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特級教師述職報告
課外輔導學生、作業的布置與批改、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也達到了較高水準。XX學年我開了書法興趣課;XX學年我又組織了古詩詞鑒賞小組,指導學生進行唐詩宋詞鑒賞和古體詩的創作。
堅持每學年至少開一堂較高質量的公開課。在區、校兩級公開課、展示課中,課堂教學評價都是優秀。XX年4月,我校代表浦東新區接待香港教師代表團,我所展示的《向生命鞠躬》一課,從人文精神入手教學,深深地感染了學生和在座聽課的每一位老師,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我熱情開朗,教學基本功扎實,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領頭羊。曾先后獲上海市“飛躍杯”學科教學競賽三等獎;上海市“育民杯”語文教學競賽一等獎及各類區級教學競賽獲獎。
三、與時俱進,教學相長
我非常珍惜和把握學習機會,與時俱進,不斷充實提高自己,積極參加240培訓和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先后通過了二級甲等普通話水平測試、人事部統一組織的職稱外語c級考試和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在工作之余,為了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和業務能力,XX年~XX年間,我利用業余時間,自費完成了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研究生課程班的進修;XX年4月,我還通過考核以全優的面試成績拿到了高級中學教師資格證。
堅持用以學生發展為本,以素質教育新理念武裝自己,關注語文學科教學新動態,嘗試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注重教學相長,學以致用。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思想,把最新的教研成果消化、吸收或借鑒到二期課改的實踐中,在教學中形成一定的風格。在工作中,我積極參與教研組內的交流,與同仁一起探討研究,張文靜老師執教的《馬來的雨》在二期課改推進會上獲得一致好評, 顧靜老師執教的《快樂河馬的故事》獲得區教研員的肯定。
四、教育科研,初出成果
在做好常規教學工作的同時,我積極投身于教育科研實踐,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總期望自己能往“學者型”教師方面發展。
在教學之余,我積極參與二期課改科研探究。1999年,我創作的征文獲建生杯《讓愛走進學生心靈》征文競賽優勝獎;XX年,我撰寫的《淺談二期課改中名著導讀的設計》獲上海市教學論文三等獎,并入選《二十一世紀生活教學論文選》,轉載于《浦東新區第二教育署論文集》;所備的二期課改七年級第一學期中《向生命鞠躬》的教案和課間,獲浦東新區語文教案、課件制作評比二等獎;XX年,我撰寫的《從“香港”和“內地”的語文教材的比較看上海市二期課改語文教材》刊載于《浦東新區教育研究》;《激活語文教學的有效天地》刊載于《浦東新區教育研究》第五期和《浦東教育》第7~8期。
XX年調到建平西校后,積極參加二期課改,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建設,參加了《初中生課外小練筆薈萃》續編和三編的組稿、校對、審稿工作,是學校校級課題“構建生態校園的行動研究”的項目組成員。在學校教科研室定期出版的《窗口》雜志上,多次發表文章。
五、德育工作,成績優異
我在工作中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結合的原則,堅持率先垂范,要求學生做到的我自己一定先做到;堅持求真求實,不搞花架子。有多年的班主任和行政工作經歷,積累了豐富的德育工作經驗和協調組織能力。所帶班級多次榮獲文明班級,本人也多次榮獲“優秀班主任”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