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修技術實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機修技術實習心得體會 篇1
工作近六個月了,今天綜合辦得周姐通知我該寫工作總結了,為專證做好準備。當我得知可以用電子稿或手稿時,我第一個想法就是用電子稿。但當我開始敲打鍵盤時,剛打了幾個字我馬上就關上了電腦,我告訴自己我必須要用筆寫,寫下這六個月我難忘的經歷。
xx年2月25號,我第一次走進了我畢業后工作的企業“寧波金田銅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我的第一感覺是綠樹成蔭,我想一個綠化這么好的公司,其定然是十分的注重企業文化,注重各項技術培訓,我實在是太榮幸能在這么優秀的企業工作了。
進公司的第三天我們就進行了新員工的入職培訓。培訓中我感受到了熱情和激情和感情,使我感受到了公司的員工都很友好,更是對公司的的創業過程感到震驚,此時內心有一股火焰在燃燒,告訴自己:這就是我發展我個人價值的一個舞臺。
作為高精度棒線動力設備科的一名機修工,我在一開始工作的時候感到了非常大的壓力。說句好聽的我是具備一定基礎的一名大專實習生,但實際情況是我連給師傅打雜都是存在很多問題。有時拿個工具只知道工具叫什么,確是不知道他長什么樣。不過我是個比較好強的人,我就抓著師傅不停的問,不管師傅是否是我認識的,我就是逮著就問。我問的步驟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
1.了解各種機修間的工具名稱和使用方法
2.明確各種配件的名稱,放置地點以及和大小,型號,功能的表示代號
3.車間里主要的大型設備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正常的運行模式
那兩個星期,我因為問的多,知道的也就更多,有時回到寢室總是要在日志上記錄下來所學到的東西,因為不是所有師傅說的東西我都能很好的消化。
兩星期后我就開始上手了,可以幫助師傅打雜了,也基本上能夠聽懂師傅們在談論的工作內容了,我也算是摸到了門了。
我就是用這種不懂就問,問了后就觀察師傅是怎么修理的,然后在師傅的指導下自己動手。這樣的過程一直持續了4個月兩個星期從中我學到的實在是太多了,簡單的概括下可以分這么幾條:
電焊:在這電焊方面我可以說是毫無基礎的,以前的話只是在電視中才看到過。所幸的是我有個焊銅錠架子的機會,我連續焊了兩個星期。其中基本上我們機修班的每個師傅都來指導過我,他們說的是五花八門,各有個的方法和經驗,我嘗試了他們說的每種方法,最后總結得出了我自己的方法。
1.根據焊的鐵板的薄厚來調節電流的大小140am到200am間
2.焊時和鐵板的一邊成30度角,距離為2到3毫米
3.焊時必須微微抖動才能使焊點光滑
4.焊特別薄的鐵板時該壓緊鐵板焊,否則極易焊穿
5.用電焊吹鐵板時電流為250am,且距離可適當加大
6.無論是焊還是吹,在底下必須鋪上鐵板,否則會造出爆裂從而弄傷自己
7.在焊任何東西前必須用點焊固定好其位置,否則會導致物件的變形
氧氣割:到現在為止我接觸的氧氣割還不是很多,沒經過系統的訓練,割一些精度高的物件還是非常的困難的,但平時的積累和向師傅請教也得出了少許結果。
1.點火時要先開一點點得氧氣和少許煤氣,槍頭要對著沒人的地方點火
2.火焰的調節這塊我學的還不是很好,但一般來說是焰頭微成開花狀為好
3.割的時候要把氧氣打開,不割時則關閉
4.在作業過程中和電焊一樣,底下必須鋪鐵板,進行自己的保護
5.完畢后煤氣和氧氣必須隔2米以上放置,避免發生危險液壓和氣壓:無論是液壓缸或氣缸都有兩個出氣孔,根據閥的轉換來控制油或氣體的流動方向,從而達到推動和縮回的動作。其兩者也有少許差別,液壓是有回路的,氣壓則是在回縮時將氣體排放的空氣中。對于漏氣或漏油基本上就是三點。管道破損;接頭損壞;液壓卡閥或氣壓漏氣。對于液壓的話還有就是造成現在漏油原因最多的密封圈破損。對于以上所說故障只要找對了其原因,修理將會很有效率。但除了個別的擠壓機擠壓桿漏油也會出現其他的狀況,例如擠壓桿變形也會造成漏油。
