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人民政府縣長的述職報告
根據組織安排,XX年6月,我從東安縣調任道縣縣委副書記,協助縣委書記抓縣委日常工作,分管黨群、工業和縣委機關工作。XX年年5月,道縣人大常委會任命我為道縣副縣長、代縣長,XX年年11月,在道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被選舉為道縣人民政府縣長,按照縣委常委分工,負責縣政府全盤工作。兩年多來,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與縣委、縣政府一班人緊緊圍繞縣委的工作部署,認真履行職責,嚴于律己,勤奮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一、抓項目,促跨躍,努力推動經濟大發展
任職以來,我始終把堅持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和帶領縣政府班子成員,弘揚實干精神,扎實推進政府各項工作。XX年年,全縣完成地方生產總值49.35億元,增長14.5%,三次產業比分別為36.7:19.7:43.6;財政收入1.81億元,增長23.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3.8億元,增長59.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57元,增長18.9%;農民人均純收入4048元,增長17.4%。今年1—6月,完成地方生產總值24.29億元,同比增長11.6%。其中,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為5.48億元、6億元、12.81億元,分別增長3.5%、14.2%、13.9%。完成工業總產值15.41億元,增長22.5%,其中規模工業總產值9.15億元,增長24.9%;財政收入1.18億元,增長20.6%;固定資產投資13.95億元,增長38.2%;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5億元,增長20.3%。
1、堅定不移地大抓項目建設。我與縣委、縣政府一班人一道,著力抓好為全縣經濟發展打基礎,增后勁的項目,以項目建設帶動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一是吃透政策爭項目。認真研究國家的產業政策和投資取向,積極跑部進廳,做好銜接工作,想方設法將更多的工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等項目擠進國家和省、市計劃的“籠子”,并爭取落實。近年來,全縣相繼爭取了湖南省糧食生產大縣、全國厚樸生產基地縣、“贛南—湘南—桂北”柑桔優勢產業帶臍橙優勢項目縣、全國臍橙標準化生產示范縣、革命老區縣等一批重大項目。以此為基礎,XX年年8月初,我就對全縣2010年項目申報工作進行了全面詳細地安排部署,共包裝項目136個,向上申報項目88個,申報資金5.6億元。帶領相關科局負責人向上級匯報工作的同時,爭取資金。成功申報項目42個,爭取上級扶持資金1.86億元。其中僅全國生豬調出基地縣項目,中央每年下撥生豬生產補助1000萬元。二是突出招商引項目。緊緊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設“藍寧道”加工貿易區的契機,依托豐富的資源,創優環境,積極承接沿海產業轉移,擴大開放,大力引進項目。兩年多來,全縣合同引進項目125個,合同利用資金72億元,實際到位資金21.14億元。工作中,注重創新招商方式。今年3月,成功舉辦了“中國(道縣)民間中和節”活動,實現了節會搭臺、經貿唱戲目標。同時,在東莞市設立了招商辦事處,選派一批責任心強、干勁足、業務精的同志,由一名年輕副處級領導帶隊,常駐招商,取得明顯成效。同時,我堅持帶頭外出招商,注重與客商廣交朋友,熱情接待來道客商,以誠相待,以心換心,引進了亞洲果業、建溢鞋業、凱迪生物質發電、新源制衣、江南廣德礦業、華新水泥等項目,合同引進資金20.64億元,到位資金4.05億元。其中,上市公司、全國第二大水泥龍頭企業華新水泥擬投資5.6億元,在我縣新建一條日產4000噸熟料的水泥生產線,正在籌備開工建設。華新水泥建成投產后,預計年創稅5000萬元以上。三是優化服務跟項目。始終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原則,通過制定《關于鼓勵投資興辦工業的若干規定》、《關于招商引資的獎勵辦法》和《關于道縣工業園區招商引資的若干規定》等優惠政策,在投資、經營、利益等方面給予客商最大限度的優惠,盡最大努力降低落戶企業的投資成本,為推動開放、引進項目提供堅強的政策保障。兩年多來,我經常深入工業園開展調研,對企業存在的困難和反映的問題,及時給予協調解決。并幫助客商解決建設和生產經營中的土地審批、資金緊缺、用工等困難,傾心盡力為企業服務。
2、毫不動搖地加速工業領跑。我與縣委、縣政府一班人始終堅持工業領跑戰略不動搖,突出工業發展的主體地位。在政策制定上全面圍繞工業發展配套,在產業結構上重點依靠工業發展調優,在資源配置上充分利用工業發展整合。通過抓園區、抓引進、抓技改、抓環境,我縣工業亮點紛呈現。一是打造平臺興工業。按照建設“省級工業園”的要求,大力度、高標準建設道州工業園,致力于把它打造成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洼地”,引領全縣工業經濟騰飛的“航母”。縣工業園規劃建設面積10平方公里,目前止,已累計投入建設資金2.64億元,完成了3平方公里設施配套,初步形成了5平方公里規模,園區工業產業聚集能力進一步增強。目前,已有49家企業落戶工業園,投資總額35.8億元,實際到位資金9.2億元。其中,科茂林化、捷寶電訊、長興模具、冠圖制衣等9家企業順利投產;樂福五金、福順塑膠等10家正在動工建設;凱迪生物質發電、華昱泰五金等30家正在籌建當中。XX年年,園區規模工業產值完成9.25億元,占全縣規模工業總產值15.2億元的60.9%。二是深化改革促工業。引導全縣干部職工轉變觀念,抓住有利時機,深化國企改革,變存量為增量,以資源換資本。目前,氮肥廠改制基本終結,瓷廠、酒廠、化工廠、煤炭公司、礦茂公司等企業資產按破產程序基本處置到位。三是依托資源強工業。依托我縣豐富的鐵、錳等礦產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礦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引進了14家冶煉企業,其中鑫利錳業、藍瑞冶煉等3家已投廠;江南廣德、金鑫冶煉等6家正在建設。充分利用原躍進機械廠、東升機械廠閑置土地,設立道縣冶煉工業精深加工項目區。我先后2次召開縣長辦公會,組織有關部門協調矛盾,掃除各種障礙,確保了園區建設的順利進行。目前已有6家企業簽約落戶園區,其中5家開工建設。我縣礦產資源初加工向精深加工縱向延伸的產業鏈條初步形成,資源優勢逐步向經濟優勢轉變,實現了礦冶產業的集群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