觀各類建筑作為課題,到了大二了,學的東西有所積累了,自然所接觸的就會有必須的提升----繪制一份鎮海勢終蚴七房村新村區規劃方案的建筑施工圖。
這個實習的資料似乎一下從一種“思想”轉向了實際。因為一向以來,我們在教師的指導下,做著自我想要的,設計似乎帶了更多的自我意識和隨意性,在圖紙的表達上總是停在一種最基礎的平面,立面上,很多本應表達的基本的制圖要求的規范都不曾很規范標準的遵守,施工圖中有很多該有的標注,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新的挑戰。實習工作是在兩周時間里,經過自我合理安排時間和相應的事務來完成這次任務,增加了必須的自主性和難度,我們需要從不明白到了解,并能著手做這件事,開頭看起來很難。
根據指導教師給的資料,首先做的是對資料的理解和認識。在這個過程中,我先是在網上了解了一般定義的施工圖。施工圖不一樣于我們做一個設計表達的效果圖,它要用于施工時工人依據的圖樣,這通常比設計圖樣要更詳細,包括了圖與說明(材料使用、施工方法記注)。建筑施工圖是其中一部分,一個建筑從打地基到佇立起一座建筑,設計圖紙是基礎,而看懂建筑施工圖也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大體上建筑施工圖包括以下部分:圖紙目錄,門窗表,建筑設計總說明,一層~屋頂的平面圖,正立面圖,背立面圖,東立面圖,西立面圖,剖面圖(視情景,有多個),節點大樣圖及門窗大樣圖,樓梯大樣圖(視功能可能有多個樓梯及電梯)。作為一個第一次接觸施工圖的人來說必須認真嚴謹的把建筑圖理一遍,不懂的地方在建筑圖上標注,做到明了建筑的設計的意圖。之后,對照范例上的施工圖和效果圖,慢慢的理解每一個標注對應的建筑節點和構造,從實際的設計圖中了解了這學期在建筑構造課上學到的一些知識,比如樓梯的繪制。另外,在理解了圖紙上的建筑以后,從外觀上總體來看,能夠明白設計者的用意。在一個有著歷史印記的地域里,用一種最具代表它歷史文化特色的一個標志用于居民住宅建筑中,不僅僅保留了它的歷史意義,又使建筑
外形上有自我的風格,不是生硬的照搬或沿襲一般的設計。馬頭墻作為十七房村的本土建筑從功能到裝飾功能
的特點,這個元素的運用應當是這個設計的亮點吧。在村鎮土地資源相對富足的情景下,設計者采用了低層建筑形式,結合室外的綠化和設施,想來那應當是個不錯的居住選擇吧!
下一步就是動手畫圖了。雖然看著范例已經讓我頗感壓力,可是很多事情到了自我親身去體驗,親自動手做的時候才會正真的了解它的本質,并且會碰到很多之前本不在預料的困難。開始動手畫是在幾天以后了,在這個過程中,除了熟練了自我的cad技術,了解了一些建筑細部處理外,更多感受似乎不是這些實實在在的東西上,而是在應對自我不理解的知識面前的無奈和為出圖而天天一遍一遍的重復做同一件事的煩躁。一個看似簡單的標注,就是有它包含的繁瑣之處,如果不理解,在制圖過程中,或是長短不對了,或是粗細不貼合標準。并且一份圖紙,我不僅僅要表示一切施
工過程中需要的數據等,還必須要清晰的表達,不能讓人看的時候產生很多的疑惑,
這樣一來任務又重了不少。有時候真的會想念做設計的時候,那些本來都覺得很很枯燥和繁瑣的一草、二草,反反復復對著一個設計;可是在應對自我作為一個繪圖者的時候才會去回味或是羨慕那些能夠表達自我更多東西的設計工作,呵,體會到久違的設計的歡樂了!而同時在應對反復的修改和無時無刻的接觸的時候,真會有一種想摔掉手中的鼠標的沖動,可是畢竟只是一時的煩躁才會有的想法,而事實這樣的事從沒發生過。這似乎在考驗我的耐心,好像很有必要,作為一個工作者,不管自我應對的是什么工作,不管自我是一個設計師還是繪圖師,都必須有一個很好的心態,有足夠的耐心,這樣才能堅持自我想做的,才會有繼續走下去的基礎,從而獲得更好的成果。我們的專業是絕對需要這樣的素質的,就當一次很好的鍛煉吧。另一個在畫圖過程中不能忽略的事情就是和周圍同學的交流,學習,在完成畫圖過程中,這給了我很大的幫忙。在結束了繁瑣的制圖過程后,就是出圖了,整個實習也接近結束,可是因為不懂,又看書又請教人,還真是費了不少力氣。可是,在出圖過程中,又發現了不少制圖上的問題,這真是一項需要細心耐心具備的工作。
怎樣說呢,半個月的努力和付出總是有不少的感觸,這種形式的實習對我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因為我幾年的學生生涯也經歷過一些的實踐,但這次是有其的與眾不一樣的。這種不接觸社會,又接近社會工作的實踐,一方面為我們單一的課程學習添加了不一樣的學習資料和方式,并且涵蓋了多方面在課堂上學過的東西;另一方面,以我們的本事在社會上難免不適,這種在學校里的實習不會讓我們過早的碰到釘子,為我們接下來正真面向社會做一些準備,這是我對短學期的認識吧。它也全面檢驗了我各方面的本事(我自我覺得):學習、生活、心理、思想等等,就像是一塊試金石,檢驗我能否將所學理論知識用到實處去。或許在某種程度上也能看出我將來能否順利的立足于這個充滿挑戰的職業吧?另一方面,它也能為我簡歷一些信心,所以,我對它的投入當然是百分之百的!雖然著半個月過的有些迷糊,但在這半個月里我還是有不少的收獲,有必要好好總結一下自我的收獲:
