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史教師職稱述職報告(精選3篇)
最新歷史教師職稱述職報告 篇1
我20xx年畢業于x大學,同年7月到AAA二中任教,20xx年4月被評定為中學歷史二級教師。從事教學及與教學相關工作5年,擔任高中歷史教學工作。任現職以來,本人認真履行崗位職責,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業績顯著,現將具體情況從德、能、勤、績等幾方面作如下述職:
一、師德高尚,愛崗敬業,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我深深地明白這句話所蘊含的意義:既要教書,更要育人。我也深知教書育人責任重大,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有正確的政治思想,良好的道德修養,才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任現職以來,我積極學習《鄧小平理論》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并以《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準則,遵紀守法,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獻身山區的教育事業。長期以來,努力完成學校下達的教學任務,還經常利用業余時間收集和整理教學資料,五年間,我已經積累教研資料5本,備課資料10本,卡片資料1萬多字,自編教學資料2萬多字,撰寫教學論文10篇。良好的師德修養和踏實的工作作風,使我曾獲得學校“師德標兵”和“優秀教師”稱號。
二、傾注愛心,悉心育人,做好班主任工作
從教5年,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具有較強的班主任工作能力。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班級管理能力,長期訂閱《班主任之友》等雜志,虛心向有經驗的班主任學習,刻苦鉆研教育理論。在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我懷著對家長負責、對學校負責、對學生負責的高度責任感,以愛心感人,以耐心育人。我全面而有創造性地履行班主任職責,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努力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養成了具體扎實的工作作風。
1、抓好班級常規管理。
對班級的管理,我注重班風、學風的培養。建立健全而得力的班委會和團支部,既發揮班中積極分子的帶頭作用,也鍛煉他們的工作能力;通過開主題班會、辦講座等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教育學生遵紀守法,勤奮力學,關心國家大事;制訂完善有效的班規和獎懲制度,強化班級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通過電話聯系、家長會、家訪等多種方式密切與家長的溝通,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任現職以來,我共主持16次主題班會,8次專題講座,10次學生座談會,5次家長會,6次社會調查活動。我所帶的班班風正,學風好,學生集體觀念強,整體素質較高。我任教的20xx年高一(1)班、20xx年高三歷史(1)班、20xx年高三歷史(2)班、20xx年高三(3)班、班被評為學校先進文明班。
2、抓實“培優轉差”工作。
對優生,我經常通過開展理想“目標化”教育,建立“優生學習小組”,交流學習經驗,實現“強強聯合”。所教學科則通過加強課外輔導,優化強化訓練,加大提升力度。任現職以來,我培養出的優秀生,有黃遠權、梁結彩等4人被評為地市級“優干”,邱洪慧、李文雅等5人被評為地市級“三好”,李輝、潘志杰等5人被評為縣市級“優干”,張偉強、李開明等7人被評為縣市級“三好”。有16人次在學校或校級以上單位組織的各類競賽中獲獎。每年平均培優率達34%左右。
對差生,除發揮“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功能實施綜合教育外,還積極發揮班中先進學生的“幫帶”作用,成立差生轉化的“促進小組”,責任連帶,定下轉化目標并定期考評驗收;針對個別情況,對某些差生實施“關注”性提升輔導,以誠心和愛心進行感化,收到理想效果。經過四年努力,我先后將潘成朝、李迎等15名紀律散漫、無心向學的雙差生轉化為校“三好”、“優秀班干”“優秀團員”等,當中多數還考上大學。我所負責的班級,每年平均轉差率達90%以上。由于工作出色,本人連續三年被評為校優秀班主任。
三、潛心鉆研,勇于探索,教學效果顯著
1、一絲不茍,做好常規教學工作。
本人謙虛好學,經常認真鉆研有關歷史學科理論知識,長期訂閱《中學歷史教學參考》等教學雜志,專業知識全面牢固,普通話準確,教學基本功扎實,勝任高一至高三小循環教學。任現職以來,每周教學課時均達15節,日常教學中,精研教材、教綱,融會貫通。每課必備詳細的教案、簡明的知識圖譜、主干知識深化延伸的啟示錄等。同時,注重傳授學習要領與方法。在探索課堂教學改革的道路上,我追求課堂教學的實效、學生能力的培養與素質的提高,并逐步形成了“授之以漁”的課堂教學特色,教學效果顯著。五年來,本人所任教的歷史學科考試成績一直居陽江市前列,最低平均分都超過市平均分15分,最低合格率超出市平均合格率23個百分點,優秀率達33%左右,每次統考至少有一至兩人的歷史單科成績進入全市前十名。
