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路的周記(精選5篇)
有關路的周記 篇1
意大利著名詩人但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的確,我們的人生應該由我們自己主宰。行走在自己選擇的人生路上,這其中別有一番獨特的滋味。路漫漫其修遠兮,在人生的未來之路上,我們要不斷地求索路途中一切真善美的事物。
走自己的路,堅定美好的理想。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曾在大學里學習,但他并不滿足于大學的知識,于是,他為了心中的理想,決定行走于自己的人生之路上。他開始從事電腦的研究與開發,多年的時間過去了,他都沒有后悔過,也不曾想要放棄,因為這是他一直堅定的理想,正是由于這種堅持,才讓他積累了那么多的財富與聲譽,成為了人人敬仰的大師。可見,理想不是隨便說說的,而是要付之于實際行動中,這樣才能在人生路上不留有遺憾。
走自己的路,更不能輸在起點,而要努力,勤奮的學習。古時的匡衡年輕時十分好學。他家里很窮,買不起蠟燭,匡衡晚上想讀書的時候,常因沒有亮光而發愁。后來,他想了一個辦法,就在墻壁上悄悄地鑿了一個小孔,讓隔壁人家的燭光透過來。就這樣,他經常學習到深夜,不停地在書中做筆記,摘錄,因為他的堅持,因為他的勤奮苦讀,才讓他后來成為了西漢著名的學者,并曾做過漢元帝的丞相。這些成就不是上天可憐他的,而是恩賜給他的。這樣的人,豈會落后于他人?
勇敢的走自己的路,帶著一份契約,堅定一種理想,為之努力,為之拼搏,讓自己的人生不再碌碌無為,這樣才能自信的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有關路的周記 篇2
今天,我吃了早餐,系上紅領巾,上學校去咯!
在路上:路邊的花兒五顏六色,可愛的小鳥在枝頭上歡叫著,公路上的汽車川流不息。走到車站,柔和的太陽光照在我臉上,真舒服啊!“695”路公交車來了,我上了車,第一件事是刷卡,第二件事是找個位子坐下來。我推開窗戶,哇!一陣涼爽的風吹了進來。過了一會兒,到了“青路雅苑”站的時候,公交車忽然停了下來,我以為到站了,沒想到,前面的前面新安裝了一個時間較長的紅綠燈。我發現我肩膀后有一位歲數很高的老爺爺,于是主動讓座并說:“老爺爺,您坐吧!”我聽見他模糊的聲音:“謝謝你,小朋友!”慢慢兒的,我們的車又暢通無阻了。
終于到學校門口了,我興高采烈地飛奔了進去。
有關路的周記 篇3
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弗羅斯特的詩中寫道“林子里有兩條路,我選擇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條它改變了我的一生。”當今社會,我們都有自己要走的路,都有要實現的夢想。只有走適合自己的路,我們才能夠走到成功的彼岸,否則即使累得筋疲力盡也都是徒勞的。
走適合自己的路非常重要,很多成功人士大多是因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路從而走向成功的。
魯迅這位大文豪,年輕時想成為一個醫生,意在救治像他父親那樣被庸醫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譏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的健康狀況。留學日本時一次看幻燈片使他意識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加可怕。要改變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劇命運,首要的是改變所有中國人的精神和國民性,而善于改變中國人的精神的,首先是文學和藝術。魯迅便棄醫從文,他的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并寫就了《朝花夕拾》、《故鄉》、《吶喊》、《彷徨》等不朽的作品,還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魯迅獲得的成就就是因為他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路。
找到適合自己的路,馬克。吐溫先生選擇在七十五歲高齡還筆耕不輟;找到適合自己的路,海子選擇“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找到適合自己的路,林徽因選擇了梁思成與自己共度一生……
鳥兒飛翔于天空,歡樂歌唱……魚兒嬉戲于淺水,無憂無慮……世間萬物都因找到了自己的路而活出了精彩。
不要被眼前的迷霧遮住視野而迷路,要讓心中信念的風,吹開迷霧,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并走向成功。
