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學生代表法制演講稿(精選3篇)
小學學生代表法制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我叫丁相東,是臨沭縣白旄鎮司法所所長。今天,我應張校長的邀請很榮幸來到這里和大家共同學習和探討小學生應當了解的法律常識,以便同學們在今后學習和生活中有所幫助。
一、什么是法律及違法行為
同學們,大家通過聽老師的講課、看電視等形式學習了一些法律知識,但你們是否想過每個人日常的一言一行必須受到法律的約束,誰有了違法行為就要受到法律的懲罰。
這就引出了我們今天要講的主題,即什么是法律?法律是一種約束人們行為的很復雜的社會規范。我們今天不討論法律的復雜性,只學習一些與大家日常生活、學習息息相關的一些最基本的規定。因此我們簡化法律的定義,法律就是大家共同約定,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貫穿在人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行為規范。具體到我們小學生,《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校財務管理》等等都是管理我們學習生活的法律,如果那個同學不遵守而打架打傷了同學或損壞了公物要受到老師的批評或賠償。
我們常常聽到遵紀守法或違紀違法等詞句,那么,什么是違紀違法呢?簡單的說違紀違法行為就是違反學校紀律或國家法律規定的行為,也就是學校紀律或國家法律明確規定禁止的行為,如要求我們愛護學校財物,團結同學,不能去偷盜和損壞學校財物,不能去亂罵和欺侮毆打同學。因此我們知道違紀違法是不好的行為,大家要遠離違紀違法行為。但怎么才能遠離違紀違法行為?首先要通過學習知道哪些行為是屬于遠離違紀違法行為,了解一些與日常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基本法律常識,進行法制觀念的啟蒙學習,逐步培養同學們分辨是非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學會辨別美丑、善惡,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為你們將來成為合格的公民打好基礎。
二、我們為什么要學習法律
同學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是將來社會主義經濟的建設者,也是中華民族文明傳承的生力軍,學習法律知識是你們德、智、體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的需要,只有學法,才能知法、懂法,才能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首先,學好法律才能做到知法、守法,增強自己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違法,用法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正確適用法律對待和處理自己周邊的糾紛,從而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防止違法犯罪,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護法。在我們辦案當中經常遇到有的學生觸犯了法律,卻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已經違法,等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才后悔莫及。下面我就給位同學講兩個真實的案例:
案例一:我縣某村小學學生張某某,男,13周歲,就讀六年級,平日在學校不好好學習,仗著自己個頭比別人高,經常在學校橫行霸道,同學們對他總是避讓三分。一次他在村里閑逛時,覺的口淡,很想吃一點村門市部里買的那些垃圾食品類的小吃,可自己沒錢,于是他便模仿起電影里黑社會收保護費的樣子強行向一位二年級的學生馬某索要錢,馬某懼怕張某某打他,便給了張某某一元錢,張某某拿著這也一元錢去買小吃了。就這樣,張某某想吃小吃時就會向低年級的同學強要,時間長了,嚴某某行為便引起同村不上學的小混混買某、沙某的注意。買某、沙某見張某某有著在學校當老大的天分,便熱情邀請嚴某某跟著他們混,張某某想,“這下自己有了靠山,今后可以更加的耀武揚威了。”于是便答應了買某、沙某,些后張某某在學校里更在趾高氣揚,隨意欺侮同學們。每天一放學就到去找買某、沙某玩,漸漸的也學會了抽煙、喝酒,逃課等惡習。有一次,買某、沙某問張某某:“最近手頭困難想去縣城偷點東西賣錢花敢不敢去”?張某某認為買某、沙某平日里很照顧自己夠義氣,是鐵哥兒們,自己去了不偷東西,頂多去看看,而且能吃到好吃的,就答應一塊去。買某、沙某領著張某某去縣城,看上了一家手機店擺放在柜臺里的手機,當晚由張某某在店外把風,買某、沙某破門入室從那兒偷了價值8000元的手機,第二天以700元的價格買給了一過路人,三人將700元錢用來買煙、喝酒、很快揮霍一空。但警察也很快偵破了此案,來到學校將張某某帶去派出所調查,經審訊,張某某對犯罪事實作了如實交代,卻絲毫不知自己的行為的嚴重到已經觸犯了我國的《刑法》構成盜竊罪,還認為自己站在門外沒進去,沒偷店里的手機,僅僅跟著買某、沙某去玩了一趟,吃了些他們買來的東西。后來買某、沙某經審判均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張某某因未到法定的刑事責任年齡而被檢察院做出了不起訴處理。張某某在此案中構成了共同犯罪,雖然因達不到刑事責任年齡未被判刑,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這次偷盜行為會或多或少影響到他今后工作和生活,而且僅僅吃了點嘴而他爸爸給手機店賠償了2600多元,媽媽因此事羞于見人生了一場大病好久不能勞動。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青少年不懂法律而造成的犯罪行為,是張某某愛吃嘴以及所謂的哥兒們思想害了他。
三、小學生應當掌握的法律知識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應當了解法律對未成年人是如何規定的,從而掌握的一些最基本的法律常識。
1、從《未成年人保護法》來區分,18周歲以下均為未成年人,作為未成年人,我們首先應當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從而知道當我們受到傷害時應當尋求那些保護。