2、滿腔熱情,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
本人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曾舉辦了《中國的和平崛起》、《伊拉克的古與今》等3次歷史講座,組織學生觀看了《開國大典》、《孔子》等6部歷史錄像片,主持了三次歷史知識競賽或辯論賽。此外,還組織學生到AAA市博物館、AAA古人類遺址獨石仔等地參觀考察,并指導學生撰寫歷史小論文,極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開拓了視野。
四、勇于教改,積極教研,教研路上勇探索
我深知,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就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為此,我利用各種機會,不斷充實、提升自我,加強與校內外歷史同行的交流,多次到廣州、中山、茂名等地聽課學習,經常到陽江一中、AAA一中等學校聽課,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我還結合學科的特點和教學內容的需要,制作了一系列的課件,其中《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新中國成立》課件得到同行的好評,并存入了校園網的教學資源管理庫,以實現教學資源共享。我潛心于教學,主動承擔教學公開課。任現職以來,我主動承擔各級教學公開課,累計達4課時,分別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新中國成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蘇聯的改革與解體》,皆獲同行好評。其中《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行》與《蘇聯的改革與解體》獲校級優秀課例一等獎。
任現職以來,我積極投身于教學科研活動。本人參與的《問題式歷史課堂教學實踐與探索》科研課題的立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20xx年獲學校階段性科研課題評選一等獎。五年來,本人撰寫的教學論文有5篇在地市級和縣市級教學論文評選中獲獎,其中《形象的多媒體歷史課堂》、《淺談高中歷史問題式教學》兩篇,獲AAA市優秀論文二等獎,另有3篇論文獲學校優秀論文一等獎。
同時,我還不遺余力,有效開展科組和備課組工作。任現職以來,我連續3年任備課組長,日常教學中,總是以身作則,帶領備課組成員積極開展集體備課活動,制定統一的教學進度,統一精選、精編和有效使用教學資料。積極協助科組長組織科組活動,經常到班聽課和召開教學座談會,促進教學質量的共同提高。
五、悉心培養青年教師,堅持參加繼續教育
1、悉心培養青年教師。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成為學科的骨干教師。為此,我不僅要求自己的教學業務精益求精,而且發揮骨干教師的作用,不遺余力地做好青年教師的幫帶工作,注重后備力量的培養。
任現職以來,我負責培養的青年教師主要有梁美珊和周洪菊等老師,我經常組織他們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一起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研究教學方法與技巧;我還通過各種形式的公開課、示范課來幫助他們提高教學能力,并定期聽課,幫助他們解決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現在,梁美珊和周洪菊等老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有了顯著提高,獲得師生一致好評。
2、堅持參加繼續教育。
20xx年我積極參加高中新教材培訓;先后參加了陽江市中小學教學繼續教育,完成了《中學歷史教學技能》、《計算機初級培訓課程》等4項職務培訓;20xx年,先后參加AAA市干部培訓中心組織的《專業技術人員權益保護》和AAA市人事局組織的《計算機網絡應用》的課程培訓,使我增強了法律意識,提高了計算機的操作和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從學歷、任職經歷、學識修養、教學業績和教研能力等方面看,我均具備了中學歷史一級教師資格的條件。因此,本人申報中學歷史一級教師的職稱。敬請審議。
最新歷史教師職稱述職報告 篇2
我20xx年畢業于x大學,同年7月到二中任教,20xx年4月被評定為中學歷史二級教師。從事教學及與教學相關工作5年,擔任高中歷史教學工作。任現職以來,本人認真履行崗位職責,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業績顯著,現將具體情況從德、能、勤、績等幾方面作如下述職:
一、師德高尚,愛崗敬業,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我深深地明白這句話所蘊含的意義:既要教書,更要育人。我也深知教書育人責任重大,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有正確的政治思想,良好的道德修養,才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任現職以來,我積極學習《鄧小平理論》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并以《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準則,遵紀守法,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獻身山區的教育事業。長期以來,努力完成學校下達的教學任務,還經常利用業余時間收集和整理教學資料,五年間,我已經積累教研資料5本,備課資料10本,卡片資料1萬多字,自編教學資料2萬多字,撰寫教學論文10篇。良好的師德修養和踏實的工作作風,使我曾獲得學校“師德標兵”和“優秀教師”稱號。
