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學校長述職報告
在分析總結中反思 在梳理整合中提升
伏案回眸,反思重返中心小學任校長崗位不到一年的工作,在分析總結中尋找不足,在梳理整合中尋求發展,這是一種理性思考,也是一種自我提升,更是接受領導指點、同仁幫助的好機會,所以每次面對代表們進行述職一點也不敢怠慢。下面根據大會要求,結合學校工作報告分以下幾方面匯報自己所做的工作。
感 悟 篇
“撥云見日”,這是自XX年8月走上校長崗位至今對工作體會的詮釋。
剛上任時,走進校園,走訪教師,一陣陣地感到茫然:幾個小學、幼兒園重建、擴建、改建工程步伐的緩慢而使陳舊的、暫寄租(借)用的校舍遲遲得不到改造;正在流失的中青年骨干教師和優質生源,不利師生生活的校舍及周邊環境,不利于激發教師激情的職稱評聘制度、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制度、教師流動機制……曾經幾度飛出“金鳳凰”的校園難以再留住“金鳳凰”,更不用說去招引“金鳳凰”……
轄區內不同區域校(園)的地理位置、校舍環境、辦學條件的差異以及各種激勵機制的不健全是制約學校發展的“瓶頸”。只有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相關問題才能通過群策群力得到迎刃而解。
如今,上級部門的高度關注,全體師生、家長、社會的急切呼吁,幾代人的夢想定格在轄區內的后所小學、潯北分校、蒲坂小學、中心幼兒園、城東幼兒園、城關幼兒園等幾所校舍重建、改建、擴建工程上。所以,作為校長,還有分管的行政及相關負責人肩上都感到一種沉甸甸的責任,責無旁貸地加快建設步伐。今天,乘著德化教育大力推進“四個年”活動的東風,我們把幾經研究討論的“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指導意見”、“教師流動機制”以及“《管理章程》補充、修改意見”等提交到教代會上來討論通過實施,盼望借此再度煥發潯小教育的激情。
學 習 篇
老馬領我識途,就能少走彎路。自從擔任校級領導以來虛心向同行請教,不管是教育界的資深校長,還是嶄露頭角的年輕校長,都尋找資料研究學習他們的治理藝術。積極參加網上的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的交流活動。優秀的教育雜志更是工作之余的“套餐”,并且結合工作實際,隨時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實踐中摸索,在摸索中思考,在思考中改進,在改進中提升,使自己在工作中少走彎路。
治 理 篇
在工作中信仰三條原則:依法治校——加強治理求規范;以情理校——容人之短,用人之長,待人有情,助人成功;以特立校——豐富學校的特色項目,以特色求創新求發展。
一、制度引領重提升,注重內涵促發展
行政例會采取“工作部署、分享互動、提醒關注”三步曲,班子逐步形成講合作、講奉獻、講正氣的氛圍。
各校(園)實施周執行校(園)長制度、輪值組長日反饋制度,帶動廣大教師全員參與學校管理。各校(園)認真執行校(園)每周工作計劃及管理人員周工作日志制度,具體項目由具體責任人進行策劃、組織、實施、檢查、反饋,促進各校(園)民主科學管理扎實高效。
研究制定《教師流動機制》、《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指導意見》,并修定《管理章程》中有關“中級職務聘任量化標準”“獎教獎學方案”部分條款,針對實際強化內部治理,以使學校的辦學目標內化為每位教師的自身教育追求。
針對所轄校(園)點多、面廣,開展常規工作大檢閱活動,每一季度的第一個月為自查階段,后兩個月為檢閱階段,推廣彰顯各校(園)工作亮點和教師典型并進行激勵。于XX年1月首次開展優秀“值日教師”、“保衛干部”、“優秀門衛”評選表彰活動,共31名老師受到表彰;首次開展 “優秀博文”評選活動,使教育博客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平臺;春節期間表彰慰問了一批常規工作表現優秀的老師,激勵全體老師積極參與學校管理,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工作。
二、教育科研結碩果,專業成長強素質
學校在已經形成的“發展式”課堂模式的基礎上,再次深入研究,進行“高效課堂、自主探究、精品作業”教學模式研究。學校承擔的市級重點課題《關于創新校本教研制度的實踐與研究》榮獲泉州市教育科研期間優秀教育科研成果獎暨泉州市教育基金會科研成果獎一等獎以來,XX年10月31日縣小學語文精品課巡回教學活動、11月15日縣小學藝術精品課巡回教學活動分別走進我校; 12月19日城區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在我校召開;XX年1月2日特邀特級教師——德化實驗小學顏遐遺書記作《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專題講座;3月27日,“泉州市音樂學科教學研究基地”課堂教學展示活動在我校召開;5月下旬,我校將承辦省級教學研討會,屆時將邀請何捷、林莘等知名專家上課。這些都為教師們的學習、研究和發展,構建“自主探究,展示自我”的高效課堂提供了很好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