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車間關于安全演講稿(精選3篇)
工廠車間關于安全演講稿 篇1
牢固樹立安全意識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
很高興能站在那里!我演講的題目是:牢固樹立安全意識!
有一幅對聯是這樣寫的,上聯是:“安全生產,你管、我管,大家管才安全,下聯是:事故隱患,你查、我查,人人查才平安”。橫批:安全是天!一句“安全生產務必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
安全,對于我們企業來說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安全對于我們就是幸福,對于企業就是效益。
20__年5月4日,皖江人引以自豪的-“兩年機組無非停”的記錄劃上了句號。20__年6月28日,#2機組在并網過程中,由于檢修單位擅自拆接重要回路的接線,誤將導線接反引起機組跳閘。無非停的記錄再一次歸零……
震驚之余我們苦苦思索:設備是原先的設備,員工是原先的員工,我們怎樣會出現這樣低級的錯誤?
沒錯,設備是原先的設備,員工還是原先的員工,但是人的思想改變了!思想影響著行為,我們明白:一個人只有牢固樹立安全意識,才會主動地去思考安全,才會自覺地去遵守規程。反之,就算是發生在身邊的不安全事件,他也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更不會從中吸取教訓。安全——這兩個字不僅僅僅是高掛在現場的警示語,更就應深深烙在我們的心里,更就應用行動去書寫!
安全靠什么?安全靠職責心。一件不安全事件的發生往往是與人的職責心有關,一個小小的疏忽就會給我們安全帶來隱患,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對待安全工作,我們要有高度的職責心,檢查要到位,不放過一個細節;措施要到位,不放過一個漏點,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忽以善小而不為,忽以惡小而為之。只有強化安全意識,增強職責心,安全才不受威脅。只有增強職責心,安全才有保障,生命才會美麗。
安全靠什么?安全靠人,人務必有必須的安全素質、安全知識、職責心、業務技能等等;要堅持學習安全知識與專業技術,不斷提高安全意識與工作技能。一個人掌握的安全知識的多少、專業技能的高低,決定了他對安全生產中危險因素的識別潛力。因此,我們平時要不斷學習各類安全知識和處業技術,做好各類技術培訓;當然,由于我們各自專業限制,每個人對安全的認知水平不一樣,在危險點的分析、決定潛力上存在差異,這也要求我們務必加強交流與溝通,相互提醒,共同提高對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識別、決定和防范潛力。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百尺之室,焚于隙煙!警惕與安全共存,麻痹與事故相連!“6.28”事件,如果有人用心一點、認真一點,如果有人檢查一下、監督一下;如果有人按章辦事、走走程序……如果如果都不會發生機組的非停,但是沒有如果……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從事電力行業的我們,務必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識。務必從我做起,從此刻做起,從小事做起,要有“職責重于泰山”的職責意識,時刻緊繃安全之弦,從嚴要求。為了我們的企業,為了我們的家庭,為了我們自己,讓我們把安全意識牢牢樹立。
工廠車間關于安全演講稿 篇2
摘要:安全事宜,小則關己,大則系國。安全管理是企業和單位賴以生存和健康發展的管理保障,安全隱患是高懸于健康和平安之頂的銳利之刃。唯有加強安全管理,強化安全意識;才能消除安全隱患,防止安全事故。這對于任何個人和集體管理,都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安全;野外作業;制度建設
作為全省一流的物化探專業地質單位,我隊有著艱苦奮斗和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尤其在生產管理過程中,堅決強調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
近年來,全國地質工作,特別是野外一線各類安全事故頻發,對行業和社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地質工作須長期深入深山之中,不論西北不毛之地,還是南嶺茂林叢野,各種危險始終伴隨著地質隊員。
野外工作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受傷:輕則皮肉流血,重則危及生命。野外環境本身就充滿著難于確定的風險,包括:有毒昆蟲、各種蛇類,甚至深水斷崖;還有人為設置的捕獵裝置。有時,不便的交通、極端的天氣,也都是誘發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個人安全決定集體安全,個人背后牽系著父母、愛人、子女不同的掛念,影響著眾多群體的幸福和心緒。作為一個負責任的集體和單位,時刻關心每一個人的安全,安全事無大小。
