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周記200字(精選19篇)
端午節的周記200字 篇1
傳統節日有很多種,有春節、中秋節、清明節、重陽節等,但我最了解的節日還是端午節。
每當到了端午節,我一回到家,就看見桌上擺著一排排棕子,每個棕子都散發出陣陣清香,我想“一定很好吃!”過了一會兒,棕子蒸好了,我看著一個個棕子,饞得口水直流,我咬了一口,“果然很好吃!”我說。
端午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賽龍舟。到了端午節人們就會在九龍淵進行一場盛大的龍舟比賽,連有的美國人都會來參加劃龍舟比賽呢!龍舟比賽開始了,劃龍舟的隊員都兩手緊緊握住雙槳,使出最大的力氣,飛快地搖動船槳,此時,每個隊員都希望船能劃得更快,還能更快地劃到終點就好了。
這些習俗是怎么來的呢?原來,吃棕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一個古代非常有名的詩人,就是屈原;據說,屈原于五月五日自投汩羅江,死后因蛟龍所困,世人哀知,每于此日投五色絲棕子于水中,以驅蛟龍,慢慢演化,才變成了吃棕子。
那為什么要賽龍舟呢?原來,屈原死后人們劃船去打撈屈原的尸體,卻始終不見他的尸體,人們就劃龍舟來驅趕小魚,讓它們不吃屈原的尸體。
端午節的周記200字 篇2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蘊涵著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國,發展于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端午節的周記200字 篇3
燒肉粽呀燒肉粽,賣燒肉粽。
有一首閩南歌《燒肉粽》就是講端午節的粽子。在閩南這邊,每年的端午節都要包粽子,里面放有:香菇,蝦米,五花肉,海粒干,板栗等一些材料。先把糯米用蔥油炒好,在加入以上食材就可以包粽子了。還有一些地方的風俗,端午節要在門口插艾葉,有驅蚊和辟邪的作用。
端午節的周記200字 篇4
又是一年端午節,奶奶要包粽子。我跟奶奶說:“我也要包!蹦棠叹徒涛野兆。我們準備好了材料,在奶奶的細心教導下,我終于包好了一個三角形的粽子。
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過了一個意義非凡的端午節,祝同學們可以和我一樣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周記200字 篇5
今天是端午節,早上,媽媽煮了香噴噴的粽子端到桌上,我發現粽子的樣子很特別,很像一個三角形,它是由碧綠的葉子和雪白的糯米做成的,我一層層地剝掉它的“綠衣裳”,哇!好香。∥伊⒖桃Я艘豢冢婧贸!又軟又香,而且還有各種口味,有豆沙的,蜜棗的,蛋黃的,還有我最喜歡吃的咸肉的!
這時,爸爸問我:“你知道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來歷嗎?”我說:“我當然知道了,古時候有一位愛國大詩人屈原,在農歷五月初五這天含恨跳江了,為了打撈他,又怕大魚吃他,所以就向江里撒下很多粽子,又劃著小船去打撈,后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這天吃粽子、劃龍舟。這些老師都告訴過我們。”
爸爸聽了,夸贊地說“不錯嘛!學會了很多知識。”聽了爸爸的話,我又開心地吃起粽子來。
端午節的周記200字 篇6
今天,是端午節。一大早醒來,就能聞到廚房里飄來的粽子香味。一邊吃好吃的粽子,一邊聽奶奶給我講端午節的故事。原來,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需要賽龍舟。我最喜歡看龍舟比賽。看電視節目很興奮!選手們劃著龍舟,使勁敲鑼打鼓,F場非常熱鬧。
吃粽子,賽龍舟……我愛這個熱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周記200字 篇7
奶奶把四張粽葉疊在一起,卷成漏斗狀,在里面裝上一大勺白花花的糯米,然后,包扎好,一個粽子就出現了。奶奶包的粽子大大的,像大錐子,媽媽包的粽子小小的,玲瓏可愛,像小船,又像蹄爪。
我們學會了,便去河邊打了一些蘆葉,挖一鍬泥土,也包起“粽子”來,包好,涂上顏色,可漂亮了。
端午節,我真開心!
端午節的周記200字 篇8
今天是農歷的五月初五端午節,媽媽說:“這是是為了紀念古時一位愛國的詩人屈原而設定的節日,
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詞,深入人心。”他著名的詩詞有:《離騷》、《九歌》《橘頌》等。媽媽還說:“這也是一個古時流傳驅邪的日子,有著吃粽子、賽龍舟、喝黃酒的習俗!保俏覈膫鹘y節日之一。
哎,可是到現在都還沒吃到粽子、喝著黃酒、也沒看到劃龍舟。真郁悶!