二、傾注愛心,悉心育人,做好班主任工作
從教5年,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具有較強的班主任工作能力。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班級管理能力,長期訂閱《班主任之友》等雜志,虛心向有經驗的班主任學習,刻苦鉆研教育理論。在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我懷著對家長負責、對學校負責、對學生負責的高度責任感,以愛心感人,以耐心育人。我全面而有創造性地履行班主任職責,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努力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養成了具體扎實的工作作風。
1、抓好班級常規管理。
對班級的管理,我注重班風、學風的培養。建立健全而得力的班委會和團支部,既發揮班中積極分子的帶頭作用,也鍛煉他們的工作能力;通過開主題班會、辦講座等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教育學生遵紀守法,勤奮力學,關心國家大事;制訂完善有效的班規和獎懲制度,強化班級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通過電話聯系、家長會、家訪等多種方式密切與家長的溝通,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任現職以來,我共主持16次主題班會,8次專題講座,10次學生座談會,5次家長會,6次社會調查活動。我所帶的班班風正,學風好,學生集體觀念強,整體素質較高。我任教的20xx年高一(1)班、20xx年高三歷史(1)班、20xx年高三歷史(2)班、20xx年高三(3)班、班被評為學校先進文明班。
2、抓實“培優轉差”工作。
對優生,我經常通過開展理想“目標化”教育,建立“優生學習小組”,交流學習經驗,實現“強強聯合”。所教學科則通過加強課外輔導,優化強化訓練,加大提升力度。任現職以來,我培養出的優秀生,有黃遠權、梁結彩等4人被評為地市級“優干”,邱洪慧、李文雅等5人被評為地市級“三好”,李輝、潘志杰等5人被評為縣市級“優干”,張偉強、李開明等7人被評為縣市級“三好”。有16人次在學校或校級以上單位組織的各類競賽中獲獎。每年平均培優率達34%左右。
對差生,除發揮“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功能實施綜合教育外,還積極發揮班中先進學生的“幫帶”作用,成立差生轉化的“促進小組”,責任連帶,定下轉化目標并定期考評驗收;針對個別情況,對某些差生實施“關注”性提升輔導,以誠心和愛心進行感化,收到理想效果。經過四年努力,我先后將潘成朝、李迎等15名紀律散漫、無心向學的雙差生轉化為校“三好”、“優秀班干”“優秀團員”等,當中多數還考上大學。我所負責的班級,每年平均轉差率達90%以上。由于工作出色,本人連續三年被評為校優秀班主任。
三、潛心鉆研,勇于探索,教學效果顯著
1、一絲不茍,做好常規教學工作。
本人謙虛好學,經常認真鉆研有關歷史學科理論知識,長期訂閱《中學歷史教學參考》等教學雜志,專業知識全面牢固,普通話準確,教學基本功扎實,勝任高一至高三小循環教學。任現職以來,每周教學課時均達15節,日常教學中,精研教材、教綱,融會貫通。每課必備詳細的教案、簡明的知識圖譜、主干知識深化延伸的啟示錄等。同時,注重傳授學習要領與方法。在探索課堂教學改革的道路上,我追求課堂教學的實效、學生能力的培養與素質的提高,并逐步形成了“授之以漁”的課堂教學特色,教學效果顯著。五年來,本人所任教的歷史學科考試成績一直居陽江市前列,最低平均分都超過市平均分15分,最低合格率超出市平均合格率23個百分點,優秀率達33%左右,每次統考至少有一至兩人的歷史單科成績進入全市前十名。
2、滿腔熱情,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
本人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曾舉辦了《中國的和平崛起》、《伊拉克的古與今》等3次歷史講座,組織學生觀看了《開國大典》、《孔子》等6部歷史錄像片,主持了三次歷史知識競賽或辯論賽。此外,還組織學生到AAA市博物館、AAA古人類遺址獨石仔等地參觀考察,并指導學生撰寫歷史小論文,極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開拓了視野。
四、勇于教改,積極教研,教研路上勇探索
我深知,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就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為此,我利用各種機會,不斷充實、提升自我,加強與校內外歷史同行的交流,多次到廣州、中山、茂名等地聽課學習,經常到陽江一中、AAA一中等學校聽課,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我還結合學科的特點和教學內容的需要,制作了一系列的課件,其中《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新中國成立》課件得到同行的好評,并存入了校園網的教學資源管理庫,以實現教學資源共享。我潛心于教學,主動承擔教學公開課。任現職以來,我主動承擔各級教學公開課,累計達4課時,分別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新中國成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蘇聯的改革與解體》,皆獲同行好評。其中《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行》與《蘇聯的改革與解體》獲校級優秀課例一等獎。