以上三條是我覺得對我的個人知識和技術提升最多的,當然我學到的遠遠不止這些。還有作業中的小技巧,和維修的知識,包括攻絲,換壓輪,鉆孔,接管道,拋光,磨光,閥的工作原理及構造,鋸床的使用方法,傳送裝置的修理等等,多的我我自己也說不清楚。把進公司前的我比作白紙的話,現在白紙上已經有了大概的輪廓了,其中那精美的內在圖則是要靠我以后不斷的鉆研和加深理解。
在公司里我學到的不但是技術更是我一開時就說的文化和一種精神。其中最深深打動我內心深處的則是范高峰師傅。我經常和范師傅一起作業,不過作業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范師傅為了盡快解決設備的故障曾多次在休息時間留下獨自作業直達完成為止。當車間在下班時間發生了突發狀況要修理設備的時刻,不用說范師傅每次都是一叫就去,寧可遲下班也要完成修理工作。因為這樣的加班是沒有工資的,我有
一次惹不住問范師傅為什么每次都留下來修理,他給我的回答很簡單“這個我又責任的啊”,這么一句話加上范師傅的行動深深的打動了我,我想這并不是責任這么簡單,更是敬業的一種精神。我向師傅們學習的也不只是技術還有就是師傅敬業的精神。我非常感謝范師傅,是他讓我理解并深刻體會到了“敬業”兩個字的真諦。
高精度棒線的員工,無論是科長經理還是一線的操作手都有一種不斷開拓的創新精神。每個月都有很多創新項目在宣傳欄中被公告出來,在這樣的一種環境下使我的思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每次在作業的時候我總會想到新的方法,每次看到設備的時候我總是會想怎么樣使設備更加的完善,每次一走進金田集團的時候我就在觀察什么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使我對工作,對生活的觀察力得到了提升,對新事物的敢于嘗試和總結,對權威敢于提出質疑。我的生活好像變得更加的美妙,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角度也變得多元化,這真的是我在其他地方無法學習到的。這六個月來我也提出了在線酸洗主軸的改造,舒瑪格倒角機同步帶和齒輪的創新,公司吸煙區的建設等等很多建議,但都沒得到很好的回復和沒有采納的理由,我想該是我的想法還不夠的成熟,考慮的還不夠到位。但我始終認為總有天,我的合理化建議也會再宣傳欄中被公布的。
當然工作中我也會感到疲憊,畢竟工作忙得時候是兩個星期14天連續上班的情況也有,也會感到過生活很沒勁,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幸好公司會組織的各項活動,例如安全知識競賽,籃球賽,踢毽子比賽等等來豐富我們的生活,很可惜的是沒有辯論賽的參加,因為曾經組織過辯論賽的我對于辯論賽十分的感興趣。比賽中我也得到了很多生活上得用品,洗衣液,沐浴露等等,心里挺美滋滋的。
回顧六個月前的我和現在的我改變的太多了,我增長的知識也太多了。但我并不滿意這些,雖然我學到了很多很多,但我并沒用把我在學校里學到的完全的,很好的運用到我的工作當中,我沒用把自己的最大的價值發揮出來。對于這點我對自己有點失望,但我會努力的,發揮我自身最大的價值。我現在的目標很小很小,就是每天都學點,每天都進步點,每天都把自己學的運用出一點,做到一個優秀的機修工,得到領導的認可。然后在去計劃我接下來該去怎么發展。
最后的話我要感謝金田在我什么都不是的時候選擇了我,給了我一個學習的機會,一個可以發揮我所學知識的舞臺,感謝關心我的各位領導,更要感謝無私教導我的師傅,沈師傅,范師傅和王師傅,由衷的感謝你們!
