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癥醫學科個人述職報告(精選3篇)
重癥醫學科個人述職報告 篇1
一、執業道德
作為一名醫務人員,本人恪守行醫準則,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忠于社會主義醫療事業。牢記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在臨床工作中熱忱服務患者。遵守醫院規章制度,遵守衛生局下發的各項行醫規范,堅決抵制醫療行業中的不正之風,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不做損害患者利益的事情,不做損害醫院的行為。我始終堅持“以病人利益為中心”的原則,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對待患者一視同仁,為患者多考慮,節約醫療費用,不開大處方、不開多余檢查單,合理控制醫療費用,合理用藥,讓患者得到最好的服務,為患者謀福利。
二、業務水平
在臨床工作中認真虛心向上級醫師請教,同時結合書本知識來鞏固自己所學。在平時的工作中,認真管理床位病人,及時觀察,及時調整用藥等,學會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繼續不斷加強業務理論學習,并堅持學習各種醫學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斷汲取新的營養,促進自己業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始終堅持用新的理論技術指導業務工作,從而使自己能夠熟練掌握多種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處理技術和方法。
工作中對每一位病人都能夠做到耐心、細致、全面的診治,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并且給予他們心理支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鼓勵他們和疾病作斗爭,盡最大努力使病人安全有效地接受診治,讓病人在最短時間、花最小代價、最大程度的減輕或擺脫痛苦。對病人提出的問題能夠做出合理而通俗易懂的解釋,對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盡量支持。在診療過程中,我還經常向病人傳播科學的健康理念和健康知識,讓他們懂得日常基本的健康保養,最大限度的防患于未然。
在今后工作中,我會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并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并為實際服務的原則,繼續努力學習,繼續努力工作,以期能夠創造更加優異的工作成績。
重癥醫學科個人述職報告 篇2
一、完善病房設施,加強病房管理。
ICU是危重病人進行搶救和周密監測的場所,要求病房布局公道、簡潔、方便,利于觀察和搶救,在院領導的支持下,完善了各項設施和儀器,一年當中,增設了2臺呼吸機,6臺注射泵,機械振動排痰儀1臺,1拖12的中心監護儀,和各種醫療護理用品、各種生活設施,以優良的病房條件服務于患者,便于醫護職員工作,使得ICU的病房條件在本市和周邊地區處于水平。完善的設施離不開有效的管理,這一年中制定了ICU珍貴儀器管理制度,珍貴藥品管理制度,病房消毒措施。做到物品定點定位放置,固定了儀器管理職員,藥品管理職員和物質管理職員。一年來,有效的病房管理保證了ICU的平常工作。
二、抓業務學習,增進職員知識水平進步。
科室根據護理部三基理論知識學習計劃安排,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加強三基理論學習,在每個月的考核中均獲得了較好的成績。全科職員利用休息時間強化技能操縱練習,到達心肺復蘇、經口鼻吸痰、靜脈留置針等操縱人人過關。另外,科室用晨會時間學習有關制度、流程、規范、常規,學習一項檢查一項使各項學習落到實處而不流于情勢。嚴格護生帶教,認真落實帶教計劃。參加科與科、院與院、醫生與護士多種情勢的學術交換,培養護理職員獨立工作、獨立分析、獨立解決題目的能力。
三、抓制度落實,增進醫療護理安全。
嚴格落實護士長質量管理職責,加強工作進程中的安全管理,進一步優化、細化了護理工作流程,使每項工作落實到人,每項催促檢查落實到人,增強了人人參與管理的意識。核心制度貫徹到工作中,嚴格按特級護理要求護理病人,護理操縱中落實查對制度,搶救危重病人時則遵守危重病人搶救制度等,不但要職員熟知各項核心制度,而且在各項護理工作中體會到核心制度對我們工作的保護、增進、進步作用。
四、抓業務收進,增進業務發展。
20xx年ICU收治病人989人次,監護時數51622(累計住院2151天)。嚴格控制本錢,嚴格限制水、電及科內物品消耗,做到該收不漏,嚴格把好收費關。積極拓展新業務,自動排痰機的利用,規范了收費的同時,減少了病人墜積性肺炎的發生率。
五、抓服務意識,增進病人滿意。
科室職員把醫院和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對待病人老實、細致、人性,加強基礎護理,增加舒適感,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工作中多做換位思考,假設我是一位病人,假設病人是我親人。科室繼續從基礎護理的落實情況,考核職員的責任心、愛心、耐心、同情心和慎獨修養。同時,加強關鍵護士(工作能力、溝通能力差的護士)、關鍵病人(有糾紛隱患的病人)、關鍵時段(節假日、夜班)的管理,消除隱患,確保醫療安全,進步了病人的滿意度。
重癥醫學科個人述職報告 篇3
xx年較好的完成了工作任務,現將我這些年來的工作報告如下:
一、政治思想及醫德醫風建設方面
