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民族宗教局局長的述職報告
三是全面落實執法責任制。我將民族宗教依法行政列入目標管理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層層簽訂責任書,定期檢查通報,保證責任制落實。今年又指導制定了統一規范的執法文書,明確了民族宗教矛盾糾紛調處、宗教活動場所和少數民族流動人員管理等多項執法程序。全面清理行政審批項目,使我局*項行政審批事項,按照要求進駐市行政服務大廳對外受理業務。
四是夯實工作基礎,健全執法網絡。我以籌備開好全市民族宗教工作會議為契機,著力改善基層民族宗教工作環境,夯實工作基礎,健全執法網絡。全市民族宗教工作會議規格高、規模大、力度強,市領導、作重要講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政協副主席等出席,各縣、區、(鄉、鎮、)黨政主要領導和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共*多人參加會議。會議召開后,我帶領班子成員深入基層,推動縣、區機構增加力量、增撥經費,甚至配備工作用車,改變了過去部分民族宗教工作部門力量弱、辦公條件差的狀況。有民族宗教工作任務縣、區都建立起了三級管理網絡和目標管理責任制。現在,全市縣、區民族宗教工作部門的依法行政水平和協調服務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一般民族宗教事務的管理和矛盾糾紛的調處都能由承擔解決。
三、把握宗旨,執政為民,盡心盡力為加快發展民族經濟服務
一是建立了民族聚居鄉、村的項目庫,為民族聚居村申報建設項目*個。年初在民族宗教工作臺帳的基礎上制定下發了《民族宗教工作目標考核辦法》,使工作目標層層分解,做到了目標到位、責任到位,實施思想發動、政策推動、科技驅動、典型帶動戰略,幫助和指導少數民族群眾學習先進經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觀念,鼓勵他們走自力更生、特色發展的致富路子,使民族經濟得到了較快發展,在全市范圍內掀起了一個關心、支持少數民族群眾發展經濟的熱潮。
二是大力發展少數民族特色經濟。利用區位優勢,指導縣區基層部門加快民族特色經濟的發展步伐,逐步形成了縣區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發展體系。如郾城縣局幫助召陵鎮少數民族企業改變傳統產業發展模式,轉向電料加工等科技含量高的電器電料配件生產,成為遠近聞名的電器電料生產企業,不僅增加了經濟效益,擴大了經營規模,又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再就業。臨潁縣局以繁城回族鎮天野養殖基地為示范,把推廣電腦農業與農業產業化、信息化相結合,把發展畜牧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新舉措,圍繞支柱產業、優勢產業、特色產業做文章。目前,該基地已成功培育出欄第三代波爾山種羊,存欄量比建成初期增長了*倍,該鎮科技興農發展模式,得到了省市領導的肯定,被省民委認定為全省電腦養殖示范點,推動了我市養殖業由傳統養殖模式向科學養殖模式的轉變。源匯區局結合我市食品工業城特色優勢,針對我市少數民族群眾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消費觀念的不斷轉變,積極幫扶清真食品經營商戶改變傳統經營模式,引導他們入店經營及在各大商場超市專柜經營,鼓勵他們搞特色專營店,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這樣,既方便了購買者,又規范了市區清真食品市場管理。
三是搶抓機遇,創名優特色品牌。我充分利用國家對生產少數民族用品企業的優惠政策,經過多方努力爭取,為我市臨潁縣南街村清真食品廠和郾城縣久寨徐村清真肉類加工廠爭得全國清真食品定點生產企業。運用政策,協調金融部門為南街村集團“清真方便食品廠”落實國家貼息貸款*千萬元,不僅大大減輕了企業負擔,有力地支援了少數民族企業的發展,為民族企業創名優品牌奠定了基矗
四是做好了第二屆清真食品節參展工作。為進一步擴大了我市清真食品在同行業的影響,展示了我市食品工業城的優勢,我緊緊抓裝中原第二屆中原食品節”在我市舉辦的有利時機,向盛市有關領導主動請纓,積極組織我市清真食品生產企業和省內清真食品企業參展,宣傳了我市在落實國家有關清真食品優惠政策方面所作的努力和食品工業城寬松的發展思路,提升了我市在特色產業的外宣知名度,推進了少數民族經濟發展的步伐。
四、把握關鍵,固本強身,加強民族宗教工作隊伍建設
一是以身作則,勤政廉政,作表率。我注重從四個方面來凝聚干部群眾的人心,形成上下一條心,工作一盤棋的格局。一是以人格來凝聚人心,加強自我約束,克己奉公,樹立黨員領導干部清正廉潔的形象;二是以事業來凝聚人心,自我加壓,負重奮進,用共同的事業和滿負荷、創一流的工作標準調動同志們的工作熱情;三是以感情來凝聚人心,從思想上關心同志上進,從組織上關心同志進步,從生活上關心同志困難;四是以制度來凝聚人心,通過建立和執行局長辦公會、黨組擴大會、黨內民主生活會、宗教界代表人士“季末”座談會、聯席辦公會等議事和決策制度,溝通協商,民主決策。
二是教育提高,規范運作,強素質。我在民族宗教部門系統指導開展“實踐‘三個代表’、爭當‘團結進步’模范”主題教育活動,增強系統干部職工的職業道德、職業素質、職業技能、職業紀律;通過選好苗子、重點培養、試崗鍛煉、考核聘用、跟蹤管理等方法,加強培養了市、縣、鄉等一批民族團結進步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