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實習心得體會如何寫(通用3篇)
畢業生實習心得體會如何寫 篇1
很榮幸能夠參加九江市市直機關暑期實習計劃,參與到共青團九江市委青少年發展部門的工作中來。在已有的短短一周的實習期中,我在徐部長的帶領下學習了部門工作流程,參與了重要的實踐調研,獲得了撰寫調研報告的寶貴經驗,每一項對我來說都是挑戰,但也收獲了許多重要且非常難得的經歷。此次實習,讓我對共青團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之前對共青團的認識僅限于學校共青團的相關工作,但其實共青團組織青年、服務青年、引導青年的重要職能體現在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在這次的實踐中,我就深刻地體會到了共青團在促進青年創業就業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和重要貢獻,感謝徐部長親歷親為,帶領我前往九江航運中心和項目組領導還有青年創業促進會的創業才干一起進行座談交流,了解九江發展的前沿動態,獲得了重要的學習契機。
在接下來的實習中,我將更加珍惜在共青團工作和學習的時間,不斷提升自我,努力為共青團貢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也希望能在未來的發展中,我能有機會繼續為家鄉的發展做貢獻,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畢業生實習心得體會如何寫 篇2
十分有幸,此次團市委與九江市市直機關聯合舉辦的“揚帆計劃”,讓我這個才即將步入大二的學生,也有機會獲得一次如此寶貴的政務實習機會。
說來慚愧,我被分配到的部門是一個我原先并未有過深入了解的部門,但是進入工作崗位的第一天便讓我打消了因為陌生感而帶來的種種疑慮。在這一周的時間里,我主要是觀摩學習了公眾號的運營工作以及學習了新聞稿件的寫作。因為所在的子部門是組宣部,所以不夸張地說,部門承擔著溝通市政機關與大眾百姓的職責,是莊嚴的市政府與普通百姓之間聯系的紐帶。每天,我們都會選擇九江市政相關的新聞與時事,并在九江民革的公眾號里定時發送推文,為的就是給大眾及時送去具時效性的新聞資訊。
從前總是想著,政府機關是個身處社會中的、象牙塔般的存在,除了在窗口,平時也不會真正與平民百姓有什么交集。但現在我知道我錯了,因為正是這些機關的存在,將看上去空洞宏大的中央政策與指示一步步落到實處,每一次政策傳遞就是一次工作的再細化,而每一次再細化都促進了民生政策進一步得到改善。其實,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從未走遠。
畢業生實習心得體會如何寫 篇3
一學期一次的教師聽課、評課活動讓我有很深的感觸,教師的課各具特色,各具風格,從不同的課型角度給我們展示了在新綱要的引領下,老師們觀念的更新,素質的提升,以及以幼兒為主,把時間留給孩子,深挖教材,明確目標的體現。
這些課與名師的課有所不同,少了些仰視,多了些真實。我們教師中既有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也有上任不足半年的年輕教師。她們能站在這兒上課,就是非常優秀的。這樣的課堂不僅是對教師基本功素質的考驗,還是對教師課堂駕御能力的考驗,也是心理素質的考驗,與其說坐在下面聽課,其實是在欣賞,以敬佩的姿態去聆聽,去學習。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黃禪老師上的《制作汽水》,黃老師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她的語言極富感染力,能根據活動需要很快地把孩子帶入情境,她的體態語言很生動,雖然有點夸張,但她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手勢,每一個動作,都讓孩子們受到感染。正因為如此,課堂上有了精彩的片段,課上,我聽得津津有味,孩子們更是興趣盎然。小手一次次舉起,小口一次次打開,有時為了搶答問題高高站起,課堂是孩子的,她們喜歡、興趣濃。
《不倒翁》這節課是黃江麗老師上的課,她甜美的聲音,自然大方的教態,抓住孩子的心,用孩子喜歡的游戲教學法,融入孩子們的中間,與孩子們一起表演,整個活動有規則,但不約束,活而不亂,調動起孩子學習的興趣。這些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課堂教學,都是我們每天在課堂上需要做的事情,這樣的環節聽起來更覺親切,更有收獲。
我覺得老師們的課都做到了以下幾點:
1、轉變教育觀念,落實綱要精神。
《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有安全感、信賴感。在傳統觀念上,我們習慣與整齊劃一,因為這樣便于管理。在很長時間內,幼兒園的教育方式是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師總會要求小朋友“手背在背后,坐好不準動”,“小朋友跟我讀”然后就一遍一遍的重復。還有上美術課的時候教師會在黑板上畫一副示范畫,評價是以畫得像不像為標準,這種教育方式對于幼兒的身心發展造成了限制和束縛。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兒園逐步屏棄了這種刻板的、不適應幼兒身心發展需要的教學方式,開始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允許幼兒自由自主地選擇活動的內容和活動的方式,允許自由選擇伙伴,允許有自己的見解,賞識每一個幼兒,盡量發現幼兒的閃光點并加以鼓勵,引導幼兒探索和創新。尤其是新技術的發展,有的幼兒園引進了多媒體教育手段,使幼兒園的課堂更加生動活潑。在傳統的觀念中,老師是權威的化身,老師總是對的。目前,強調建立民主、平等的師幼關系,要求幼兒教師“蹲下來與幼兒說話”,轉變自己的幼兒觀和師幼觀,把幼兒當成真正具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的人,尊重幼兒的觀念和選擇。建構積極的師幼互動,真正實現教師與幼兒人格上的平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2、教學設計有創意。
每一節課教師都經過精心的研究、每一個環節也都經過認真的考慮,什么地方該說什么?該提問那些問題,這些每一位老師都做到心中有數。如:李紅老師設計的《神奇的音樂》重點、難點清楚,大膽使用現有的電教設備。讓幼兒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彭娟老師設計的《小兔種蘿卜》充分抓住小班幼兒的特點,讓幼兒動起來,再就是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精神。
3、教具的準備恰到好處:
一堂課的成功與否,教具準備非常關鍵,如果你準備的教具,孩子感興趣,愿意去了解它,認識它,那么你這節課就成功了一半。龔竹老師的課件《動物怎樣過冬》形象逼真,孩子們通對原有經驗的再現與課件進行比較,更加清楚的了解了什么是冬眠?哪些動物是冬眠過冬、哪些動物是儲存食物過冬、哪些動物是加厚皮毛過冬等。周菊玲老師《圖形找家》設計的圓嘴吧的貓、正方形嘴巴的豬讓孩子進一步了解圖形的特征。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粗淺體會,當然,還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刻苦鉆研教材,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