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發生,是國家和各級組織的第一要務,也無不時刻敲響警鐘,提醒安全生產和管理。作為一名長期從事野外工作的地質工作者,對此深有認識:不論大隊,還是各級二級實體都應健全安全管理體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產文化,做到單位心系職工安全,職工對單位安全負責,實行專人負責,不定時巡檢,落實安全責任制度,切實做到安全生產和經營。務必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各級部門領導堅持管生產必須抓安全的原則,生產要服從安全的需要,實現安全生產。培養安全責任感,做到“擔事不怕事”,弘揚一種“敢擔當、不怕事、敢于擔責”的精神,實行安全生產考核,落實考核標準、獎懲措施和責任追究制度,并按照制度內容嚴格把關考核。
積極開展安全教育;強化主體安全意識,是規避安全事故發生的重要手段。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安全關系自身集體,從個人要時刻樹立安全意識,不僅對他人負責,更是對自身和家庭的一種擔當和責任。
單位應定期組織安全培訓,培訓場所不局限室內,野外現場教學更是關鍵。
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不局限僅僅觀看事故影像,還應組織安全事故演練。單位和各級實體部門應將安全教育作為常務工作,點滴教育,時間久了易形成一種良好的主動安全生產的氛圍,引導職工養成一種優良的安全生產習慣,從而達到安全教育植根于所有人的內心,時刻不敢絲毫放松,做到人人心中安全警鐘長鳴,這是實現安全生產和避免安全事故的最好局面。
理順各種安保關系:制度與教育是內在關鍵,設備和配置是具體保障。作為必須深入野外一線作業,野外工作人員翻山越嶺,趟河過水不可避免,偶遇蛇蟲叮咬,中暑受傷,極端天氣也屬正常。避免工作過程因裝備和配置不全而引發安全事故,單位應主動關心職工,同時鼓勵各級實體配齊備全應急藥品,戶外生產的衣裝鞋帽,加強個人用具防護,做到生產的同時,保證職工的生命安全。
堅持安保措施常態化:重點區域的安全隱患排查、整改、治理必須常態化,做到“無事防有事”,防患于未然;安全事故存在偶然性,但安全事故的偶然性反映出必然的結果;單位應根據實際情況對生產安全進行階段性隱患自查自糾,對發現的安全隱患,能立即整改的必須立即整改到位,難以整改到位的必須做到責任到人、措施到位、限期整改,并建立檔案,跟蹤督辦。在全面檢查的基礎上,還要加強隨機檢查、重點抽查、跟蹤檢查,做到不漏一處隱患,及時發現并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嚴防安全生產事故。
時刻應對突發事故:安全事故發生,現場人員應做到冷靜應對,高效處理,合理規范各類申報程序,服從安排,做到人生安全第一位,爭取事故最小化,減輕各類損失。單位和各級部門應全面細致了解事故,做到不慌不亂,科學指揮,爭取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單位應積極主動地妥善處理善后事宜,并宣傳教育,引以為戒,切勿再犯;還應及時了解并掌握相關人員心理狀況。安全不僅包括生命安全,還包括心理安全。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沒有生命,就等于失去一切,就無從談起安全。安全,要從小做起,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防止安全事故,應從源頭抓起,將事故消除于萌芽狀態。
總之,只要認真做好安全工作,利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增強預防事故的主動性及有效性,清楚地認識到凡是有作業就會有危險點存在,認真分析,并落實危險點的安全措施,糾正并克服安全工作中的形式主義,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扎實的作風,深入細致地搞好安全生產工作,將危險點消滅在萌芽狀態,就可避免事故的發生。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必須常抓不懈、警鐘長鳴。
工廠車間關于安全演講稿 篇3
安全意識是安全工作的靈魂。企業要想保證安全生產,就需要有多方面因素的支持。在諸多因素中,員工是安全工作的關鍵因素。員工的安全意識對安全責任心和安全行為的制約作用又是直接的。
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能安全”的轉變過程是安全觀念從被動強制性到主動自覺性的一次質的飛躍。安全生產是社會、企業永恒不變的主題,但安全不是一個實實在在存在的物體,要具體的描繪出來的確很難。安全,僅僅是一個簡單而又平凡的名詞,但安全又確確實實地存在于我們的身邊,存在于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之中,是我們的社會和諧幸福的基礎。
社會的發展需要企業的貢獻,社會的安定需要企業的安全。我們的生存需要企業提供就業環境,企業的良性發展需要我們安全的生產,家庭的幸福需要我們健康,我們的健康離不開安全。安全需要我們每個人的付出,我們也需要安全。社會要發展、我們要生存都離不開安全。我們來分析一下 “要我安全”和“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能安全”兩個不同階段的表現。
一、“要我安全”的階段表現
這一階段的主要表現是:安全制度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會議上,落實在墻壁上、資料柜中。企業未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即使配備了也都是些不具備專業知識的和不具備安全管理的能力。
