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傳承有我》觀后感心得體會(通用3篇)
《五四精神·傳承有我》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1
尊敬的各位領(lǐng)導、青年朋友們:
你們好!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人只有獻身于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是短暫而又有風險的生命意義”。
18歲,是我們?nèi)松械囊粋重要里程碑,當我們跨進了18歲的門檻,這就意味著我們已經(jīng)是一個成年人了,此時此刻,有著太多的感想。
在這以前,我們還是一群未成年人,幼稚和天真,我們喜歡勾畫五彩繽紛的未來,構(gòu)筑斑瀾多姿的夢想,總覺得成年離我們很遙遠,而一旦成為了成年人,又有點不知所措,回首成長的歷程,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開始,父母看我們的眼神猶如剛給土地播下種子,便期待渴望收獲,童年,追夢的歲月,每年都在心愿上播下365顆希望的種子,享受著太多汗水的澆灌和心的呵護。我們知道風雨會使我們變得強壯,挫折會使我們變得堅強,成熟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質(zhì)來自于風雨的洗禮和生活的磨礪,這樣成長起來的人才能為祖國、民族做出貢獻。現(xiàn)在,我們已滿18歲,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成年人了,我們要面對山峰,去欣賞它的風光,面對未來去爭創(chuàng)人生輝煌,這樣才能感到生命的價值。十八負,一個靚麗的季節(jié),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字眼,我們要去追日與夸你同行,釋放自己青春的能量。我們堅定信念出海遠航,用成熟的肩膀去搏擊風流。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我們要用心去鑄造,努力去奮斗。
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經(jīng)歷史的落到我們肩上,五四的火炬已經(jīng)光榮地傳到我們手中,時代在召喚,我們成年人要用自己的言行來光榮地傳到我們手中,時代在召喚,我們成年人要用自己的言行來回答我們還會讓青春蹉跎,青春的畫卷要靠我們自己的努力一筆筆繪制,我們要讓青春的智慧放射出奪目的光彩!我們要用青春的光彩為民族爭光,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偉大的祖國一定會展現(xiàn)出更加絢麗多彩的風姿,光茫四射,耀眼于世界大國、強國之林之首。讓我們繼往開來,向更光輝的前程邁進。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五四精神·傳承有我》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2
尊敬的各位領(lǐng)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八二班學生楊蘭,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五四精神,做一名守紀律講道德的文明中學生》,上周我們剛剛過完“五·一”小長假,今天我們又迎來了“五·四”這個特殊的節(jié)日。這是我們青年人自己的節(jié)日。
有人說,青春是一首歌,回蕩著歡快、美妙的旋律;
有人說,青春是一幅畫,描繪著瑰麗、浪漫的色彩。
有人說,青春是一片綠,照亮著生機、飛揚的夢想。
有人說,青春是一團火,舞動著激情、沸騰的源泉。
歷史記載,我們不會忘記:1919年的5月4日,為了驅(qū)逐黑暗、爭取光明,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有一群意氣風發(fā)的青年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繪就了一幅最宏偉的青春圖畫。如今,“五四”運動已作為光輝的一頁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然而,“五四運動”絕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事件,它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偉大的“五四運動”的精神。在這種精神里,有著青年人關(guān)注國家命運的責任和使命,有著青年人振興民族大業(yè)的赤膽與忠心。它已經(jīng)深深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夢想,并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
今天,我們的祖國正處在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落在我們青年一代人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傳到了我們青年人的手中。同學們,“五四”的精神,需要我們青年人發(fā)揚光大。可是要弘揚“五四”精神,就必須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應(yīng)該擁有一個怎樣的青春?怎樣的人生?我們是要在渾渾噩噩中度過?還是要在拼搏中進步?然而,在學校里,我們卻經(jīng)常看到這樣的場面:有的同學不愛學習,胸無大志,只講究穿著打扮,帶起了耳環(huán),染起了長發(fā)。有的同學經(jīng)常遲到、曠課,不遵守學校紀律,在學校亂丟垃圾、講粗話、臟話。有的同學甚至瞞著學校家長偷偷地去上網(wǎng)。還有的同學一到上課就睡覺、不遵守課堂紀律等等這些不良的行為,不僅嚴重地危害到同學們的身心健康,更為重要的是,也影響到了學校的形象,這是一種嚴重破壞校風校紀的行為。這些不良習慣產(chǎn)生的原因,就是因為有的同學在生活方面完全沒有自覺性,不能約束和控制自己,隨心所欲;就是因為有的同學認為學校的紀律太嚴,完全限制了他們的自由;甚至也有個別同學認為那是酷的表現(xiàn)……,然而不管是什么原因,這些不良習慣都是不能適應(yīng)我們學校生活的表現(xiàn)。不能幫助我們正常地完成學業(yè)。同學們!如果我們養(yǎng)成了我行我素的惡習,今后走向社會,是很難立足的。如果這些不良習慣不及時改正,就會誤入歧途,小錯就會釀成大錯。
所以,同學們!清除陋習需要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守紀律、講道德,講文明語言,做文明學生。我們要保證做到平時不講粗話、臟話;遵守校規(guī)校紀,不曠課、不遲到早退、不打架斗毆、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吐口香糖、不亂扔垃圾;儀表整潔大方,在校期間不化濃妝、不配戴首飾、不穿奇裝異服;尊敬師長,見了老師主動問好;團結(jié)同學,互幫互助;愛護花草樹木、公共設(shè)施,不在桌椅上亂涂亂畫;不進網(wǎng)吧,提倡文明上網(wǎng),科學上網(wǎng);不看不健康的書籍和錄像;生活儉樸,不比吃穿,不浪費糧食。在家尊敬長輩,孝敬父母,體諒父母工作辛苦,生活節(jié)儉。
如果說學校是一片沃土的話,我們要在這里把我們的耕作變成果實,實現(xiàn)我們的追求!
