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金工實習總結
從6月21號開始,我們正式開始了我們為期兩周的金工實習。在這次大學最長時間的實踐課里,我收獲到了很多課堂上得不到的知識,對我們工科的學習也有了一個不同的認識。以前在我眼中看似普通的一個小模具,現在我會想:這樣復雜的刀工是怎樣實現的呢?通過金工實習,我了解到了一個基本產品誕生的過程,樹立起了對制造業不同的思維看法,這些對我以后學科的學習都是大有裨益的。有幾個工種給我留下的印象特別深刻,也讓我得到了很多經驗教訓,在這里重點總結下。
第一天我們上的第一節課是安全教育。由于舅舅曾經在操作機床時失去了半截手指,所以我對這些冰冷冷的機床一直心有余悸。尤其是看到教育宣傳片的一個個慘痛教訓之后,心里更加沉重。但反過來想,既然這么多人實習了都沒事,說明只要我們按規定操作,是可以把危險性降到最低的。這樣一想,心里輕松多了,滿懷期待地投入到了第一天的銑工工種的學習中。銑削加工是在銑床上用銑刀對工件進行切削加工的方法。銑削的加工范圍很廣,可以加工平面、臺階、斜面、溝槽、成型面、齒輪以及切斷等。我們當天的任務就是把一根圓柱體銑削加工為一根長方體。別看做出來的東西都是四四方方的,沒什么難度,但真要一個新手去做,就未必有那么簡單了。我當天最大的失誤在于我太追求完美了,本來規定在七刀完成的,我卻是用了八刀。這樣導致的后果是我的進度遠遠低于其他同學。最后結果可想而知,別的同學大多做完了,我到最后拿的只是一個半成品。追求完美沒有錯,但是工業生產必須考慮經濟性。如果所有產品都為了做到絲毫不差而犧牲很多時間,那這樣的產品成本多高?所以要在誤差控制范圍內懂得適當取舍。
星期二我們參加的實習工種是鍛壓成型。鍛壓是對金屬坯料施加外力,使之產生塑性變形,從而獲得具有一定尺寸、形狀和內部組織的毛坯或零件的一種成型方法。還沒去之前,我一直以為鍛壓是用鉗子來操作進行的常溫加工。到了讓我大吃一驚,原來我們是用70kg的空氣錘去鍛壓達到一千度的火紅鐵柱!由于鐵柱燒紅后表面有一層氧化物,捶打力度過大的時候氧化物就會濺到人身上,燒傷皮膚。所以這個工種對空氣錘操作者的技術就有一定要求,第一錘必須先輕輕地把氧化物打碎。剛開始時我會有點緊張,害怕操作空氣錘的力度過大把氧化物打到同學身上。但當我多操作幾次之后,我驚喜地發現,我的操作技術已經有了很大提高。以至于當天大部分時間都是我在操作機器,因為同學都相信我,愿意把他們的工件交給我加工。在這個過程中,我深深感覺到:要掌握一門動手技術其實并不難,難的是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在面對不同問題時有不同解決方法。這就是為什么一個操作機器的工人工資并不高,但是懂得用機器做出不同模具的技術人員工資卻是他們好幾倍。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學習中。會做書本幾道習題并不代表什么,會把書本知識靈活運用到不同問題的解決中那才是真本事。舉一反三,靈活運用,這才是我們學習希望達到的目標。
星期五我們參加了數控車的實習。數控車床是數字程序控制車床的簡稱,它集通用性好的萬能型機床、加工精度高的精密型車床和加工效率高的專用型普通車床的特點于一身,是國內使用量最大、覆蓋面最廣的一種數控機床。面對這些先進的多功能的機床,我們倒無從下手了。因為這些機床都是需要技術人員編入程序,然后機床依據程序自動化加工。機床的功能升級了,對技術人員的要求顯然也更高。僅僅知道怎么做還不行,技術人員還要把人的想法通過機器“聽得懂”的語言,然后讓機器代替人進行作業。如果我們不懂編程語言,功能再強的機器在我們面前,我們同樣不能發揮出它的最大能力。當天老師給了我們一個任務,每個人都仿照在黑板給出的一個程序,寫出另外一個零件加工程序。想在一天之內掌握這些編程語言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所以我們大多數只能是仿寫,換了另一個不同的或許我們一點也寫不出來了。我在大一的時候學過c++編程語言,但是當時并不重視,所以學得并不好。盡管如此,在接觸了另外一種編程時就會發現其實所有的編程語言都有共通之處,只要掌握了一種,其他的便可舉一反三。這更加堅定了我重新學習c++程序語言的決心。船舶行業未來的趨勢就是數字化,很多時候并沒有現成的程序可用,需要自己想出方案并寫出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