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節優秀征文_護士節征文(通用4篇)
護士節優秀征文_護士節征文 篇1
從事護理工作二十余年,提起自己的職業我已不再是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時的信誓旦旦;也不像當初那樣受一點委屈、遭一些挫折就灰心喪氣、得一點表揚就沾沾自喜;回想自己從懵懂的衛校學生成長為一名讓病人信賴的主管護師,看著身邊和自己一樣勤勤懇懇工作的姐妹們,我對“護士”這個稱謂有了更加深刻的領悟。
做合格護士需要一種堅持
我想許多人和我一樣,選擇護理專業并非自己的初衷,而是陰錯陽差走進了衛校的大門。也就是從踏進學校大門、走進醫學殿堂的那一刻起,我們暗下決心——要做一名合格的護士!但十幾歲的我們,還是在第一次走進解剖室時,被刺鼻的福爾馬林液熏得隱隱作嘔;第一次做實驗時,被小白鼠嚇的陣陣尖叫;第一次練習肌肉注射時,含著眼淚將針頭刺向同學的肌肉……那一刻我們真的很難受、很恐懼,覺得每一天的課程都是那么難捱!可年輕的我們堅持住了,漸漸地我們熟悉了福爾馬林的氣味,喜歡起不停跑動的小白鼠,肌肉注射、靜脈輸液只要能在自己身上做的操作都是同學間互相練習。
憑著優異的成績,我們夢想著自己將會如何優秀,怎樣大展宏圖。但來到病房,走上工作崗位,真正的護理工作并非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只有作為白衣天使的自豪,只有救死扶傷的神圣感,讓我們體會更多的是瑣碎、繁忙,夜班的辛苦,白晝的難眠,更讓我們難以承受的是患者投來的不信任的目光甚至直截了當的拒絕。那一刻我們真的很茫然、很痛苦,也有人選擇了離開!但看看眾多的護理前輩無怨無悔地穿梭在病房,聽著患者對她們充滿真情的感謝,我們知道:只要我們堅持自己的夢想,我們也會成為被患者尊重、信賴的護士。
做優秀護士需要一種執著
為了取得患者的信賴,我們知道僅憑在學校學的那些知識是不夠的。所以在休假日、在下夜班我們堅持去上夜大、讀自考,如饑似渴的汲取新知識;為了讓自己在給病人操作時得心應手,工作之余我們堅持護理技術操作的規范訓練;為了科里的患者我們帶病堅持在工作崗位……漸漸地,患者向我們投來了信任的目光,也有患者點名讓我們去為他打針、輸液,護士長會在檢查時肯定我們的工作。那一刻我們真的很欣慰、很快樂,我們體會到了作為一名護士的幸福!但我們并不會滿足于此,我們在執行護理常規、操作規范的同時,會去總結、去創新,我們會為了進行一項護理技術革新扎進書海,會不厭其煩的試驗;我們會想如何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我們積極投入。做一名責任護士時刻圍繞在患者床旁,對病情了如指掌,專科知識運用自如,健康教育、功能鍛練、協助洗漱事事都是我們來做,一會兒不見我們的患者就會找自己的責任護士,我們已經成為患者的依賴。
不離不棄源于一種信仰
許多時候我們在一夜辛苦之后還要背負患者的指責與誤解,又有多少時間我們強忍著自己的委屈微笑著面對患者家屬,我們中能有多少姐妹沒有在工作中受過傷,小到安瓿刺破手指,大到跑樓梯時摔成骨折。我們,一群普普通通的護士,每天做著平凡的工作,時過境遷,有過人生價值的困惑,有過世態炎涼的悲觀,但我們從未動搖過自己的信念,依然堅守在護理崗位,因為我們已經把南丁格爾誓言作為始終不變的信仰!我們愿以自己的畢生精力,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去搶救患者的生命,減輕患者的痛苦。我們愿在辛勞中享受這一種只有我們才能感受的滿足。
愿以冰心老人的一段話詮釋我們的職業:“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悲涼。”
護士節優秀征文_護士節征文 篇2
潔白的燕尾帽,象征著圣潔的天使;燃燒的蠟燭,象征著“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奉獻精神。
每逢5月12日國際護士節到來之際,醫院、護士學校都會舉行莊嚴的護士授帽儀式,并慶祝節日的到來。
伴隨著“平安夜”的莊嚴樂曲,“入位、下蹲、授帽、起身、鞠躬”護生們接受的不僅是帽子,更是一份責任!
以真為美,以善為美,最美的我們,最美的青春。護士,是天使的化身,美麗,優雅;護生是正在蛻變的蝴蝶,等待破繭時刻的輝煌。然而美麗不是一刻形成,勇氣不是一時練就。
在醫療衛生事業快速發展的今天,新一代護士們更需要具備優秀的職業素質、精湛的專業技能、良好的溝通技巧以及和諧的人際關系來達到人們對護理工作提出的高要求、高標準。
燕尾帽一直是白衣天使的象征!然,隨著時代的發展,護士帽這一傳統意義上護士身份的象征,在實際護理工作中的作用卻漸漸淡化。
護士帽在無菌操作中不能有效發揮避免污染的作用;清洗困難使其成為一種傳播感染病菌的途徑;在工作中經常發生護士帽與輸液架蹭碰,奔跑搶救帽子容易脫落;此外,由于長期佩戴護士帽,還出現了護士職業性脫發的現象。
為了更便于臨床護士開展護理操作,結合國內外先進醫院護理人員脫帽上崗的成功經驗,為便于臨床工作我們選擇做出的一次大膽嘗試與創新,打破了以往護士著裝的固定模式——取消燕尾帽。
再見了,燕尾帽……
燕尾帽已戴多年
早已成為護士的代言
然而有一天
終于要說再見
雖不舍卻也心甘
因為這是職業發展的必然!
