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學習第八季第九期觀后感個人心得(通用3篇)
青年大學習第八季第九期觀后感個人心得 篇1
武漢疫情牽動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但有一群人,他們拼盡全力,與時間賽跑,全身心投入了另一場戰役,讓世界見證了“中國速度”,讓我們看到了武漢火神山醫院的拔地而起。
來看看這群最可愛的建設者們!有剛舉辦完婚禮,就匆匆趕來的設計人員,也有離開妻子和孩子的農民工們,他們夜以繼日,爭分奪秒,趕在十天之內,建造火神山醫院。在外國人看來,這簡直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在中國,他們做到了!1月24日第一天,火神山醫院開建,各種大型設備抵達現場,全國人民都開始在網絡上關注著這個大工程。第二天醫院正式開工,第三天,第四天……直到2月2日第十天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我們看到的只是圖片中忙亂奔跑的身影,交錯來回的挖掘機,叉車,水泥罐車等,而真實的建造場面一定很震撼,也很艱辛。建設者們冒著各種風險,通宵達旦地工作,有忍痛前行的,有累倒在地的,他們堅強勇敢地沖鋒陷陣,是為了什么?我想是為國家,為人民,是使命感和責任感讓他們團結在一起,完成了這項速度之戰。
火神山醫院讓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國速度,它并不神奇,它是中國建設者們用汗水和淚水換來的。火神山醫院也讓我們記住了一句話“疫情就是命令,現場就是戰場,時間就是生命”。愿我們早日打贏這場戰役,一起去武漢登黃鶴樓,賞櫻花,吃熱干面……
青年大學習第八季第九期觀后感個人心得 篇2
一直以來,90后、00后被貼上了很多標簽——賣萌搞笑追求個性胡鬧等等,就像教授所憂思的一樣,很多家長并不相信九零、零零后長大了,甚至認為這是垮掉的一代。
然而國家興亡,匹夫有責。20__年初,爆發的新型冠狀肺炎病毒,讓世人改變這一看法。在趕赴武漢的支援隊員中,90后和00后達三分之一,約有1.2萬人。父輩的孩子,已經可以穿上防護服去和病毒打一場艱苦的戰爭,去死神手下搶人,做危險的逆行者。疫情以來,“曾經是你,現在是我”說的是三代人的擔當與傳承,展現的是當代青年的心有大我,行有大德。每個人都在為這次戰疫作出貢獻。有去做志愿者的大學生、給拾荒者送口罩的小朋友,當代青年用自己的行為告訴世界中國的未來由我們守護。
當代青年用自己的活力與青春,讓這場沉重的疫情戰不在沉悶。《火紅的薩日朗》跳的是積極開朗,方艙考研哥訴說的是不放棄,蹭網上課、上山找信號講的是對知識的渴求。中華民族優秀兒女從不服輸,我們一直在找尋陰霾中的陽光。
什么是青春?青春并非指年代,而是心態。青春是生命源泉迸發的朝氣,青春意味著勇氣泉涌、超越惶恐、敢試敢闖、不圖從容。
作為醫學生的你我,也要努力學習,盡快成長起來,為祖國的發展托起堅實的一片天。
青年大學習第八季第九期觀后感個人心得 篇3
我在家里過寒假,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就是包春卷啦!春卷是中國民間節日里的一種傳統美食。在中國南方,過春節不吃餃子,而是吃湯圓和春卷。
寒假我在奶奶家包春卷。第一步,準備皮兒、餡兒和米湯;第二步,拿一張皮兒鋪在木板上;第三步,把餡兒放在皮兒的下方卷兩圈;第四步,把米湯抹一點到皮兒上,兩邊往里卷一下,把米湯抹在豎著卷的地方再卷兩圈,一個春卷就完成啦!奶奶把我做好的春卷用油炸熟,香噴噴的春卷就上桌了。
大家都喜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