如果說學校是一支拐杖的話,我們要拄著這支拐杖,攀登高峰,實現(xiàn)我們的志向!
如果說學校是一只展翅飛翔巨鳥的話,那她會承載著我們的希望!去實現(xiàn)我們的理想。
我們要學做一個文明守紀的人,一個誠實勤學的人,一個有道德理想的人,做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一個高尚的人”。
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是未來社會的建設(shè)者,那就讓我們弘揚五四精神,做一名守紀律講道德的文明中學生。
《五四精神·傳承有我》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3
“歷史上的事件與人物,是只過一趟的,是只演一回的,但此一回的演行,乃永久存在。”五四運動時,革命先驅(qū)李大釗的這句話曾經(jīng)像巨雷般響徹中華大地,只最后一句最可形容五四運動對中國的影響:此乃永久存在。
_了,_五四依然年輕。_五四依然存在。
_前的那個春天,我們無法忘懷。1919年5月4日,中國人眼巴巴企望的巴黎和會并未帶來預(yù)想中的“公理”,郁積已久的亡國之憂、救國之切驟然化作海嘯山鳴。青年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成為洪流中的先鋒,五四愛國運動就此爆發(fā)了。青年推動了五四,五四哺育著青年。愛國主義成了五四運動最深厚的精神底蘊。
從五卅風潮到三一八喋血,從南昌城頭的槍聲到刑場上的婚禮,從北伐前線到二萬五千里長征,從十九路軍八百壯士喊出“寧愿死,不退讓”的誓言,到一二九運動發(fā)出結(jié)成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先聲,無數(shù)青年在國民革命運動的高潮中,在反抗新軍閥的激流中浴血沖殺,成為“為中國而死”的“真的猛士”,無數(shù)青年在抗日救亡的滾滾烽煙中,在爭取和平民主的兩條戰(zhàn)線上,率先奮起,沖鋒在前。
_后的今天,也有一群年輕人備受觀注。他們雖不像五四的青年們?yōu)閲餮苍诓煌念I(lǐng)域奉獻力量。“80后”是人們對這一代年輕人的統(tǒng)稱。這是充分吸收了改革開放成果的一代人。國民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為他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的物質(zhì)條件;文化教育事業(yè)的日漸興盛,使他們可以更便捷地接受各種知識;對外開放的持續(xù)推進,賦予他們更博大的胸懷和更開闊的視野;寬松包容的社會環(huán)境,也使得他們具備了更現(xiàn)代的思想意識和更先進的價值觀念。但人們對這一群年輕人的看法卻不同,“啃老族”、“傍老族”、“抱大的一代”等等,這些議論并不準確,但這種擔憂不無道理。
“80后”作為我們國家未來的中堅力量,我們這一代人有著自力、自強、奮發(fā)向上的優(yōu)秀品格。我們不會忘記先輩們用鮮血沖刷下的歷史,我們不僅僅會銘記,更會傳承。
歷史的風雨,會沖刷掉許許多多的記憶,也會使一些記憶更加鮮活。
今天,_來“外爭國權(quán)、內(nèi)除國賊”的怒吼早已淡去,“振興中華”的青春旋律卻一脈相傳、雋永深沉,交織出響徹一個世紀的強音。
今天,_來 “愛國、進步、科學、民主”的口號薪火相傳、歷久彌新,將五四鑄成了一枚徽章,戴在所有挺立時代潮頭的中國青年胸前。
今天,_來“積極、進取、團結(jié)”的信念銘記在心、共同奮斗,將五四繡成了一面旗幟,永遠飄揚在中國青年的心中。
今天,為中國的和平崛起而奮斗,成為了當代青年的新的歷史使命。我們要從歷史中汲取著五四營養(yǎng),把弘揚五四精神的堅定信念化為推動我國和平崛起的決絕行動。
今天,在新的形勢下,我們不斷開掘著五四精神新的內(nèi)涵。要在發(fā)展自己的同時,珍視自己對國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珍惜來之不易的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
今天,在和平的大環(huán)境下,我們刻苦學習,大膽創(chuàng)新,艱苦奮斗,要為我國的和平崛起貢獻智慧和力量。
今天,過去的一切都已過去,但有些卻是我們永久的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