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經過親身動手,使我體會了整個房屋的設計過后的制圖過程,學到了很多實用的具體的制圖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自我積累過程中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礎的知識。比如最基本的立面標高,在自我手繪制圖的時候,經常會以往這一步,有時候畫了,可是總是不管層次,自以為是的亂標一氣。經過這次施工圖繪制,似乎意識到它的重要性,有了一次相對正確完整的練習機會。
這也是一次自主學習,這種不再象在課堂里學習那樣,有教師,有作業,有考試,所有的東西都在催促你,逼迫你,而是一切要自我主動去學去做,僅有兩個星期是界限。所以,需要自我合理的安排時間,而我在結束以后,才發現自我并沒有很好的做到進取的去自主學習,比如沒有在開始畫之前,做好一切的預習工作,使在畫圖過程中總是磕磕絆絆,對一些不懂的知識更多的依靠同學的傳教,沒有很多的自我探索。這對我來說是一個警示吧,必須要學會自我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還有就是合作和交流吧,像我們以后從事的工作往往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是一個團隊在完成一個項目,在工作的過程中如何去堅持和團隊中其他同事的交流和溝通也是相當重要的。一位資深人力資源專家曾對團隊精神的本事要求有這樣的觀點:要有與別人溝通、交流的本事以及與人合作的本事。雖然這是一份每個人都要完成的作業,可是應對同一個目標的時候,我們一齊交流自我的工作安排;遇到問題,一齊想著,統一意見,比如制圖過程時候,
資料中立面圖和效果圖不吻合,我們根據設計初衷,功能,外觀上的體現做了交流,更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經過這次繪圖,還認識到要掌握過硬的基本理論知識。我們的這次實習能夠順利快速進行的基礎就是平時一些基本知識的積累,有更多的積累,更多的知識就能更快的完成任務。相反,這不懂那不懂,臨時請教同學,看書,就會花上幾倍的時間,又累又費時。還有就是要有實干精神,因為從上交的質量來看,很多不是那里卻點什么就是那里少點什么,總是有多多少少的問題,以至于指導教師都不能理解。可能很多人,都選擇了在幾天時間內匆匆了事,沒有花上足夠的時間。當然,這種情景的出現還在于我們沒有進取主動和指導教師交流,自我按自我的理解做了,所以要進取和教師交流,那樣才能學到更多,少走彎路。
建筑設計專業實習生實習報告 篇2
實習地點:
實習目的:參觀建筑并繪圖,對著名建筑進行分析
為期一周的建筑實習結束了,雖然是在南京,卻仍舊有許多新的感悟,也許是因為每到一處,總是從所學專業角度出發,看到的是建筑,而不光是景色。
第一天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圍繞場館環境建設改造,該館注重以灰白色大理石為主要建筑基調的體現,構成了一部由石頭壘成的史書,氣勢恢宏,莊嚴肅穆,先后獲得“中國八十年代十大優秀建筑設計獎”和“中國九十年代環境藝術設計十佳”等殊榮。在環境建設上,突出渲染了南京大屠殺的主題氛圍。
雖然以前來過那里,但由于這次是帶著學習的態度來觀察,還是有許多不一樣以往的感受。教師帶我們參觀并講解了這種紀念性建筑群的特色以及其空間構成特色,流線組織等。具體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首先那里的每座建筑都有很強的象征意味,例如“萬人坑”展示廳的棺蓋造型,倒下的300000人的抽象雕塑等。整體風格為中國庭院式設計,但采用的是現代建筑材料,選用灰白色大理石,水泥,砂石等材質。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紀念廣場。遇難者名單墻,贖罪碑,綠樹,鵝卵石,草坪共同構成了生與死,悲與憤的訴說。在這個停滯的空間里,灰白黑的色調里點綴著鮮綠,與氣勢恢弘的建筑一道營造著莊嚴肅穆的氛圍。最終,我們在那里現場繪圖,對那里的空間構成手法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
第二天,參觀中山陵。中山陵之于南京,就如天壇,故宮之于北京,是一種見證,也是一種積淀。中山陵是孫中山先生生前選址,呂彥直設計,視野開闊,氣象雄偉。整個墓區平面如鐸形,取“木鐸警世”之意。鐘頂為山下半月形廣場,廣場南端的鼎臺(現改為中山先生的立像)為鐘紐,鐘錘就是半球形的墓室。“鼎”在古代是權力的象征,所以整個大鐘乃含“喚起民眾,以建民國”之意。
