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管經濟、工業副縣長個人述職報告
二是強化基礎,優化功能,開發區建設形象進度喜人。按照“整體規劃、分布實施”的原則,全面展開基礎設施建設。首期重點開發的譚家村片區,全面啟動了片區道路及市政配套工程建設,投資800多萬元完成了發展大道1.2公里的道路硬化及給排水、供電配套工程,基本滿足了該區6家入園企業和40多個拆遷安置戶的住房建設需要。啟動了總投資近1000萬元、建筑面積11520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建設工程,已完成管涵安裝和百分之七十的場平碾壓工程量,今年4月份將全部完工,建成后可引進4至6家東部沿海產業轉移企業落戶。加快推進乾峰公司規劃用地范圍內的場地平整和管網工程建設,11月中旬啟動了譚家村東片區市政道路硬化工程,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830萬元。協調乾峰公司完成了小商品市場、三星級賓館的設計、地勘、招投標等基礎工作。
三是完備手續,積極爭取,開發區融資創歷史新高。通過積極向省農行、開行爭取,全年融資直接到位資金6000萬元,其中農發行4680萬,財政風險金1000萬元,開發銀行920萬元,中技公司300萬元。這些資金的到位,為加快開發區的建設進程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四是加強服務、跟蹤協調,支持落地企業成長工作獲得好評。按照“一企一個專班”的辦法,從企業有投資意向到簽約、建設以及生產經營的全過程提供“保姆式”服務。到底,已有18家企業入園,其中3家投產、12家在建、3家在做前期工作。
五是加強管理,規范運作,內部制度建設卓有成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經濟中心(野三關)規劃管理委員會、縣厚德開發有限公司的內部制度建設均已完成。特別是厚德開發有限公司,不僅與全體職工簽訂了《勞動合同》,還通過職代會制定了《公司職員守則》和《機關管理制度》等20多個新的制度,完備了機關管理和運作的制度體系,有效地防止了決策失誤,確保行為規范。
六是尋求支持,注重協作,全社會支持開發區建設力度增強。通過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三次到開發區調研,專門就開發區的建設問題在野三關召開了縣委十三屆四次全體會議,縣委常委會先后召開十多個專題會議研究開發區的工作,解決了一系列制約性的難題。同時,縣直各部門也有求必應,有難必幫。全社會的鼎力支持為開發區的順利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強化工作基礎,補強監管薄弱環節,安全生產態勢平穩
,安全生產工作按照“強基礎、重監管、查隱患、防事故、減傷亡”的工作思路,克服自然條件惡劣、安全監管難度大等諸多困難,保持了安全生產平穩態勢。全年共發生各類安全生產傷亡事故28起,死亡35人,傷62人,直接經濟損失245.1萬元。同比事故起數減少9起,下降24%;死亡人數減少47人,下降57.3%;直接經濟損失減少499.1萬元,下降67%。
一是深入持久地抓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工作,安全生產根基全面加強。推動縣委、縣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基層和基礎工作的通知》和《關于認真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基層基礎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從源頭上、從最底層面上,全方位、全領域做實基層基礎工作。通過“雙基”工作的開展,安全生產工作的責任和措施逐級落實到了鄉鎮、縣直機關、村(居)委會、社區和各生產經營單位,建立了縣、鄉(鎮)、村“三級安全生產臺帳”,構筑了“事事有人管、件件說得清、上下能貫通”的安全監管網絡構架,形成了全員抓安全的良好氛圍。這項舉措在全省作了推介,州政府在年終考評時也作了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