領會及執行上級指示精神,不折不扣,和上級保持一致。遵照醫院的部署,組織我科室全體工作人員,認真學習有關構建和諧社會的各種文件精神,提高全體工作人員的思想覺悟,努力把醫療、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做好,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好本職工作。全科人員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沒有出現違法違紀現象。
開展反商業賄賂工作,組織科室人員參加醫院的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認真學習有關文件,提高思想認識及覺悟,認真進行自查自糾,這些年來,科室人員無收受紅包、回扣現象。努力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一切工作以病人為中心,提供優質服務。由于醫院的具體抓管個人及全體科室人員的通力合作,科室多次被醫院評為“先進科室”、“十佳科室”,個人也多次獲“優秀科主任”、“十佳科主任”稱號。
二、醫療業務方面
嚴格執行醫院各種規章制度,狠抓醫療質量管理、感染管理、護理管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并努力按醫院管理年的要求做好每一項工作,使我科在醫療市場競爭更為劇烈的情況下,仍能穩步發展,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一)住院率和業務收入
從開科以來,我科住院率一直穩居院內前三名,業務總收入也不斷增長在收入增加的同時,藥品比例也逐步下降。
(二)危重病人搶救工作
在做好繁重的臨床醫療工作的同時,還堅持專業理論及新技術的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術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患者的'病情越來越復雜、越來越重,我科的危重病人數量較同期增多。通過醫護雙方通力協作,這些年來我科成功搶救不少老年重癥肺炎、敗血癥、急性左心衰、大面積腦梗塞、急性心梗等病人,均得到患者及家屬的肯定及感謝。同時通過積極對這些危重、疑難病例的診治、搶救工作,不但成功救治了病人,全科醫務人員也通過實戰積累了不少的臨床經驗,業務水平大幅度提高,培養了一批技術骨干。
(三)繼續教育
根據工作需要,全員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風氣,以上醫療業務工作,個人除了積極參與外,更重要的是起到了指揮、協調作用,在全科室同志努力工作下,全科醫護工作穩定,多年來無醫療事故及重大醫療糾紛。
(四)人才隊伍建設
1、增強知識更新意識,組織科內學習醫學“三基”知識及專業基礎知識,并注意跟蹤醫藥前沿信息,針對怡康病區醫療服務對象多為多系統、多器官病變患者這一特點,科內不僅對每一位醫師提出專業發展要求,并且強調在怡康病區工作的醫師通讀內科學,以便醫師在熟練掌握內科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技術,又能對專業知識掌握有所側重,知識結構與醫學發展基本同步。為了檢驗學習的效果,科室每季度對主治以下醫師卷面考試一次,并記錄成績。
2、抓緊外派學習。全科室醫師尤其是青年醫師都認識到外出進修學習是拓寬視野、更新知識、增強臨床工作能力的好機會,科室也抓緊機會做好這一工作,聯系的進修醫院有中山大學一附院、北京中日友好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等,但因為種.種原因,目前尚未派出人員進修學習,這也是個人的遺憾之一。
(五)開展新技術、新項目
響應醫院號召,開展中醫特色治療,增加服務新技術、新項目。我院是中西醫結合醫院,中西結合治療是我院的優勢。在國家大力發展中醫藥的大背景下,我們倡導增加中醫治療的比例。這些年組織科內已開展的有中頻穴位治療、中藥燙療,對于老年人骨關節病,頸、腰椎增生、骨質疏松、消化不良、便秘等病證,有良好療效,且無痛苦,已逐漸為老年患者接受,深受老年患者的喜愛。
近2年來還通過與針灸、推拿科的`協作,開展針灸推拿治療。我科通過請會診,針灸、推拿科派專人到病房開展治療,方便了老年患者,且增加了治療手段,促進患者的病情康復。目前還增加了穴位敷貼、艾灸、中藥熏洗等中醫外治治療,促進中醫特色科室的構建。新技術方面,開展的有長期置入空腸管治療吸入性肺炎、老年性衰竭等疾病,在老年人腸內營養這一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經驗。
三、教學工作
作為研究生導師,我這些年來招收老年心、腦血管中西醫結合防治專業研究生13名,順利完成學業8名,畢業后的學生各自成為醫院的技術骨干,我還承擔研究生的急診學教學任務,同時在本科教育方面,承擔本科臨床體格檢查培訓,中西醫結合內科學等課程教學任務,真誠對待學生,視學生如己出,認真教學,得到學生的好評,并獲得“優秀研究生導師”、“十佳教師”等榮譽稱號。
這些年來,組派科室人員承擔學院中西醫結合本科、臨床醫學本科《診斷學》理論教學,臨床見習課及實習前體格檢查培訓課,圓滿完成了臨床理論課、臨床見習課、實習前培訓、臨床實習等教學任務。無論是臨床帶教還是理論講授,各位老師都一絲不茍,盡職盡力,得到同學們的好評。
四、不足
1、業務方面:近年來的同期收入相比雖仍有增多,但相對于醫院其他兄弟科室來說,仍存在一定差距,這與病人來源較單一、治療方法較單一和局限,思路不夠開闊有關,我們還要積極擴大病人來源,充分利用好科室優越的醫療資,加強借鑒、研究及開發傳統中醫藥特色的治療方法,加強對衛生法規、醫保政策及醫院有關文件的學習及研究等,我們科室才能有所發展。
2、我科室個別職工工作仍欠細心,責任心不夠強,仍有醫療護理差錯的苗頭發生;解釋工作和健康宣教工作做得還不夠細致,極個別病人及家屬對我們某些工作還不夠滿意。
3、醫療護理文件的書寫質量仍存在一些缺點,有待進一步提高。
4、學科建設及科研工作方面還需要加強及努力。
解決方法:在個人、科室與相關醫院聯系的同時,向醫院提出要求,由本院與對方醫院公對公聯系,爭取對方醫院重視,早對我們打開進修學習大門,另外,多醫院同時聯系,增加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