2、從《刑法》和《治安處罰法》等法律的刑事責任能力來劃分,14至16周歲時對自己的違法行為具有一定的認識能力,但認知能力弱,對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搶劫、販賣、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其他因不滿14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家長或者監護人嚴加管教,對經常偷盜、搶劫同學錢物、或經常毆打他人屢教不改的,可以收容教養送到少年監獄進行勞動改造。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實施了刑法規定的任何一種犯罪行為,都應當負刑事責任,因為已滿十六周歲的人,因體力、智力已相當發展,并有一定社會知識,已具有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對自己的一切違反法律的行為應該負責任。
3、從《民法通則》等法律的民事行為能力來劃分,10周歲以上至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由于他們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過程中,是不成熟和不穩定的,也是最容易給他人造成傷害的群體,應由本人及其監護人共同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不滿10
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造成他人傷害的,應由監護人承擔全部的民事賠償責任。
四、我們如何自覺遵守法律
今天在場的每個同學都非常聰明,門門功課都考出了出色的成績。但個別同學不是把聰明用在學習上,而是用在調皮搗蛋上,喜歡逞強好勝,有事沒事惹一下其他同學,比如別人走路時他忽然伸出一只腳將別人絆倒;有些同學喜歡打架,將別的同學打傷;有些同學不愛護公物,故意毀壞公共場所的物品;有些同學以大欺小、沒有錢買東西吃、沒有錢進游戲室就強行想讓小同學索要等等行為都是不道德與法律所不允許的,如果情節嚴重的話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說你這一逞強就有可能將自己玩進班房,影響自己的一生。還有些同學會說我現在還不到十四周歲呢,在這里我要告訴你們,如果你實施犯罪行為是年齡雖未達到能追究刑事責任的界限,國家法律還是有懲罰措施的,比如家人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送到工讀學校或少年勞教所進行矯治等等。同時我認為一個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人從小養成了各種不良習性的話,以后改正就很難了,平時又不注重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注重規范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學校的規章制度做事,去干自認為很小的壞事,慢慢演化最后必將釀成大錯,后悔也就晚了。
同學們,聽說過這句話嗎?“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意思是說不要以為這件好事太小了而不值得去做,也不要以為這件壞事太小而去做。比如不搶過馬路,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吼叫或喧嘩打擾別人的正常休息,不破壞文物,不隨地吐痰、不闖紅燈,無意中傷害到別人時要及時說對不起,請求別人的諒解等等。這些不起眼的小事,正是培養我們從小有良好的社交行為的開始,同學們如果在平時的生活中都能自覺自愿的做到了,那你長大后一定是一位被很多人尊敬的很有修養的大家喜歡的人。我曾看到過一篇報道,有家非常有名的大公司招聘一名文秘工作人員,而報名的大學生有二百多名,公司人事主管通過筆試留下了五名要進一步進行篩選,但沒有組織面試,而是把這五名大學生叫進了他的辦公室進行聊天,并注意觀察其言行,大多數人圍在人事主管面前滔滔不絕地表現自己的口才,而其中的一位應聘學生則默默地把幾支掉在地上的中性筆拾起來放在了人事主管的辦公桌上。這時人事主管叫大家回去等錄用通知,第二天那位從地上收拾起了筆的大學生接到再次面試的通知,面試時人事主管只問了他一個問題:“你為什么要把那幾支筆收拾起來放在桌子上?” 拾起了筆的大學生很自然的說:“寫字的筆就應該放在筆罐里,我的小學老師常常這樣要求我的,我從小到大也是這樣做的啊” 人事主管當場通知他已經被錄用了,回去準備一下第二天來上班。哪位同學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其實從二百多名大學生筆試中篩選出來的五人都是學習優良者,但公司需要的是愿意從小事做起的人,而不是夸夸其談者,其他四名大學生都認為那是小事,雖然都看到了掉地上的那些筆,但都不愿拾起來,所以失敗了,那位應聘成功的大學生在小學老師的教育下從小養成了良好的習慣,看到被人事主管故意放在地上的筆后,就很自然的去拾了起來,他卻成功了。所以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小培養自己的良好習慣,長大才能在競爭激烈的人才環境中立與不敗之地。
俗話說得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就是同學們要遵守國家法律,要遵守學校的校規校紀,不得遲到、早退、團結同學不打架,不偷盜同學東西等等,一旦違反,學校則會對你們進行批評教育。回到家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因為離開了學校脫離了老師的管理而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去干壞事,也不能去網吧上網、去浩門河玩水或玩高壓電變壓器,校內校外都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從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做起,警惕學習生活中的不良行為,做一名懂事的好學生。
大家知道,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信息時代,同學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接收到各種新鮮的事物,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東西,你們是否分辨得清楚?下面,我對小學生容易出現的不良現象進行了歸納,主要有九種,希望在座的每個學生都要牢記在心,作為自己的一條警戒線!這九種不良現象容易引發違法行為,甚至誘導走上犯罪的深淵!我們要時刻警惕。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未成年人做了違反法律之事也會構成犯罪,會受到處罰的。作為小學生,年齡基本都介于7至13周歲之間,正在長身體學知識的人生最燦爛的黃金時期,我們要多學習法律知識,人人爭做學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
最后祝愿所有的同學學習進步、奮發向上、健康平安成長!
