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長工作述職報告
在給校園添一份美的同時,保證校園有充分的安全,嚴格遵照教育局的要求,制定了校園安全防范制度和應急處置等制度,配備了保安人員,添置了裝備,進行了演習,為校園裝上了一張安全網。
七、打造“公信”落實處
1、加強家校聯系
修訂了《方泰中心校家校聯系制度》,進一步規范了家校聯系工作。規定班主任每月上門家訪不少于5人次,任課教師不少于2人次,并實施家訪反饋制,家長通過反饋表把教師家訪的情況內容、對學校、教師的滿意度,于第二天由學生帶到德育處,并把這些指標納入對班主任、任課教師的考核。
繼續設立校長信箱、校長熱線,討論熱點,溝通思想,化解矛盾。
2、開設“家長開放周”
學校每學期開展一次“家長開放周”教學活動,敞開教室大門,讓家長走進學校,步入課堂,真實了解孩子在課堂內的表現,真切感受現代教育的魅力,親身感悟當教師的不易和必需的良好素質,用真誠去感動家長,用真實去取信家長,配合學校搞好素質教育。
3、抓住尾巴,補缺補差
教學質量是“公信”教育的基點,由于我校地處農村,外來寄讀生多,這部分學生良莠不齊,基礎較差,所以我們堅持補缺補差工作,并做到“二個不”,不整班、不收費。經過師生的合作勞動,學生學業質量有了明顯提高。這次在全區質量監控中,四年級語文高于區平均分3.5分,合格率為100%,高于區平均6個百分點,為打造“公信”教育添上了濃重的一筆。
八、減“負”增“效”重措施
1、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課堂教學實踐機制運作,成就了像張敏、楊曉華、張玉蘭在市級評優課中獲一、二等獎的教育骨干,練就了像趙紅娟、秦東、張靜艷等在區級學科中小有名氣的老將,也培養了像朱兵、瞿碧蓉等近年來在區級層面不斷亮相,屢屢獲獎的新秀。在200x區課堂教學評優課活動中,我校參賽的13位老師,獲片級一等獎的有五名,二等獎的有四名,三等獎四名;在最后的區級比賽中,兩位老師獲得一等獎,一位老師獲二等獎,兩位獲三等獎。楊曉華老師被評為200x年“十佳”青年教師,她還與張靜艷被選為嘉定區骨干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機制,學校形成了一支“水平高,業務精,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
2、辨證統一對待減“負”和增“效”
“減負”和“增效”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減負不能以“犧牲”質量為代價。一流的教學質量是打造“公信”教育的底線,是讓家長滿意最直接的社會評價指標。我們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作為“減輕學生負擔”的突破口。
我們要求教師做到“五優化”。一是優化教學目標;二是優化教學內容;三是優化教學方法;四是優化教學組織形式;五是優化教學氛圍。
3、實施作業的科學管理
要求教師分層次布置作業,學生各取所需;不搞有償補課,不向學生推薦、提供市場上的參考書、測驗卷及其他教輔材料,不擅自增加學生的作業負擔、家長的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