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校級骨干教師述職報告
分析和講評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針對性地講解,注重實效。針對大多數學生的典型問題有效講解,引導學生對典型錯誤形成一種規律性認識,印象深刻且能在下次自覺避免犯錯。同時還引導學生對連續幾次都出現的同類錯誤進行歸納和總結,比較其共性和差異,及時寫好考試分析,以求在練習與分析中發現錯誤,在總結與反思中改進錯誤,不斷進步和提高。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試卷講評課是糾錯課,更是方法技巧指導課。因此,在講評時我更注重對試題進行題型化的拓展性講解,既分析學生解題錯誤的原因,又總結正確解題的思路和技巧,甚至給出一些程式,讓學生記住并靈活套用。同時,為了鞏固講評課的效果,切實提高學生解題方法技巧的遷移能力,我通常會在講評后及時進行同類題型的強化訓練與鞏固,再練再錯,再分析再提高,直至大多數學生能熟練掌握和運用。
錯題集則是學生專門用來收集自己的錯題的,要做好錯題的歸因分析和說明訂正答案的理由,并適當進行知識、思維和解題方法技巧的拓展。實踐證明,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加強學法指導,培養答題技巧,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踩點能力,解題應試能力,是我一直在努力做的。在今后的復習備考中,我還會進行更多的思考與嘗試,以求更好。
3、細心輔導,勤于跟蹤,讓尖子生更優后進生有提高。
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能力是有差異的,如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各得其所地發展,除了在課堂這一主陣地因材施教、分層推進之外,我更注重學生的個別輔導和課后跟蹤。三年來,無論課堂教學還是課外輔導,我都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和要求。從整體層面講,普高生與藝術生的學習要求不同,側重于課堂教學落實;從個體層面來說,尖子生與后進生的學習要求不同,側重于課后輔導落實。
從輔導的實踐效果來看,我個人覺得是值得肯定和堅持的。06-07學年,擔任畢業班x科教學,重視開展政治科薄弱學生的課后輔導,效果明顯。高三(5)班杜綺華、何惠敏,高三(6)班葉文靜、麥婉婷、許淑華等同學參加政治弱科輔導,成績提升很快,高考中都取得了115分以上的優異成績,為他們高考能上本科作出了一定的貢獻。07-08學年,通過第二課堂的開展,培養了不少政治科尖子生,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科思維規律都掌握得非常好,如現在高三(4)班的李艷君、劉嘉耀、羅泳欣、鐘倩青、熊雪陽、周沛紅等同學,政治科成績一直都穩居班級前列。08-09學年第二學期,擔任畢業班x科教學,一直有開展政治x科尖子生和弱科生的大面積課后輔導,同學分自愿和必須兩種情況參加。凡參加輔導的學生成績提升都很大,如梁玉心、葉展斌、何樹景、鄧海翔、蕭潔桃、徐惠儀、孔婉君、邵艷均、梁娣芬、湯梅芳、郭健瑩、郭泳欣等同學高考成績都超出歷次考試,發揮了最佳水平。
另外,在美術單考上了央美清華國美線的同學個別輔導中,我的輔導方式和效果得到了學生的充分肯定,他們的文科基礎高考成績都很不錯,為高考總分實現跨越作出了貢獻。
4、心理疏導,信心激勵,把關懷希望送給每一個學生。
高中學生,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期,特別需要有貼心的引路人,呵護其自尊、激發其潛能,給進步中的他們以鼓勵和肯定,給失落中的他們以信心和希望。而我認為,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作用非常重要。所以,身為教師,我非常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重視給學生以人文關懷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課堂上,我能與學生平等交流,互換思想和見解,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間;課后,我能做學生的好友,傾聽他們的心聲,哭其哭,笑其笑,悲其悲,樂其樂,讓學生釋放情感放縱個性。三年來,我與學生借助試卷、作業本、紙條、信件、手機短信、電子郵箱、博客空間、周記本等進行了無數的書面交流,在課室、辦公室、走道上、田徑場、飯堂或預約或偶遇,都有拉家常式的聊天,學習的、情感的、生活的、工作的、勵志的、家庭的……溝通讓學生更信任我,我更了解學生。
溝通與聊天中,我會毫不吝嗇地表揚學生的進步與優點,巧妙地指出學生的退步與不足,于無形中傳遞一份關注,送上一句激勵,把愛和希望帶給需要的同學。所以,可以自豪地說,我的學生不一定成績都非常優異,但他們中的很多同學心態是健康的、陽光的,性格是開朗的、樂觀的,意志是堅定的、頑強的,生活是充滿信心和希望的,是洋溢斗志和激情的。很多同學在我的鼓勵下,重拾學習信心,把一個個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如現在高三(6)班的陳玉清、高三(4)班的李艷君、高三(2)班的劉淑霞、高三(5)班的葉敏賢、09屆高三(4)班的梁玉心、郭健瑩、邵艷均、陳金鳳、盧泳雯、吳倩瑩、李穎詩、李俊良、孔婉君等很多同學,都曾有過很低潮的心理失落,但我持續的愛心關注和信心激勵,一次次點燃了他們希望的火種,讓他們信心不息地行走在追夢的路上。也許他們中不是每一個同學都考上了本科大學,但說句心理話,我從心底里為他們自豪。因為他們為實現夢想攢積的這份信心與希望已足夠他們受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