進入中山陵景區,依次是博愛坊,墓道,碑亭,層層疊疊的臺階,最終到達頂臺上的祭堂和墓室。自下而上仰望,會讓人自然產生景仰之情。據說中山陵的臺階有392級。從碑亭算起的近300級臺階被分為10段,每段一個平臺,從下向上看一望到頂,石階連綿不斷,不見平臺;從上向下看,卻不見臺階,只見平臺。那里的幾處建筑及整體風格都是中國傳統設計,屋頂為重檐九脊,上覆藍色琉璃瓦,外墻為花崗巖砌成。祭堂門額上有“民生”“民族”“民權”,建筑細部雕花十分精細。
第三天的任務是繪制建筑尺度分析圖,雖然查閱到了一些資料,但我們還是去測量了身邊能夠直接得到的數據,這都是我以前不注意的。
隨后,我們同教師一齊參觀了佛手湖國際建筑實踐區。這個以建筑藝術為主題的“建筑公園”旨在表現世界頂級建筑藝術,由25位國內外建筑藝術大師設計建成。一進入這片區域,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史蒂文-霍爾德設計,建筑主體轉折上升,選用兩種不一樣材質,構成了白色與灰色的碰撞。之后又參觀了日本建筑藝術大師磯崎新以及劉家琨,王澎等人設計的作品。由于參觀時限制,我們沒能在那里現場繪制建筑透視速寫。可是仍舊學到了不少現代世界建筑大師的設計思想和設計手法。
在幾天實習的同時,還有建筑大師作品抄測圖。密斯-凡-德-羅的圖根哈特住宅,范斯沃斯住宅還有著名的流通空間--國際博覽會德國館,以及理查德-邁耶的史密斯住宅等,讓我從中學到了不少空間組織手法,入口設計,場地選址等等。
短短幾天的實習,我們看建筑,畫建筑,分析建筑,場地,空間,學到很多建筑的構成元素,設計手法,設計思想,對以后的學習大有裨益。
建筑設計專業實習生實習報告 篇3
第一次到公司實習,剛來的時候心理很沒底,不明白怎樣與別人相處。實習幾天后發現,與同事相處并不難。當你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時,你就要多問,在問的同時,就增添了你和同事交流的機會,這樣,不僅僅問題解決,也很快融入了團體。在那里,要勤學好問,多與人交流,要以誠待人。
這次的暑期實習帶給我不僅僅是一種社會經驗,更是我人生的一筆財富。更可喜的是我在實習期間還結識了一些好朋友,他們給予我不少的幫忙。俗語說:紙上得來終覺淺。沒有把理論用于實踐是學得不深刻的。當今大學教育是以理論為主,能有機會走進設計公司去實習,對我來說是受益非淺的。我就快畢業走向社會了,相信這次實習對我日后參加工作有幫忙。
經過這次實習,在設計方面我感覺自我有了必須的收獲。實習主要是為了我們今后在工作及業務上本事的提高起到了促進的作用,增強了我們今后的競爭力,為我們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塊基石。實習單位的王工也給了我很多機會參與他們的設計是我懂得了很多以前難以解決的問題,將來從事設計工作所要應對的問題。這次實習豐富了我在這方面的知識,使我向更深的層次邁進,對我在今后的社會當中立足有必須的促進作用,但我也認識到,要想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單靠這這幾天的實習是不行的,還需要我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一點一點的積累,不斷豐富自我的經驗才行。我面前的路還是很漫長的,需要不斷的努力和奮斗才能真正地走好。我堅信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實習,所獲得的實踐經驗對我終身受益,在我畢業
后的實際工作中將不斷的得到驗證,我會不斷的理解和體會實習中所學到的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把我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斷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來,充分展示自我的個人價值和人生價值。為實現自我的夢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感激前輩們對我的教誨,感激在這期間幫忙過我的人。
建筑設計專業實習生實習報告 篇4
10月13日,今日的任務是做建筑尺度分析。一天都在學校里轉悠,對教五樓、圖書館以及宿舍樓的房間尺度、門寬高、廊道寬度、窗高寬、欄桿高度、臺階高寬、樓梯尺度、室內外高差、衛生間及潔具尺度、桌椅等家具尺度等等進行了實地測量,最終總結分析。第一次對這類尺度有了初步地了解。
10月14日,參觀了佛手湖國際建筑實踐區。在此處,我們看到了美國設計師斯蒂文·霍爾設計的未來主義風格當代美術館,“后現代”代表人物磯崎新設計的會議中心,中國建筑設計師劉家琨設計的藝術酒店等,還有24座形態各異的別墅。