再見了,燕尾帽……
和燕尾帽說再見,讓我們的心中不免產生淡淡的傷感和不舍。
接受授帽的緊張、初次佩戴的激動、頭戴護士帽的自豪……
所有美好的回憶都在心中慢慢浮現。但我們知道,再見,并非結束,亦是另一個開始,在再見中看到回憶、看到不舍、看到感動、看到未來……讓我們把燕尾帽深藏在心底,讓它成為我們隱形的力量,將它所代表的“無私奉獻、服務人民”精神永遠傳承下去,讓這一聲再見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
再見了,燕尾帽!
護士節優秀征文_護士節征文 篇3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轉眼間在婦科工作已經三年了,日子過的平淡無奇,忙碌充實的上班和下班,逐漸適應婦科這個工作環境,為病人做好治療和護理,努力做到最好。回想當初,帶著一點羞澀、一些生疏、一些慌亂,第一次為病人做護理、打針、剪指甲,病人有點驚訝,也有點驚喜,連自己都不相信,在家里的公主也會不厭其煩的為他人服務,不求回報!
在護士長的帶領下,我不斷地進步,學習更多分理論知識及操作技巧。雖然中途有很多困難和委屈,但是也收獲了知識。收獲了很多感謝,感動和感激。記得曾經有一位宮頸癌的患者,很多次的溝通,都夭折在患者的白眼中,待患者病情好轉時,我們為她做各項護理時,不經意看到她頭上斑駁的白發,突然一陣心酸,和我父母一般的年紀。無情的病魔正在肆虐著她的身體,讓她心情怎么好的起來,我突然感覺自己像一個女兒正在為自己的母親做這件事,動作也不由地輕柔了許多。在這之前,對于我的噓寒問暖,不怎么答理的她,在我給她做護理后,和她交談后,居然對我露出了笑容。雖然沒有說謝謝,但我知道,對于我們一個小小的舉動和幫助,她很感動,從此她便和我主動說家里的一些事,主動和其他患者交流心情,一直到出院,她都很配合我們的工作,還主動的幫我們給其他患者做思想工作,待出院時手不停的表達對我們的感謝,看著她們高高興興出院的背影,我真的很欣慰,覺得自己的付出也很值得,對我來說,越來越和諧的醫患關系,比一句脫口而出的:謝謝,來的更為珍貴。也明白溝通真的很重要。
我從來都不知道,溝通,和病人敞開心扉的聊天,聆聽病人的心事,自己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可以輕易的將兩個陌生的人拉近。我知道病人因為遭受身體上和精神上的雙重痛苦,所以無論他們怎么樣的生氣或無理取鬧,都是情有可原,我都可以容忍,但容忍之后,我并沒有去關心他們,相反,更好的溝通,不計前嫌的護理,讓病人會更加感動,要理解病人的心態,所以從未曾走進他們的心里。我們全心全意的為病人服務,像一只只勤勞的小蜜蜂一樣,辛勤的勞動著,我比以前更快樂了,眼神比以前更加堅定,我找到了人生的價值,因為我的工作,給病人傳遞的是溫暖和無微不至的關心。
護士節優秀征文_護士節征文 篇4
在當今社會護患關系緊張,病人對護士的要求越來越高,一個值得病人信賴的患者,在很多人眼里,都認為做護士簡單,打針,發藥,誰都可以去做,僅或僅掌握熟練的護理技術及專業知識,對于病人來說是遠遠不夠的,他們更需要我們護士能有耐心,細心,愛心,高度的責任心及較高的綜合素質,所以做一名護士的確是不容易的,特別是一名好護士。
在我們日常工作中常說能為病人解決問題,就是良好的護理,而實際上能夠善于觀察,發現病人的問題并為之解決,才是更高層的護理,而且應該要做到讓病人有“賓至如歸”之感,有些護士總認為自己是在為醫院工作,為另外每個月的工資而工作,而我覺得自己應該是在為病人工作,看上去這兩種工作目的做的工作都是一樣,感情色彩不一樣,效果也就不一樣,相信病人也一定能感覺的到。
在工作中應該認真履行救死扶傷的崇高使命,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嚴謹的工作態度,精湛的護理技術實踐,健康所在,性命所托,醫學哲言,為提高護理技術水平而努力奮斗,此外,在平時工作中,要學習如何更好的與患者交流,護士除了做治療外,還應經常性深入病房和病人交流,以獲得更多有關病人病情的信息,了解病人的需要,及時解決病人存在的問題,向家屬和病人解釋疾病的原因,治療原則,注意事項,并進行飲食,生活指導,健康教育指導,多病人要有高度的同情心,要多體貼愛護,表情親切,說話溫和,建立感情,生活上要多關心幫助病人,只有這樣才能使病人積極配合治療,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這樣我們才能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了解和幫助病人,更好的提供護理服務,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心境,積極而穩定的情緒,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臨床技能,產生最最佳護理效果和護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