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疫情大考中國答卷》學習心得體會(通用3篇)
觀看《疫情大考中國答卷》學習心得體會 篇1
面對危機,偉大的中華民族總有那么一群逆行者,他們不畏艱險,會往祖國和人民需要他們的地方去。5個小時出方案,24小時出設計圖,60小時交付全部施工圖,700名管理人員,4000名工人。數字的背后是讓人日以繼夜的疲憊與艱辛,更是體現了中國強大的建設力量!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都說,中國人是“基建狂魔”,用神一般的速度,把一座醫院拔地而起。作為中國人,我深知,哪有什么基建狂魔,不過是為了心中的那一點愛,暫時舍棄小家,為了拯救更多的同胞不眠不休爭分奪秒罷了。那個前所未有的除夕夜,一個個普普通通的建筑業工作者,放棄了期盼已久的年夜飯,逆向而行,只為奔向祖國需要的地方。
忙而不亂穩如泰山。這個春節,“圍觀”火神山醫院的建造過程成了一個時髦的舉措。視頻里,各個工作組各司其職,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工地面貌也是一天一個樣,讓眾多網友直呼驚訝。現場施工,千頭萬緒,沒有過多的時間開會溝通,只能在現場見招拆招。我們的建設者們,用穩如泰山的工作作風,扎實推進,終將這一座嶄新的醫院如期交付!
結合實際勇于創新。作為一名規劃建設領域的從業者,我深知在建設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在任務緊急加上春節假期這兩個背景下,實際困難更是數不勝數。但是,困難從來都壓不倒勤勞勇敢的中國工程師:春節期間來不及制造醫用電梯,設計師根據實際需求臨時改了方案,在建筑外圍增加了一條長坡道,用于病人的運送;年底物資短缺,大家就把附近已經建成的板房拆除再利用,既免去了生產周期又免去了長途運輸;整個醫院建筑均采用架空處理,一方面有利于防洪,另一方面可在架空區域埋設管線,大大減少了土方工作量。我佩服于項目參與者的豐富經驗,更驚嘆于他們的勇于創新。
就是這樣的一群建設者,臨危受命,用熱血點亮智慧,用智慧實現了奇跡,同心協力,在疫情燃燒的烈火中造就了中國神話,忙而不亂,在危難時刻穩如泰山!生在中國,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
觀看《疫情大考中國答卷》學習心得體會 篇2
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后放棄留在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決定回到革命老區百色,在自己接受教育資助走出大山的貧困家鄉繼續追夢;她毅然接受組織安排的任務,奔赴偏遠的貧困山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將扶貧當作自己“心中的長征”,帶動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全村貧困發生率下降20%以上;她忍痛告別患癌癥剛做完手術的父親,深夜冒雨奔向受災群眾,不幸在途中被突發的山洪奪走了寶貴的生命......30歲年紀正是一朵花開的最旺盛的時候,黃文秀同志用其短短一生,向廣大黨員、干部展示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忠誠、心系群眾、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毫無疑問,她是廣大黨員、干部看齊的榜樣。我們要向黃文秀學習,要像她那樣不忘初心,自覺為民造福。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始終把群眾裝在心里,事事想著群眾。奉獻是黨員干部最神圣的職責,黨員干部就要始終心系群眾,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認真讀完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的報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現代社會發展的節奏太快,快到很多人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不知初心為何。科學家、建筑師、軍人一個個為家為國且高尚神圣的職業一直是我們在孩童時代的理想,而隨著年紀的增長,思維以及認知的具化,理想漸漸成為考一所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經濟獨立、獨善其身......所有生活的零碎,都不再能夠拼湊得起最初夢想的藍圖。也許是因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越來越淺薄,也許是因為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也許是對于人生的意義、人生的價值的認知超越不了“小我”。而黃文秀的事跡,正是能夠讓我們在感動、感慨的同時,從這些情感碰撞中再去找到自己的初心,用榜樣的力量蕩滌靈魂、砥礪初心、呼喚擔當。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以榜樣之光照亮為民初心,廣大黨員和青年唯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方能書寫無悔人生。
“為中華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她不忘入黨初心,堅守黨員使命,艱苦奮斗。作為共產黨員,尤其黨員干部,當以黃文秀為榜樣,百姓的幸福作為工作方向和奮斗目標,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將人民群眾的小事視為自己的大事,為人民群眾謀實事、干好事。我們要學習黃文秀同志勇于擔當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到愛崗敬業,有責任,有擔當,肯實干,出實績。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增強“四個意識”。對黨忠誠是黨員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質。黨員干部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參與者推動者,也是黨的事業興旺發達的直接受益者。隨著“兩學一做”逐步推進,每一名黨員對黨要常懷忠誠之心,自覺遵守黨章,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做到在思想、行動上始終與黨保持高度一致,在黨言黨、在黨為黨,自覺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補足精神之鈣、強化自律之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樹立正確的學習理念。“活到老學到老,還有三分學不到”,我們要深入學習黨章黨規,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自覺用黨章和黨規黨紀規范自覺的言行,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頭腦。我們要自覺加強思想政治建設,要積極投身“兩學一做”教育活動中,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真正做一個“忠誠、干凈、擔當”的合格黨員。
觀看《疫情大考中國答卷》學習心得體會 篇3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二月的春天,本該歡歡喜喜回到溫暖明亮的教室,讓校園充滿快樂的嬉戲聲和朗朗的讀書聲。但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打破了這一切!我們不能按時返校,而是采取線上教學的方式進行學習。如今街上冷冷清清,人們戴著口罩匆匆忙忙。20__年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非同以往、異乎尋常......
3月27日,老師交代要觀看“同上一堂戰役課”。平時我都馬馬虎虎線上學習,而這堂課我卻安安靜靜,認認真真看完了。一個半小時的課程雖然很短,卻讓我內心澎湃,深受感動,不禁濕了眼眶。因為這是一堂有著難以言表的家國情懷的思政課。
在節目中,我看到無數醫生、護士面對疫情毫不退縮,沖鋒在前,與病魔做一場時間的賽跑,為我們留下一個個“逆行者”的美好背影。這些背影中有身患漸凍癥、妻子不幸被感染卻仍然率領醫生戰斗在一線的張定宇院長;有關心照顧九個月大的患病女嬰奇奇、親自為其購買輔食的護士長媽媽;有獨自驅車18個小時從四川趕往武漢支援一線的影像科醫生黃維......
一個個善舉與行動筑成了堅不可摧的長城,展示出了堅韌、團結的中國精神。那么,我們能夠做什么呢?作為一名小學生,疫情當下,我們能做的,唯有窩在家中,不給社會添亂,努力學習。明天的我們,便是今天的他們。疫情形勢依然很嚴峻,“不能上學,不能出門”,這又算得什么呢?我們呆的煩悶的家是很多逆行者不能回的溫暖的家。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我們也應盡自己的綿薄之力,不為醫生,社會,國家添負擔,如這堂課所講,不隨便出門,戴口罩,不信謠,不傳謠,勤洗手,講衛生,為這個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我們堅信一定能取得抗疫的勝利!同氣連枝,珍重待春風。溫暖的春天就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