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校長工作述職報告
加大環境衛生、文明禮儀、上學遲到等教育和管理力度,增派學校領導、大隊部成員進行值班監督檢查,學校內外的環境衛生、學生的文明禮儀及上學遲到的現象有了根本性的轉變,有力地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
組織師生積極參加市、區開展的五大工程的整治工作,組織師生開展五大工程知識競賽。我校師生參加秀英區組織的五大工程知識競賽,榮獲二等獎。
組織學生積極開展七竅板智力競賽,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努力探索以主題班會、年級會、校會、思想品德課、國旗下的講話、實踐活動為載體,以演講、辯論、團隊活動為形式,以挖掘閃光點,激勵促進為手段,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為主渠道的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的長效機制,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健康發展。學生思想活躍、心理健康、積極進取,形成了良好的學風。積極開展“感恩教育”活動,培養學生從小樹立知恩圖報的良好品德,收到良好成效,我校感恩教育活動多次在海南電視臺播放,得到社會、領導、媒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賞。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給學生進行自我鍛煉提供了一個大舞臺,我們出發點是同學的心有多大,我們就應為他們搭建多大的舞臺。
四、完善管理模式,規范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
規范管理就是完善管理體制,落實管理責任,規范管理程序,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責任化,這就要求每一個人都要把本職工作做到位、盡到職,對工作負責,對崗位負責,人人都管理,處處有管理,事事見管理。制度細化,有據可依。管理精細,工作高效。深刻反思我們的工作,我們深深的感到,扎實推行"規范化管理",是推動學校工作再上新臺階的有效途徑。
首先是學校管理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原則。一個好的班子,肯定能領導出一個好的集體,一個優秀的集體必定有一個好的領導班子。一年來,我堅持走群眾路線,以民主集中制為原則,進一步完善了中層領導崗位的責任制、承諾制,使每個領導都明確了自己的工作職責、范圍和權限,做到了層層把關,各負其責,各盡所能。各級組織分工協作,各司其職,使學校的大小事務,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件件抓落實的管理模式,并積極倡導教職工要創造性地完成工作。這樣充分調動了各基層組織管理者的積極性,又為他們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提供了一個寬闊的展示平臺。第二、完善班子的議事決策程序,重大問題堅持“民主討論,集體決事,分工負責,協調配合”的原則,既不主觀臆斷,又不議而不決。第三、重視學校群團組織的建設,積極鼓勵他們對學校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發揮他們參政議政的作用,努力營造了一種暢所欲言的民主氛圍,善于聽取來自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解決了班子成員思想上、工作上存在的不同意見,提高了領導班子的辦事效率,一個團結協作,共謀發展,同心同德,廉潔高效的領導集體正在形成。
其次是完善制度,規范行為。我們認真分析學校現狀、辦學優勢,理清辦學思路,并準確把握和審視當前教育發展的動向和要求,對學校的發展目標做出科學、準確、適度超前的定位,結合我校自身發展的特點制定并逐步完善了學校各部門人員的崗位職責、學校各項工作的規范、教師的激勵制度和教師的考核制度及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今年我們制訂了《績效工資考評制度》《崗位設置與聘任方案》《專業技術人員競爭上崗方案》等制度,工作責任到崗、到人,變一人操心為大家操心,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并且落實到位。
再次是推進規范化管理教育,營造規范化管理的氛圍。為了使規范化管理能夠深入落實,我校成立了教育教學規范化管理組織機構,制定出學校精規范化管理目標的管理措施,使學校各部門目標任務分工明確。一是教學常規的規范化管理,這項管理工作由分管教學副校長負責,成員由教導主任、教研組長組成。要求教師嚴格執行教學規范化管理常規,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為學生精選每一份練習,組織好每一次測試。二是德育工作的精細化管理。這項工作由分管德育副校長負責,成員由德育處、大隊部及各班班主任組成。研究出臺了針對學生的一系列激勵學生的措施,如:日常行為規范文明班的評選、要求每個學生有座右銘、班內建立激勵專欄、開展班級小標兵或班級之星、校園之星等評選活動,發揮和調動學生和隊員的積極性,讓其在實踐中體驗成長的快樂。經常開展向先進模范和英雄人物學習活動,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三是后勤管理規范化。這項工作主要由后勤總務處負責,做好校園的美化、綠化、亮化,學校財產管理規范化,讓校園一草一木、一墻一廊都育人。
五、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美化育人環境。
校園文化建設上,立足于“以美的環境感染人、約束人、教育人”,在繼續抓好班內手抄報、圖書角、課前小辯論等基礎上,著力打造文化長廊、墻報、紅領巾廣播站等精品工程。同時發揮了工會、教代會、大隊部等群團組織的重要作用,利用櫥窗、黑板報、學習園地等及時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教育信息,弘揚美善,揚棄丑惡。尤其是積極開展環境衛生整治,選派學校領導、學生衛生監督員到校門口值班,加強衛生監督和檢查,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一方面美化清潔了校園環境,同時美化了學生的心靈,提升了學生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