任現職以來,我積極投身于教學科研活動。本人參與的《問題式歷史課堂教學實踐與探索》科研課題的立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20xx年獲學校階段性科研課題評選一等獎。五年來,本人撰寫的教學論文有5篇在地市級和縣市級教學論文評選中獲獎,其中《形象的多媒體歷史課堂》、《淺談高中歷史問題式教學》兩篇,獲AAA市優秀論文二等獎,另有3篇論文獲學校優秀論文一等獎。
同時,我還不遺余力,有效開展科組和備課組工作。任現職以來,我連續3年任備課組長,日常教學中,總是以身作則,帶領備課組成員積極開展集體備課活動,制定統一的.教學進度,統一精選、精編和有效使用教學資料。積極協助科組長組織科組活動,經常到班聽課和召開教學座談會,促進教學質量的共同提高。
五、悉心培養青年教師,堅持參加繼續教育
1、悉心培養青年教師。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成為學科的骨干教師。為此,我不僅要求自己的教學業務精益求精,而且發揮骨干教師的作用,不遺余力地做好青年教師的幫帶工作,注重后備力量的培養。
任現職以來,我負責培養的青年教師主要有梁美珊和周洪菊等老師,我經常組織他們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一起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研究教學方法與技巧;我還通過各種形式的公開課、示范課來幫助他們提高教學能力,并定期聽課,幫助他們解決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現在,梁美珊和周洪菊等老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有了顯著提高,獲得師生一致好評。
2、堅持參加繼續教育。
20xx年我積極參加高中新教材培訓;先后參加了陽江市中小學教學繼續教育,完成了《中學歷史教學技能》、《計算機初級培訓課程》等4項職務培訓;20xx年,先后參加AAA市干部培訓中心組織的《專業技術人員權益保護》和AAA市人事局組織的《計算機網絡應用》的課程培訓,使我增強了法律意識,提高了計算機的操作和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從學歷、任職經歷、學識修養、教學業績和教研能力等方面看,我均具備了中學歷史一級教師資格的條件。因此,本人申報中學歷史一級教師的職稱。敬請審議。
最新歷史教師職稱述職報告 篇3
我叫,男,現年34歲,畢業于信陽師范學校,現任教于新縣福和希望小學,中共黨員,教師職稱評定述職報告。我1996年8月參加工作,xx年取得小學一級教師資格。從教13年來,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和語文學科的教學任務。在工作中,我堅持“教育即服務”的原則,勤懇盡責,言傳身教,一絲不茍,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任現職8年來,我在教學教育工作中率先垂范、服從分工、勇挑重擔、關愛學生、團結同志,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贏得了學校、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多次受到上級部門的表彰,連續幾年被鄉鎮評為“優秀班主任”,xx年被聘為“湖南徐特立教育研究所特約研究員”,xx年被評為縣“優秀團員”,xx年、xx年被評為鎮“先進工作者”,縣“師德先進個人”,xx年又被評為鎮“模范教師”、市“師德先進個人”,職稱考核6年為優秀,二年為稱職。
現將本人任職以來的工作情況簡述如下:
一、政治思想覺悟高。
我熱愛社會主義制度,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教育事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紀守法,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論述,不斷完善自身綜合素質,全面提高教學服務意識。從教周河中學的六年中,我總是以校為家,經常利用節假日為學生無償培優補差。xx年秋,教體局首批支教方案推出。當時女兒馬上出生,為不讓學校犯難,我就主動對口到商城和新縣交界的沙窩羅漢小學支教。
二、潛心鉆研,認真做好教學工作。