機修技術實習心得體會 篇2
一個禮拜的機修生活過去了只有一個字——累,修機的時候有感覺爽的時候同樣也難免會有郁悶的時候。有成就感的時候也有失敗感的時候。我的心里只裝了一個心態,那就是去修好自己遇到的每一臺的壞機器,雖然有時候會遇到之前沒有遇到的情況,當自己摸索不出來的時候,可能會有點郁悶,但我會去問那些老師傅,同樣我也感到很榮幸,因為只有遇到新的問題自己的技術才會一步步上升,只有這樣當遇到機器壞了時,才可以迎刃而解。我相信每一個機修并不萬能的,他們之所以能夠很快修好機器,那是因為40%經驗+60%的細心才=成功!雖然機修生活有點累,但修好機器的時候心里還是會甜甜的;有時候和產線員工聊天談話的時候,有的員工很向往做一名機修,機器好的時候可以到處走走,感覺挺自由好玩的;其實他們的理解是錯誤的,至少對于一個合格的機修來說他們的理解是錯誤的。機器壞了的時候我們要發現問題,要想辦法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工傷,這個并不排除,因為這樣的例子已經不少了。如果一個問題弄了個把小時還沒弄好,我想我們每一個機修心里都是有壓力的。然而有時候我會發現產線的員工好像不是很相信機修,我有旁聽到過產線員工水某某機修或儲干的時候。
我希望產線的員工能夠理解機修和儲干,理解他們的能力,因為每一個去修機的員工,不管是機修還是儲干,他們都想把機修好,有時候是由于經驗不足所以不能解決問題,我很清楚的記得,我在組裝組的時候第一次下產線看看,因為是穿白衣服和戴著紅帽子(機修的標志),有個大姐叫我修機,我真的不敢去,因為我都沒修過,沒接觸過,根本就不知道如何處理。所以我膽怯的說出了我不會。其實我很佩服個別儲干的,因為他們本來不會修但他們有時候并不會說出“不”,而是勇敢的去嘗試,懂就修,不懂就問比自己懂的師傅。這一點其實是很值得學習的。所以并不要嘲笑他們,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從不會到會的。有時候我也很歧視一些老師傅(資歷老),自認為比新員工,比儲干懂很多,就隨便刁人,而且裝得好像別人看不出來他技術好一樣,當然我只是說說。在這里我最敬佩的師傅就是楊師傅(),記得和他一起裝機時候,他從來不會刁你,也不會罵你,只是教你如何去做好。我相信跟他一起裝過機器的人都知道吧。同在一個屋檐下,就應該和睦相處,如果徒弟出了錯,你們認為罪魁禍首是誰——師父。
希望自己的機修生活能快樂的度過,也希望在我不懂的時候老師傅們多多教導和包含!相信自己,成功近在咫尺!
機修技術實習心得體會 篇3
時間真的流逝很快。我們也走過了大二的時光。在學習的我們,體會到了酸與甜,苦與辣。生活,不經歷一翻風雨,我們也不懂的生活。
大二的我們。經過將近一個學期的模擬實訓課程,讓我個人認為會計對與我而言真的有種不能言語的情感。首先,我們根據教材資料中的經濟業務,分析題型,到編制憑證。再過賬目中,然后是結賬,對帳,最后根據總賬及其他有關資料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一步一個流程過來。從一開始的模擬的出納崗外實訓,到存貨業務的發生,直至到此刻綜合的模擬業務。所有賬目都弄好后,最后一步的裝訂等一系列的會計人員必做的程序工作,現由我一人來完成,其中的酸甜苦辣之味,只有親身體驗,才真真正正了解到什么是會計。其實,現實中會計的工作并沒有大人們所說的只是在辦公室喝喝茶水這么清閑。
雖說自我在高中時期所學的也是會計專業,當時老師講的題,分析的題也很詳細。和大學中老師講的題,分析的題目總是有所來源點的。可不管怎樣,終是讓我受益匪淺。可讓我自我對會計多一度的深愛。
“只有經歷過,才明白其中的味道”對于我而言,喜歡體驗生活,能夠說透過這次實訓,真切的讓我了解了我自我以后從業崗位的工作流程是怎樣的形式。讓我對會計最初的觀念也有了本質性的發生!會計不僅僅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細心和一份耐心還包括一份職責心。
不經歷過,我們永遠都不會長大。人生不是一條平坦的道路,只有走過崎嶇、遇過困境,以前跌倒、以前失去,經歷過挫敗、跨越難關。而仍然能夠昂首闊步邁向人生,才能鍛煉出一顆堅毅不屈的心。做一個堅強的人很難;需要的是一份堅持同一份信念。我們做賬也是如此,發現錯誤,要不斷的修改,不斷的矯正。尤其是最后在編制資產負債表的時候,那叫一個崩潰啊,當你發現編制到最后,借貸方不平衡的時候,我們就要反反復復去翻閱前面的賬目是查賬,找賬。這樣的工作,只有一個字能夠形容——累!參雜著繁瑣!
透過本次模擬實驗,培養了我們的實際動手潛力,縮短了課本知識與實際工作的距離。且理解到會計人員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細心。對于每一天和一大堆數字打交道,絕不能出一點點錯,要明白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零點零幾的差別,有可能造成與實際很大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