謝謝大家!
小學學生代表法制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八年級1725班的。
去年,我和在座的七年級新生一樣,滿懷著憧憬與希望,踏進這美麗而又神秘的江聲校園。一年來,我們在江聲這個強大團隊的呵護下茁壯成長。生病時有小伙伴精心照顧;失意時有老師悉心教導;周會上肖董事長鏗鏘激昂的講話,一次次帶給我們新理念、新思想。
過去的一年,有太多的收獲與溫暖。進入八年級,我們更加滿懷期待。這是從少年向青年成長的關鍵期,更是我們人生又一段新的征途。我們不能再像七年級一樣偶爾任性、嬌氣、散漫了,我們將肩負"創造向未來"的使命與責任,積極應對更嚴格的要求、更緊湊的時間、更激烈的競爭。從今天開始,我們就要以只爭朝夕的意志和精益求精的態度,投入到八年級學習中,既多學多問,又注意鍛煉身體,既提升動手實踐能力,又提升科學素和創新精神,在新的時代節點上更好地向未來出發,使自己在這重要的一年來一個騰飛。
同時,請老師們放心,我們也將始終心存善念,心有良知,讓善良成為生命的底色,讓心靈散發仁愛的芳香,讓周圍的人因我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讓校園因我們而更加美好。
所以,作為八年級的我們,既要向九年級的學哥學姐學習,信心昂揚,拼搏進取,又要為七年級學弟學妹做好榜樣,為江聲團隊的榮譽貢獻我們的力量。
最后,請允許我代表所有八年級同學對辛勤耕耘的老師們說:親愛的老師,感謝您一直陪伴我們成長。值此教師節到來之際,祝您節日快樂!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幸福!
謝謝大家!
小學學生代表法制演講稿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關注交通安全,珍惜生命》。
這幾年,全世界人民都飽受了災難帶來的痛苦。那些撕心裂肺的哭喊,無不見證著一個事實——活著,是多么幸福啊!在這些突發的災難面前,人們開始再一次審視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平安,不僅是幸福,更是責任。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就是對自己的家人負責,對愛自己、關心自己的人負責。當居高不下的交通事故,成為生命的一大殺手時,我要在這里說:珍惜生命,關注交通安全。
人們都說,交通事故猛于虎。可是老虎再兇,也只能一口吃掉一個人,而交通事故則會一口吞噬幾個甚至幾十個人的生命。據媒體統計指出,中國汽車數量占全世界的1。9%,但汽車交通死亡事故占全球的15%,一年因交通事故而死去的人數就多達十萬人!
作為中學生,我們往往以行人的角色出現在馬路上,所以我們更要明白行人應遵守的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黃燈停一停”、“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不要隨意穿越馬路”等,這些想必大家已聽過無數次了,可是能做到嚴格遵守的,又有幾人呢?正是這些或僥幸或疏忽的心理使無數個鮮活的生命消逝在了車輪之下。如果你缺少應有的警惕,如果你忽視起碼的安全常識,那么危險一旦降臨,你將會后悔莫及。本可逃離的厄運,卻總在意料之外,客觀之中發生了,事后萬分的后悔,都抵不過事前一分的清醒。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必須把平安的種子播種在自己的心田,當它發芽、開花、長成參天大樹,我們必將收獲祥和、幸福、安寧的果實。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