單位的安全培訓工作流于形式。有些單位員工的培訓不堪一提,除了培訓開始領導的講話,整個培訓過程都看不到領導的身影,原因是領導有“更重要的事”要處理,盡管要求嚴格培訓考勤,但領導不以身作則的培訓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要我安全”階段看到最多的現象就是安全罰款,誰違章,誰不安全就罰款,安全部門每年年底會有一沓子安全罰款單。但罰款解決不了問題,解決不了違章,被查到的違章只不過是冰山一角,被查到了自認倒霉,該怎樣做還怎樣做,因為人的安全意識還沒有提高,安全技能沒有掌握。
所以說我們今后要從企業安全文化上下手。企業安全文化是指企業管理組織在組織企業生產作業過程中及職工在生產生活過程中,為維護自己免受意外傷亡及職業傷害而創造的各類物質的和意識形態領域成果的總和。它是從保護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實現人的安全價值觀的文化,是企業安全形象的重要標志,是樹立企業安全理念和安全精神的動力。將安全生產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高度去認識,依靠安全文化的潛移默化作用,就能從根本上提高全員安全意識和整體安全文化素質,最終使“要我安全”變為“我要安全”。
二、“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能安全”階段的表現
隨著“以人為本”理念的不斷深入,殘酷的事故案例的廣泛宣傳,隨著安全許可制度、安全標準化等法律、法規制度的不斷完善,“三標一體化”( 質量管理體系ISO9000、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AS18000)管理體系在多個領域的推廣實施,這些都為我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制度氛圍,找到了執法的依據。
我們要通過開展“現場管理”達標活動,使現場物品做到“有物必有區、有區必分類、分類必標識”,干凈、整潔、有序的工作環境為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現在注冊安全工程師越來越被企業所接受,有些企業成立了以注冊安全工程師為主的專職安全管理隊伍,真正做到會管、敢管。從管理上建立了一支過硬的安全管理隊伍,保障了企業管理中的“執法”者的素質。
安全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態度,對安全的責任和態度通過安全意識提高來實現,單位負責人除了自己認真學習安全法律、法規,認真履行自己的安全職責外,還聘請專家講授安全知識,提高全員安全意識,提高安全投入,改善作業環境,從意識上、硬件設施上保障了安全生產。
今年公司要舉辦一系列的安全活動,通過安全管理知識大賽,安全管理項目創新活動,安全技能大賽,應急演練等活動檢驗安全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只有安全知識、安全技能的提高才能做到“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能安全”。要通過表彰安全先進個人、先進集體,營造人人講安全、人人都能做到安全的氛圍,營造一個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
從安全罰款到安全獎勵,改變以前“安全是一項不受表揚的工作”的想法,使不安全行為沒有了存在的土壤,一個人的不安全行為會導致整個班組、車間都沒有獲得獎勵的機會。安全正激勵的實行,讓一個存在不安全行為的人不會得到大家的姑息,會受到周圍工友的監督。從成功企業的實踐來看,安全文化的內涵應包括以下四點:一是指物態的安全文化。即生產設備的安全防護設施,個人勞動防護用品以及生產場所、環境、裝置的本質安全化,以及各種安全技術和科研成果。二是指行為規范的安全文化。即安全生產法規、規章制度、技術操作規程建設,以營造一種強制力,對人們的不安全行為和危險動作以有效的束縛,使人們對自己的行為承擔的法律的、道義的責任。三是包括對人們行為的安全引導。使人們認同安全的行為后放心去做,同時也否認危險動作,而抗拒并抵制,使人類的活動能安全,有序地進行。四是包括人們對自己安全的關注。即既不要被別人傷害,又不要傷害別人。時時事事都要有所警覺,形成良好的安全心態。
安全是廣大安全工程專業研究人員、安全管理人員和無數操作員工孜孜不倦的追求。我們要以對工作的熱心,對家庭、對社會的強烈責任感來完成安全生產這一艱巨而又利人、利己的神圣使命。安全工作無止境,是一項只有起點而沒有終點的工作。雖然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能安全”的轉變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應居安思危,警鐘長鳴,在漫長而漸進的轉變過程中得到安全的回報,實現“安全每一人,安全每一天”。
安全其實跟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安全就是父母寬慰的笑容、賢妻誠摯的心聲、兒女繞膝的幸福。安全,是紐帶,時刻維系著我們和親人的紐帶。當你出門上班的時候,一雙期盼的眼睛默默地為你祈禱:“一定要注意安全!”當你下班回家時,一桌可口的飯菜期待著你平安歸來。也許你會覺得這是再普通不過的事,可是,如果親人們看不到你回家的身影,聽不到你熟悉的聲音,那么,他們所承受的將是多么大的打擊?一切幸福和承諾都將在剎那間嘎然而止,再美好的未來都將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