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長工作述職報告
由于小書房的帶動效應,200x年,我校教師、學生中,有朱怡瑩、鄧佳兩戶學生家庭被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上海市社區教育協會、上海市學習型家庭工作委員會評為“上海市學習型家庭”;兩戶教師家庭分別被評為嘉定區及安亭鎮學習型家庭;學校集體被評為安亭鎮學習型組織。
3、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每年5月、12月舉行的校園文化節和綠葉讀書節正是我們加強校園文化,開展“綠葉工程”建設的重要抓手。為此,今年五月,以“迎接f1,做可愛的車城少年”為主題的第八屆校園文化節活動隆重舉行,開展了長卷繪畫簽名、“f1的利與弊辯論賽”、“做可愛的車城少年”演講 比賽等一系列17項活動,其中有四項活動安排了家長共同參與;12月6日,以“我讀書,我快樂”為主題的第四屆綠葉讀書節正式開幕。本屆讀書節有幾大亮點,一是全體參與,每一位教職員工、每一位學生、每一位家長都是這次讀書節的主角,期間,人人要讀一本書、家家要寫一篇心得,書香教室、讀書格言書簽、家庭讀書五個一活動、讀書超市、看看我的小書房”等活動,深深吸引了孩子們的視線,激發了孩子們讀書的快感,讓孩子們從書中尋找讀書的快樂,做人的真諦。
4、培育“七彩希望之星”。
繼XX年“車城七彩希望之星”——“進步之星”評選活動開展以來,一批學業成績差,行為規范不良的學生在本活動的推動下,有了明顯的進步。200x年為了擴大“車城七彩希望之星”的育人作用,按原計劃開始評選“光彩之星”、“才藝之星”、“運動之星”、“環保之星”、“博學之星”、“勤巧之星”,把道德細則滲透在評選的指標中,學生在爭當七彩紛呈的“車城希望之星”的過程中自覺遵守規則,規范自己的品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作用。
5、開展“根”、“魂”主題教育。
今年我們以“中華古詩詞擂臺”賽和校本教材《節日漫游》為載體開展“根”、“魂”主題教育,讓孩子們在誦背詩詞中,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所在;通過學生對節日的由來、歷史淵源、風俗習慣、傳統活動等探究,從而激發民族自豪感和對民族文化的熱情。
6、試行“德育導師制”
針對父母離異、經濟困難、行為習慣差、學業成績差、心理欠健康等問題。學校從本學期起試行“德育導師制”,共為12位需要特殊關愛的學生結對了德育導師。導師直接指導學生,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需求,采取個性化、親情化的教育方法,認真傾聽學生的心聲,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水平,及時幫助學生解決成長中遇到的困難和困惑。德育導師已成為是學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學習上的輔導員、生活上的指導員、心理上的疏導者。試行以后,我們將延伸、發展導師制的內涵,增加被“導”學生的數量,用真情去感化、教育更需要關愛的群體。
六、創建文明安全校園
200x年,我校著力營造校園文化育人的氛圍。名人畫像、名言警句整齊地掛于走廊四壁,時刻提醒著孩子們求真知,做真人;一扇扇櫥窗在各分保班級學生的布置下,每周有新意,每期有主題,成了同學們學習交流的窗口;校園內綠草茵茵,成片的綠化與鮮紅的跑道交相輝映,把四季的校園裝扮得格外美麗。這是一個教書育人的好場所,這是一方探知求學的芳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