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國慶閱兵詳細介紹及資料
十一國慶節快到了,想了解歷屆國慶閱兵的精彩內容嗎?別著急!今天帶大家一起回顧1954年國慶閱兵的精彩內容!大家仔細看好了哦!
1954年國慶閱兵詳細介紹及資料
時值“逢五小慶”第一次慶典,規模較大。毛澤東主席等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觀禮閱兵式,閱兵首長改由國防部部長彭德懷擔任,閱兵總指揮改由華北軍區副司令員楊成武擔任。彭德懷乘敞篷汽車在楊成武陪同下,檢閱排列在廣場上的各部隊。彭德懷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命令》。雷達探照燈初次在公開場所亮相。騎兵部隊是最后一次接受檢閱。
受閱部隊組成42個方(梯)隊,其中38個地面方隊和4個空中飛行梯隊,共有10384人受閱。受閱武器裝備,全部為我國從蘇聯進口。受閱飛機有杜-4重型轟炸機、杜-2輕型轟炸機、米格-15比斯殲擊機等111架。閱兵歷時63分鐘。50余萬人參加慶典和游行,歷時2小時42分。
1954年,5歲的新中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國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已獲得初步的改善和提高,我國同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的合作關系正在日益增進。這一年,全國轉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新時期,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勝利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周年國慶閱兵,是新中國歷史上的第6次國慶閱兵,按照規定,舉行了“逢五小慶”的國慶閱兵式和群眾游行。
10月1日,當雄偉的天安門從晨曦中顯露出來的時候,參加游行的人群舉著旗幟,手執花束,唱著歌曲,沿著一條條大街涌向天安門廣場。首都人民同全國人民一樣,今天特別歡欣鼓舞,家家戶戶懸掛國旗,熱烈慶祝新中國成立5年來的光輝成就,慶祝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成功,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布,慶祝新的國家領導工作人員的選出,慶祝新中國和平外交政策的勝利。
天安門城樓重檐中間懸掛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紅墻正中高懸著毛澤東主席巨幅畫像。在廣場南部成列的紅旗下面,排列著少年先鋒隊隊員、機關工作人員和參加檢閱的部隊。地面受閱部隊主要集中在東長安街,空中受閱梯隊在北京附近機場待命起飛。
上午9時50分,毛澤東主席偕同朱德副主席、劉少奇委員長、周恩來總理以及黨和國家其他領導人,還有應邀參加我國國慶典禮的各國政府代表團主要貴賓們,健步登上天安門城樓。這時,廣場上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歡呼聲和掌聲。
在天安門城樓上的還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宋慶齡、林伯渠、李濟深、張瀾、羅榮桓、沈鈞儒、郭沫若、黃炎培、彭真、李維漢、陳叔通、達賴喇嘛?丹增嘉措、賽福鼎,國務院副總理陳云、彭德懷、鄧小平、鄧子恢、賀龍、陳毅、烏蘭夫、李富春、李先念,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董必武,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鼎丞,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劉伯承、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程潛、張治中、傅作義、龍云,還有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秘書長,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今天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主要有蘇聯、波蘭、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蒙古、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保加利亞、越南民主共和國和阿爾巴尼亞等國的來賓。另外在天安門前6個觀禮臺上觀禮的有1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