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小學教師述職報告
3、改革評價,激勵課程改革
在新課程改革中,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善,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形成,成為推行新課程改革的首要問題。我們對學生制訂了《綜合實踐活動評價表》,把學生的學習成績、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個性發展等方面進行綜合考評。推行“陽光少年評價體系”,每學期都要評選一批校園十星。對教師推行“綠色教師評價體系”采取:“考試成績+課堂創新+學生管理+學生個性發展+專項活動” 的評價模式。
4、狠抓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提出的口號是:向自己要質量,向40分鐘課堂要質量,向教改要質量。這就要求教師把工夫下在課外。本學年,我們的教師備課有了新的變化。例如:一年級教師采用的是集體備課,一節課先由一位教師來設計,然后,再由大家一起來點評、修改,等設計出成型的教案后,每位教師再根據自己和學生的實際修改成為自己的教案,進行教學。教學中,廣大教師都能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不搞有償家教,不搞題海戰術,不歧視差生。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上學期末,教育局組織的小五年級統考中,我校成績名列全縣前茅,及格率達99%;本學期五年級的年終統考,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既有上級領導的關懷,更有我校全體教師的辛勤努力,受到了社會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四、加強養成教育,促進學生成長
一年來,我校非常重視學生的行為規范和良好習慣的培養。政教處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工作。每學期開學初,都要制定養成教育工作要點。每個班級都要制訂出班規,對學生的日常行為做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并在學生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1、利用重大節日,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
我們抓住每月的重大節日,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例如: 3月5日,開展了“爭做小雷鋒”的活動 ;清明節,進行掃墓活動; 5月1日勞動節,讓學生參加勞動,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安全教育日,開展了“安全伴我每一天”等等。同時我們還開展了“中華魂” 讀書活動,我校五年級學生武瑞萌同學在征文活動中獲得了一等獎。小五年級的王若楠同學在運城市組織的“八榮八恥”演講活動中榮獲一等獎,受到市少工委和教育局的獎勵。通過一系列的教育活動,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文明守紀習慣、講究衛生習慣等。
2、進行專題講座,提高學生的防犯能力
寒假開學后,我們根據教育局的安排,在全校開展了“爭做合格小公民的活動”。首先我們請城關派出所的干警給學生做了“注意安全,增強防范意識”的專題講座。然后,張校長給學生做了“交通安全”講座;姚校長給學生做了“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專題講座。學生每人都寫出了自己的感想和收獲,從思想上加深了認識,增強了防范意識,提高了防護能力。并立志遵紀守法,爭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
3開展獻愛心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
今年,我們響應教育局的號召,組織學生給小云瀟和丁超同學捐款。在獻愛心的活動中,學生熱情高漲,慷慨解囊,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錢,多者20元,少者5角錢,就是那小小的一枚硬幣,也凝聚了孩子們的一片愛心。為此,我們學校專門表彰了一批“愛心之星”。通過開展活動,學生寫出了自己的感受,他們感受到了助人為樂的真正含義。
五、豐富校園生活,張揚學生個性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此,我們在校內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1、開展競賽活動,張揚學生個性
今年“元旦”,我們組織了大型的體操比賽,“六一”我們舉辦了校園藝術節。3月份,進行了“爭做合格小公民”的演講活動;4月份進行了“講英雄先烈的故事”比賽;5月份進行了手抄報展評、古詩文背誦、講故事比賽;6月份進行了繪畫比賽、寫規范字比賽。7月份進行了古詩背誦大賽、口頭作文比賽。為學生搭建了展示才華的舞臺,又張揚了學生的個性。
2、開展讀書活動,營造書香校園
今年,每個班級都設立圖書角。三月份,我們開展了第二個“讀書月”活動,在全校范圍內掀起了讀書的熱潮。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學校把每周三下午的自習課定為學生自由閱讀時間。一、二年級學生重點進行一句話訓練;三—五年級學生進行篇章訓練。要求學生記好讀書筆記,寫好日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六、注重安全工作,創建平安校園
安全大如天。我們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心頭,擱在手邊。天天講,日日抓,力求把工作做到最細。
學期開始,我們抓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安全。首先,讓后勤人員細致排查安全隱患。平時堅持每月一次。為了確保學生在校的安全,學校與每位教師都簽訂了“安全目標責任書”。并把責任分解到時段,分解到人。每位教師時刻都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再次,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增強防范意識。我們特聘請交警大隊的干警做了交通安全專題講座。讓學生了解了交通的基本常識,并辦了一期交通安全手抄報。本學期,我們嚴格執行“安全管理日志”登記,由每周的值周教師進行檢查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