這次實習,主要對于開拓視野、增長見識有很重要的作用,讓我領悟到,不去參觀,不去旅游,不去吸收新的知識,你如何進行建筑設計對于日新月異的技術,審美觀點,如果不去吸收就會被淘汰。有本事的人在充滿活力地生活,沒本事的人只能怨天尤人。我夢想著成為一名優秀的建筑規劃師,我也相信笨蛋經過努力也能夠超越天才,所以我會帶著我的夢想一路奮斗下去。
建筑設計專業實習生實習報告 篇5
在公司領導及各位同事的支持與幫忙下,我嚴格要求自我,按照公司的要求,較好地完成了自我的本職工作;在此對公司各位領導及各位同事表示衷心的感激,感激公司給我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經過這段時間的工作與學習,在專業技能上、思想上都有了較大的改變,現將今年的工作情景總結如下。
一、建筑設計工作的認識與學習
在剛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盡快適應工作的環境,融入到這個團體中。在領導及各位同事的關懷、支持與幫忙下,認真學習鋼結構設計知識,不斷提高自我的專業水平,積累經驗。異常是對于鋼結構設計的理念,由初步的認識上升到更高層次的水平。學了提工程量,工程量報價,門式剛架的設計,經過做這些工作,對鋼結構輕型房屋設計的認識逐步提高,各構件的連接與設計更加全面、經濟合理。
在此期間,經過辦理資質升級文件,整理簡單的資料,鍛煉了耐性,認識到做任何工作都要認真、負責、細心,處理好同事間的關系,與集團各部門之間聯系的重要性。經過不斷學習與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加以應用,逐步提高完善自我的專業技能,領會設計工作的核心,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不遺余力”的企業口號,為發展多做貢獻。
二、加強自身學習,提高專業知識水平
經過今年的工作,使我認識到自我的學識、本事和閱歷還很欠缺,所以在工作和學習中不能掉以輕心,要更加投入,不斷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周圍的領導學習,向同事學習,這樣下來感覺自我還是有了必須的提高。經過不斷學習、不斷積累,已具備了必須的設計工作經驗,能夠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各項工作任務,熱愛本職工作,認真努力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去。進取提高自身各項專業素質,爭取工作的進取主動性,具備較強的專業心,職責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三、存在的問題和今后努力方向
今年的工作中,本人能敬業愛崗、不怕吃苦、進取主動、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由于剛剛步入社會開始工作,經驗不足,異常是設計工作是相比較較艱苦的工作,在工作中邊學習邊實踐,要多動腦筋,認真看圖紙、看懂看透,熟悉設計規范;有些時候工作中比較懶散,不夠認真進取,工作效率有待提高;自我的理論水平、專業知識、工作經驗還是很欠缺的,應當更加努力的學習與實踐。
在以后的工作與學習中,我會認真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加強職責心,為快速發展,為公司經濟跨越式發展,貢獻自我應當貢獻的力量。我應加強學習,拓寬知識面。努力學習專業知識與相關的經驗,多向領導及同事等有經驗的人請教。
建筑設計專業實習生實習報告 篇6
今年暑假至今,我有幸來到天津市建筑設計院十所實習,這是我夢寐以求的地方,作為天津市最好的設計院,全國前十的設計單位,我很榮幸,對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倍感珍惜。
大學四年的學習,自認為對建筑已經了解很多,在學校期間設計過很多課程作業,來到設計院才感覺學的那些東西都是皮毛而已。設計院是一個龐大的團體大家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工作緊張有序的進行著。剛進設計院沒什么事,熟悉一下常用的軟件以及單位以前做過的設計,施工圖等,看著大家熟練的操作cad,運用自如,各種快捷鍵讓我佩服。看著大家這么忙,真想上去幫忙,鼓足勇氣,給大家幫忙,要活干(當時以為自我有這個本事),都被大家委婉的拒絕了,之后我明白,施工圖的工期緊,畫圖復雜,對于一個剛從學校出來的牛犢子,根本無法勝任。在與同室交流中,發現建筑設計是一個很龐大的工程,不是幾張圖就能搞定的事,每個人在某一個環節都發揮著自我的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