我們各自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并艱苦奮斗,才能把自己變成最好。
有關路的周記 篇4
我的家鄉是祁門縣安凌鎮王村的一個小村子,革命老區,紅軍時期曾經犧牲過許多我的父老前輩。
村子不大,二三百人,卻極有風景。村旁是一條小溪,終年有嘩嘩水淌著,村后是翠綠的山,村子前面是一大片農田,一條黃土路從農田中間穿過,這條路是家鄉走向外面世界的必經之路,我的童年、青年就是伴著這條路度過的。
這是一條典型的黃土路。那時,從這條路經過時,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外地人如果走過一次,要他下次再來,真得拿出點勇氣來,還有人說“不嫁王村郎,爬坡過嶺行路難。”足以說明,這路實在不好走。
讀小學時,這條路我每天都要走的,漸漸地,就厭倦了,倒不是厭倦上學,而是因為這段路,晴天,從家里出來,全身都是干干凈凈的,回到家里,就是一身的灰塵了。我最害怕的是春天這個季節。春天到了,春雨總是淅淅瀝瀝、無頭無尾、無邊無際、沒完沒了地下著,路上的行人、農用車輛也忙碌著多了起來。走在路上,望著路兩邊無邊無際的油菜花,總感到一種萬物復蘇春天的愜意,可是低頭看見那滿是泥濘的路,春天的愜意就又消失了。我們上學,路上泥濘,路面滑,我和同學們就手拉著手,慢慢地走著。盡管這樣,也常常摔倒,爬起來,個個身上都印著許多泥印子,尤其明顯的是屁股兩邊,就像兩個大大的餅子沾在上面。到了學校同學們就取笑我們,說我們幾個在路上捉泥鰍去了。
到了初中,要走的路遠了。初中是在安凌鎮讀的,村子到安凌鎮15公里路,那時的路,坑坑洼洼,不平,路況甚差,天氣好些的時候,路還好走些,逢雨天,又是泥濘,又是打滑,就極其難走了。家里念我走路辛苦,就買了一輛自行車給我。我第一次騎車上學,心中自有說不出的喜悅。那時還是夏天,出門時,天氣還是好好的,朗朗的陽光普照著。可是,6月的天,說變就變了,車行半路,烏云籠罩,雷電閃動,不久就下起傾盆大雨來。待我在旁村的屋檐下躲過雨后,路上已是一片泥濘。因為是黃土路,經大雨這么一淋,就粘乎乎的了,黃泥死死地把車輪子粘住了,任我怎么推也推不動,急得不知怎么辦。不久,路上騎車者也是同我一樣,他們用一根小棍一點一點地把粘在輪子的泥挖出,又推幾米,滿了又挖,挖了再推。后來我專門做了一根小棍子,二十公分左右,一頭剝尖,一直附在單車上。這樣逢雨天,遇到這種情況,就不會束手無策了。
改革的春風吹遍了祖國大地,家鄉的面貌發生了巨變。晴天一身泥,雨天一身灰的黃土路已變成了寬闊平坦的柏油路。而我也到了縣城工作,離家遠了。每次回家,車輛行駛在寬敞平坦的柏油路上,望著一排排嶄新、規劃有序、錯落有致的村莊,心曠神怡,心中總是充滿著自豪與感動。
有關路的周記 篇5
我最喜歡的一首歌,便是許美靜的《陽光總在風雨后》,它真實的反映了我的成長歷程。
記得,在之前的一次期末考試中,作為“數學尖子”的我單科失利,名落孫山。就這樣,我與一次重大的考試擦肩而過,以失敗告終。之后,我陷入了一片死寂的黑暗。旁人的嘲笑,父母的責罵,老師的訓斥,時時縈繞在我的腦海中,不眠不休,如同死亡的深淵···是后悔,是自責,是苦澀,百感交集,我的淚水奪眶而出。是傷心,是懊惱,是酸楚,心亂如麻,我的心情郁郁不樂。但是,這一刻,只是我一個人默默承受,黑暗的世界如同一個“無底洞”,而我,正在洞口猶豫著,徘徊著···
此后,我對數學便失去了信心,失魂落魄,百念皆灰。當我翻開那本記錄了我點滴“成長足跡”的日記本時,當我翻開那令我傷心的一張時,一行行鮮紅的大字映入我的眼簾:孩子,相信自己,不能因為一點兒挫折就心灰意冷,你有潛力,下次你一定會成功,爸爸媽媽相信你!啊,突然感到手背涼涼的,大股大股的淚珠涌動著滴在了我的手上。在黑暗中,仿佛照來了一縷縷和煦的陽光,使我充滿了愛的力量。我才明白:陽光總在風雨后···我的成長之路,有爸爸媽媽的陪伴······
嘗試·成功
嘗試的開端,令人好奇;嘗試的過程,令人刺激;嘗試的結果,令人回味。人生路上,有很多嘗試,但我忘不了那次----“獨立”之滋味。
“爸,媽,我要獨立····”我大膽的提出了我的想法,“不行,這怎么能行呢?”死磨硬泡,他們才答應了我。于是,征求了同意,我便開始了屬于我的一天。首先,肚子唱起了“空城計”,我的“做飯”計劃便開始了。說的簡單,做起來可難了。買菜,洗菜···,累得滿頭大汗的我也無二話,這就是‘自作自受’,但是吃著自己親手做的飯菜,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我享受著自由的快樂。爸爸媽媽也都不在,我只能自己收拾房間,經過我的‘艱苦奮戰’,房間已被我‘征服’。就這樣,獨立的一天悄然而過···
獨立的滋味---苦澀,也不乏甘甜。這也讓我體驗到了:父母的辛苦,他們的不容易。我的成長之路,有嘗試后的喜悅······
回首成長之路,我流連忘返----有陽光,有風雨,有嘗試,更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