我經常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熟悉教材內容,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注重各年級教材的個性與共性,尋求知識間聯系,積極推進新課改,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在課堂教學中,我面對全體學生,分層教學與管理,因材施教,既加強對差生的轉化,又注意對優生的培養;既夯實對知識的掌握,又著眼于生活中的應用,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為了優化課堂教學,切實提高學生素質,我深入研究新時期的教學思想,積極探討語文教學方法。xx年,我擔任初二(1)班教改實驗課,確立了以“學教相長、學生登講臺”的教學思想,采用變式教學。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我在教學時不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反復機械地模仿例文,而是重視知識脈絡的有序分析,“偷聽”他人發言、積極“傳話”,歸納課堂筆記,進行發散思維和逆向思維的訓練,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從而鍛煉了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能力,述職報告《教師職稱評定述職報告》。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這班學生的語文成績提高很快,開創了周河中學語文教師在縣統考測試中有教學獎的先例。
在多年的教學中,我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滿足語文學科循環教學工作。歷年來,我無愧地完成了各項教學任務和育人職責,我任教的學生語文成績的合格率和優秀率雖未提升學校的知名度,但學生已獲得了成功感。
針對學生語文素質不平衡的現象,我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進行分層次備課,分層次教學,采取個別輔導,既讓優生“吃得飽”,又使差生“消得了”。經過精心教學,我任教班級的學生,無論是參加競賽還是參加中考,均取得顯著成績。例如,xx年,我輔導的學生余海華同學參加全縣中小學生計算機競賽獲二等獎,xx年輔導的學生周小青和閻時平同學分別獲全國迎奧作文競賽一、二等獎,xx年輔導學生張秋紅、胡瑞分別獲縣級征文特等獎、省級征文二等獎,xx年學生朱雙雙獲省步步高杯書法賽一等獎。
三、用心做好班主任工作。
歷年來,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無論接手的是差班還是好班,總是一如既往地做好工作。我積極深入學生中去,與學生交朋友,全面了解學生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采取貼心關懷、嚴格管理,并普遍進行家訪,有的放矢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教育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只有尊重學生,熱愛學生,才能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好教育工作。xx年,我擔任彭河初中一年級的班主任,本班學生素質參差不齊,成績稍好一點的學生都進城。
我先從穩定學生情緒入手,利用課余時間找學生談心,走訪學生家庭,受訪率達80%以上,詳細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家境、性格、興趣、愛好和特長,本著求真務實的穩定態度抓好“雙基”,并注意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班中周小青同學,由于父親是個懶做貪賭的農民,母親又常年有病在身,小學時她和弟弟因無錢交費常輪班上學。但她卻是個勤奮好學、文靜懂事的孩子。我非但沒有嫌棄她,反而主動找她談心,尋求其思想動態,發掘她的閃光點,并鼓勵她說,辦法總比困難多(其實我們已約定只要鉚足勁好好讀下出,剩下的事有老師來做)。后來,每次遇到交費時,我總是提前給她墊付,并說是她家長借的。她終于抬起了頭,以更大激情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
xx年,她已順利考上高中分校。我還從關心學生的小事做起,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和學校的溫暖。去年,胡巧玲同學雙休日在“喬恩”補習英語,不小心撞破了門玻璃劃傷了手臂。我立即召集在家的同學去看望她,并在其養傷期間組織學生輪流為她補習功課。
他康復后,含著淚花對我說:“老師,你真好,我今后一定以努力讀書報答你。”這樣,因為愛心,老師和學生的距離縮小了,我和學生成了知心朋友。同學們形成了愛學習、守紀律、敬老師的好風氣。為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原則,我積極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努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我組織學生自編作文集、講故事比賽、生活常識辯論賽、出墻報、辦手抄報,并號召學生成立寫作、書法、朗讀、評論等各類興趣小組。
如評論興趣小組長胡瑞,經常利用活動課征集班內同學的“凡人小語”,并通過研討將結論發表在本班的《語文天地》上,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且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以致在全縣語數聯賽中取得好成績。
又如朗讀興趣小組張秋紅、參加“校園古詩朗誦”比賽,分別取得了第一、第二名。經過不懈的努力,學生的素質得到了全面提高,還培養出一批如蔡輝、朱雙雙、楊開、葉翠玉等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