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金工實習總結
在這樣的背景下,掌握一種實用的編程語言便是重中之重。
到了第二周,我們已經開始漸漸適應在車間里的生活。我喜歡動手實踐,所以金工實習這段時間里我也過得很充實快樂。
周二的訓練內容是鉗工,被同學們一致評為“最累工種”。鉗工是主要以手持工具對金屬進行切削加工的方法。訓練之前,我們對鉗工任務的艱苦性已經略有耳聞,做完這個工種的同學都叫苦不迭。鉗工除了最后的鉆孔之外,不使用任何的機器,純手工活。要將一根圓柱做成一個六角螺母,還真是“鐵柱磨成針啊”!首先我們要挑一根截面比較平整的圓柱,用鋸子截出十厘米的短圓柱。我們一看傻眼了,鋸一根木頭都要花費不少力氣,何況是一根鐵柱?!我以前用過鋸子,所以鋸起來還比較得心應手。只要力度和方向掌握對了,其實鋸一個鐵柱也不是想象得那么困難。我由于切出來的余量太大,超過了一厘米,所以我的打磨過程就顯得相當漫長。整個上午,我都在和多出來的那一點多厘米在奮斗。但是在打磨過程中,我發現我始終保持不了平行打磨,導致產品總是往一邊傾斜。在打磨六角的過程中,由于劃線沒有劃好,出來的六角形歪歪扭扭的。但是辛苦了一天后看著自己從圓柱體一步步打磨出來的六角螺母,心里盡是滿足。其實打磨雖然我們都不熟練,但大家都會。做得好不好看,其實就在于自己細不細心、耐不耐心。
周三的加工中心,我又接觸到了另外一種加工模具的方法。這種方法并不需要自己編寫程序,而是畫出三維圖,根據三維圖自動生成程序語言。不得不感嘆計算機技術真是無所不能,給人們提供了多種方式實現自己愿望。我們在電腦上把要刻的字設計出來,然后就可以根據三維圖把設計的圖形轉換為加工中心使用的編程語言。不僅如此,我們在電腦里還可以看到刀路軌跡,以至于整個加工過程都可以在電腦里模擬出來,非常方便。船舶建造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如果將來我們能在船舶制造過程中預先把整個過程先模擬出來,我們就可以提前對一些設計不好的地方進行修改,大大提高效率。
金工實習有的工種不止我以上說的幾個,以上只是我個人感受比較深的幾個。這些實習,對我們專業知識的要求也并不是特別高,都是一些基本的機床應用。但是在這次金工實習中,我有幾個很大的感受,在此一并總結下:
首先是動手能力的問題。學得再多,重要的是能不能轉化為生產力。如果知識只是躺在我們腦海里,而不能真正轉化為實踐,這樣的學習有實在的意義嗎?
第二個是應提高對數字化的重視程度。數字化不僅在機械行業大力推行,在其他工程行業也會有大的應用。作為一名工科學生,我覺得我們應該為此打下一定基礎。我是船舶專業的,未來的船舶制造業也一定會慢慢推行數字化。但是苦于現在技術還不夠成熟。我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大的方向,熟悉掌握編程語言,提高計算機水平。
第三個是金工實習對我們個人品質的培養。在很多工種,考驗的不僅是我們的技術,更多時候,是我們的耐心。就如鉗工,沒有耐性,堅持不下去,就做不好。平時的學習也同樣如此,耐心與堅持是成功的基礎。
實習期間,天氣非常炎熱,車間的溫度更是高出外面不少。但是實習的老師們依然兢兢業業,耐心指導。感謝這次金工實習的老師們,是你們悉心教導,讓我們收益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