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在省委督查組匯報會上的述職報告
3、扎扎實實地發展農村經濟。一是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種植業結構調整上,大力發展水稻、臍橙、烤煙、厚樸、蔬菜等優勢產業,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建成各類農產品基地92個。以臍橙為主的優質水果面積12萬畝,其中臍橙9.2萬畝,建成了白馬渡水淹區、祥霖鋪下蔣、上關3個萬畝臍橙基地及壽雁新村等11個千畝以上臍橙基地;優質藥材厚樸存土面積8萬畝以上。今年,落實糧食生產計劃74.87萬畝,其中,上半年種植水稻38.51萬畝,比去年增加了3.46萬畝;發展烤煙2.46萬畝;造林7.4萬畝。在養殖業結構調整上,大力發展優質畜牧業,全縣已有6個萬頭豬場破土動工建設,新發展年出欄生豬5000頭的大戶86戶,年出欄生豬1000頭以上的大戶116戶。二是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兩年多來,全縣發展了科茂林化、谷源糧油、香穗實業、鄉里來竹業、興達油脂等農產品加工企業30余家。去年,我引進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亞洲果業。該公司投資6000萬美元,在我縣興建柑桔基地5.25萬畝,新上一條柑桔打蠟與冷藏生產線,實行產、供、銷一條龍開發。目前,該公司已租賃土地6000余畝。三是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全縣已基本實現鄉鄉通移動電話和村村通程控電話。多方籌集資金,加強了農田水利建設。我到縣政府任職以來,已安排資金1200萬元,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全縣5100余處水利工程進行了全面維修,改善和新增灌溉面積4.58萬畝。
4、不遺余力地完善基礎設施。交通方面。洛湛鐵路道縣段正在鋪軌,可望年底通車;s323線道縣至永安關段改造,預計年底可竣工通車;廈蓉高速正在開展征地拆遷工作;道賀高速進入實質勘測階段。針對我縣少數民族地區或偏遠山區的行政村通村公路建設難度大的實際,我們對這些行政村在農村公路建設中實行每公里提高補助標準2-5萬元。兩年多來,全縣改造通鄉公路9條153公里,完成通村公路改造975公里,其中水泥硬化758公里。電力方面。完成了城區電網和一、二期農網改造任務,上壩庫區、雙牌水庫道縣淹沒區電網改造工程進展順利,改擴建了一批輸變電設施。目前,全縣建有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變電站4座、35千伏變電站7座。城市建設方面。到縣政府任職以來,把改善城區面貌、樹立文明衛生城市形象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以科學規劃引領城市發展,以亮點工程提升城市品位,以嚴格管理塑造城市形象。兩年多來,全縣共投入城建資金19億元,實施了商業樂園、火車站新區、東洲大道、五里牌汽車總站、道州商業廣場、愛蓮商業廣場等城區重點項目建設;完成了瀟水二橋、濱河路一段、敦頤廣場等城區配套項目建設。提出了“保暢安、抓靚點、解民難、樹形象”的城市管理要求,安排專項資金對城市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進行改造。去年以來,投入資金310萬元,配套完善了濱河路休閑景觀帶,完成了濂溪南北路河堤靚化、美化工程;投入資金300余萬元,完成了紅星路、月巖中路排水管網改造和營江路口改造工程;投入資金100余萬元,撤除了瀟水南路、道州路中間隔離帶和交通轉盤。縣城建成區面積由17.5平方公里拓展到20.5平方公里,城鎮化水平為31.6%。
二、抓民生,促統籌,努力實現社會大和諧
兩年多來,我始終堅持深入基層聽民意、解民憂、幫民困,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一是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近年來,全面落實了各項惠農政策,使農民得到了實惠。僅XX年年,全縣發放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業生產資料綜合補貼、油菜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能繁母豬補貼和保險、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扶資金、退耕還林補貼、公益林補貼等各項惠農資金9944.15萬元。二是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在財政并不寬松的情況下,堅持壓縮其他支出,增加社會保障預算,逐步完善了社會保障體系。城市低保實行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全縣參保人數7680人;全面推行農村低保制度,參保13873人,實行了農村貧困人口小范圍低標準的最低生活保障。推行大病醫療救助制度,全縣788人享受了這一政策,救助金額達200萬元。進一步推進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今年參合農民增加到51.48萬人,參合率85.72%,比上年提高了5.51個百分點。全面啟動城鎮醫療保險工作。實施了14所鄉鎮衛生院和80個村級衛生室建設,啟動了360個行政村通廣播工作。妥善安排全縣因支持重點工程建設失地農民生活,為他們辦理了城市低保,并提供崗位,解決其就業問題。同時,在工業園區建立了安置小區,幫助被征地拆遷農民解決住房問題。在各類災害面前,我始終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XX年年,我縣遭受“6.7”特大洪災后,我深入受災嚴重的10余個鄉鎮,指導幫助災民恢復生產和重建家園,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在今年年初的抗冰救災中,我與縣委、縣政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