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疫情大考中國答卷》學習心得體會(通用3篇)
觀看《疫情大考中國答卷》學習心得體會 篇1
面對危機,偉大的中華民族總有那么一群逆行者,他們不畏艱險,會往祖國和人民需要他們的地方去。5個小時出方案,24小時出設計圖,60小時交付全部施工圖,700名管理人員,4000名工人。數字的背后是讓人日以繼夜的疲憊與艱辛,更是體現了中國強大的建設力量!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都說,中國人是“基建狂魔”,用神一般的速度,把一座醫院拔地而起。作為中國人,我深知,哪有什么基建狂魔,不過是為了心中的那一點愛,暫時舍棄小家,為了拯救更多的同胞不眠不休爭分奪秒罷了。那個前所未有的除夕夜,一個個普普通通的建筑業工作者,放棄了期盼已久的年夜飯,逆向而行,只為奔向祖國需要的地方。
忙而不亂穩如泰山。這個春節,“圍觀”火神山醫院的建造過程成了一個時髦的舉措。視頻里,各個工作組各司其職,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工地面貌也是一天一個樣,讓眾多網友直呼驚訝。現場施工,千頭萬緒,沒有過多的時間開會溝通,只能在現場見招拆招。我們的建設者們,用穩如泰山的工作作風,扎實推進,終將這一座嶄新的醫院如期交付!
結合實際勇于創新。作為一名規劃建設領域的從業者,我深知在建設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在任務緊急加上春節假期這兩個背景下,實際困難更是數不勝數。但是,困難從來都壓不倒勤勞勇敢的中國工程師:春節期間來不及制造醫用電梯,設計師根據實際需求臨時改了方案,在建筑外圍增加了一條長坡道,用于病人的運送;年底物資短缺,大家就把附近已經建成的板房拆除再利用,既免去了生產周期又免去了長途運輸;整個醫院建筑均采用架空處理,一方面有利于防洪,另一方面可在架空區域埋設管線,大大減少了土方工作量。我佩服于項目參與者的豐富經驗,更驚嘆于他們的勇于創新。
就是這樣的一群建設者,臨危受命,用熱血點亮智慧,用智慧實現了奇跡,同心協力,在疫情燃燒的烈火中造就了中國神話,忙而不亂,在危難時刻穩如泰山!生在中國,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
觀看《疫情大考中國答卷》學習心得體會 篇3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在國內橫行,引起國內外高度重視。
截止1月29日,全國已確診病例為4529例,疑似病例6973例,治愈人數僅60例,多達106例。再來了解一下各個省份的情況:湖北是病毒發源地,確診竟多達2714例,排名全國第一;廣東確診188例,全國第二;那么第三是誰呢?答案就是我們浙江省,確診173例。一時間,每個人都有些害怕。家里的每個人都時刻關心著這件事。我們都不出門了,小區里的人也越來越少。
但是,我還是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浙大一院疾控中心已經成功地分離出了毒株,分離出毒株之后,就可以研制疫苗了!如果有了疫苗,那么以后,我們每個人,無論是老人,還是孩子,都不會感染病毒。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怕死,這是人之常情。但是有一個人,卻在傳染病最危急的時刻,沖到了最前面。這個人,名叫鐘南山。他已經84歲高齡,卻在5天內,一路生死逆行,沖到防疫最前線。在采訪中,鐘南山呼吁大家一定不要再去武漢,而此時此刻的他,卻在最危險的金銀潭醫院,與死神賽跑。有一天,我在新聞中見到他,看到鐘南山爺爺一臉疲憊。他說著說,流下淚來。那一刻,我非常感動。那些醫務工作人員,舍小家,為大家,為祖國平安奉獻自己的力量。他們視死如歸,我的心中對他們有著深深的敬意!這個年,我好像更關注書本以外的事了,更關注那些改變社會的人了。
這個年,因為冠狀病毒而變得與眾不同。相比往年的繁華熱鬧,顯得格外冷清。路上,除了一些公共交通工具,行人很少,到了飯點,才有幾輛私家車進出小區大門;家庭內部,走親訪友停止了,年飯也停止了,這也意味著少了許多和親朋好友一起玩耍的時間,同時,多了很多獨處的時間。我倒是挺喜歡獨處,一個人閱讀,一個人玩耍,一個人作業,也很有一番風味。這時候,你會感到整個世界是那么安靜……
相信武漢,相信中國,一定會好起來的,大家一定要團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