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國慶閱兵詳細介紹及資料
十一國慶節(jié)快到了,想了解歷屆國慶閱兵的精彩內(nèi)容嗎?別著急!今天帶大家一起回顧1952年國慶閱兵的精彩內(nèi)容!大家仔細看好了哦!
1952年國慶閱兵詳細介紹及資料
這次閱兵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4次國慶閱兵。毛澤東主席等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觀禮閱兵式,朱德總司令乘檢閱車檢閱部隊,宣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給全國武裝部隊和民兵的命令。聶榮臻代總長任閱兵總指揮,這是他第4次任閱兵總指揮,也是最后一次。高舉“八一”軍旗的儀仗兵首次出現(xiàn)在徒步方隊前面,軍樂團高奏進行曲最后走過檢閱臺。160輛摩托車組成三輪摩托化步兵方陣,來自全國由10多個民族民兵組成的方隊,是這年閱兵式上的亮麗風景。“保衛(wèi)和平”是這次國慶閱兵和游行隊伍的主題。
共有66個方(梯)隊,其中57個地面方隊,9個空中梯隊,受閱人員共11300人。受閱武器裝備,有各種火炮112門,坦克、自行火炮99輛,裝甲車16輛,汽車156輛,三輪摩托車160輛,軍馬1104匹,飛機153架。閱兵式歷時65分鐘。首都50余萬群眾參加慶典和游行。
1952年,抗美援朝戰(zhàn)爭還在緊張地進行中。就在國慶節(jié)前后,中國人民志愿軍舉行了全線性的戰(zhàn)術(shù)反擊作戰(zhàn),進展順利,盡快結(jié)束戰(zhàn)爭已是勝券在握。這時,和平與建設的呼聲,正成為新中國的時代最強音。這年2月,中央決定人民解放軍31個師轉(zhuǎn)為建設師;4月,中南軍區(qū)派出10萬官兵參加荊江分洪工程建設;調(diào)撥41個師、11個整團共46.5人轉(zhuǎn)為工程部隊和屯墾部隊;6月,全軍開展大規(guī)模的文化教育運動;7月,毛澤東主席發(fā)布“建設正規(guī)化、現(xiàn)代化國防部隊”的訓詞。這年的國慶閱兵,正是在這樣的“戰(zhàn)爭與和平”交織大環(huán)境下舉行的。
7月3日,總參謀部召開了專題研究國慶閱兵典禮問題的會議,代理總參謀長、閱兵總指揮聶榮臻主持會議。會議就國慶閱兵中的一些問題作了明確規(guī)定,閱兵準備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10月1日,有50余萬人參加的國慶典禮活動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慶典中進行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閱兵式和各界人民的游行活動,充分彰顯了新中國成立3年以來在各個方面的巨大成就,展示了中國人民保衛(wèi)祖國、保衛(wèi)世界和平的偉大武裝力量。這次閱兵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4次國慶閱兵,時稱歡慶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國慶節(jié)”。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親臨檢閱。出席今天閱兵式的還有副主席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秘書長林伯渠,政務院總理周恩來,副總理董必武、陳云、郭沫若、黃炎培、鄧小平,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代理總參謀長聶榮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沈鈞儒,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陳叔通,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長彭真。在檢閱臺上的還有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委員,各委、部、會、院、署、行的領導人,人民解放軍陸海空軍首長,人民政協(xié)全國委員會在京常務委員,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的負責人,時來我國訪問的蒙古人民共和國總理。在觀禮臺上,有我國各條戰(zhàn)線上的代表,有華僑回國各觀光團的團員。出席觀禮的還有應邀前來幫助我國進行建設的蘇聯(lián)專家代表,時在中國訪問的外國朋友和貴賓,各國使節(jié)和外交人員等。在天安門城樓和觀禮臺上觀禮的國家領導人和嘉賓共有1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