端午節的周記200字 篇9
這時,媽媽邊說邊包地說:“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要插艾葉草、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卑昧唆兆樱覀兙椭笃饋砹。過了半個多鐘粽子也煮熟了,媽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這是我們包的粽子,不由也不膩。”幾分鐘過去了,一吊粽子被我們吃完了。
哇!今天過得真快,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讓我感到很開心很快樂地過完這個端午節。
端午節的周記200字 篇10
端午節那天,我和父親決定去橋邊看賽龍舟。我們到了橋邊,只見橋上、河邊人山人海,把橋擠地水泄不通。過了一會兒,幾條龍舟伴著敲鑼聲和打鼓聲向我們駛來。一條龍舟遙遙領先,后面兩條也不甘示弱,“嘿呦,嘿呦”地吶喊著,拼命地向前劃,有的甚至站了起來。這時,我們宋湖的龍舟也劃來了,劃龍舟的人個個身強力壯。隨著岸上的“加油”聲,幾條龍舟奮力向前沖,經過了橋下。接著,又有幾條龍舟從遠方駛來。這些龍舟你追我趕,比賽十分激烈。龍舟濺起拼搏的浪花,好像在暗暗地鼓勵自己:我一定能贏!岸上一會兒歡呼雀躍,一會兒齊喊加油,真是熱鬧非凡。
看完龍舟后,我和父親來到了外婆家,看見幾個婆婆在一起包粽子。只見她們把一種葉子折成一個容器,再把里面填滿糯米,又在里面塞了一個紅棗,最后用葉子把陷包住,一個粽子就包成了。我也想試一試,心想:包粽子不就這么簡單嘛!可是我每次都包失敗了。
!端午節真熱鬧,賽龍舟真激烈,包粽子真有趣,我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的周記200字 篇11
端午節到了,端午節到了!“我們最喜歡吃面包錐。
今天跟著奶奶去菜市場買菜。我們左顧右盼,一下子買了好多菜:蝦、豬肉干、雞蛋;氐郊,我和奶奶把這些盤子都收拾干凈,開始做飯。
半小時后,菜炒好了。我和家人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吃自己做的油炸食品好香!
端午節的周記200字 篇12
“節日”課開始了!在主持人精彩的講解下,我們了解了一些關于元旦、勞動節、兒童節、端午節和圣誕節的知識。印象最深的是端午節的介紹。這個節日團隊讓我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因為屈原是投河自殺的,起初人們把米粒等東西扔到水里吃屈原的靈魂,后來逐漸演變成這種吃粽子賽龍舟的方式。
“節”課有很多有趣的內容,今天就不細說了,下次再說。
端午節的周記200字 篇13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主要節日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不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去吃屈原的遺體。
人產還編了一首兒歌,是:“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撒上雄黃酒,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端午節的周記200字 篇14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學校放假了。奶奶昨天包了粽子。我媽說端午節吃粽子。我說為什么?母親說:“端午節是每年農歷五月初五。這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國的傳統民俗。”不過我不太喜歡奶奶包的粽子,因為奶奶包的粽子很甜,里面是紅棗。我喜歡吃肉餃子。我們在學校的早餐吃的,我很喜歡吃。明年端午節過了,讓奶奶給我包肉餃子。
端午節的周記200字 篇15
端午節是農歷五月五,那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掛香包,劃龍舟和掛艾草,那一天早上奶奶準備竹葉,蛋黃和一些材料。
我和奶奶很早起來包粽子,剛開始我包的不太好,后來我越包越順手,奶奶還說我很厲害呢!包完了粽子,奶奶拿去蒸,這時候大家也起來了我和弟弟也把香包拿起來掛著,我們吃完了奶奶煮給我們吃的愛心早餐,大家各自去做我們該做的事,我和弟弟一起去幫忙奶奶打掃家里,我知道一個端午節為什么要劃龍舟和吃粽子的故事,事情是這樣的:以前有一位臣子他叫屈原有一天有一個壞臣子跟皇上說屈原的壞話。
皇上非常生氣,屈原聽到了這個消息非常難過,于是他便跳江死了,皇上聽到了這個消息非常后悔和難過,便派人去把它的尸體撈起來,皇上為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尸體便請人做了很多的飯團讓魚蝦吃飽才不會吃掉屈原的。尸體流傳到現在就是現在的粽子和劃龍舟,掛香包和掛艾草則是要驅趕壞東西。
我覺得端午節真是個有趣又忙碌的節日,所以端午節我一定會幫忙爸媽做事情,也助你們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的周記200字 篇16
今天,是端午節,也是美好的一天。
傍晚,我和爸爸一起去海邊游玩。并且邀請了哲哲,到了沙灘上,一陣清涼的海風吹過來,全身都感覺非常涼爽。我看哲哲還沒來,我便自己先挖起了沙坑。誰知左等右等,還不見哲哲的人影,我們本來想回去了,可是如果我們回去了的話,哲哲她們咋辦?所以我們一直繼續的在等著······
“嘿!曦曦!她們到了!”這是爸爸的叫聲!我一聽,無比高興!高興的不能在高興,因為終于不用再等了,我急忙撲上去,抱住哲哲,一起沖向海邊。哇,好大一股海浪啊!過了好久才平靜下來。而且還我們還喝了一點點的海水,可真咸!于是我們把它稱為“海的味道”。
天色慢慢暗了下來,我的爸爸提出:太晚了,該回家了。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沙灘,不過今天玩得非常開心!一路上還嘻嘻哈哈的,呵呵。
端午節的周記200字 篇17
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吃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粽子來——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間,包著一團鮮汁可口的肉餡,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
端午節就這么過去了,嘴里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想著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周記200字 篇18
又到五月初五,端午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家鄉的端午習俗可謂多種多樣。
在端午的前幾天,人們就弄一枝艾插于門楣之上,據說可以驅妖避邪。戴香包。大人們用布縫制成小布包,可增強免疫力。我的家鄉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劃龍舟。在我家鄉,最典型的風俗便是吃粽子了。將糯米洗凈,并配一把包,用棕葉寶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
我最愛吃粽子。每逢端午節,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媽媽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吃慣媽媽包的粽子,吃起別人包的,總覺得有些干澀,不如媽媽包的香嫩。
端午節的周記200字 篇19
窗外淋漓的小雨不停,恍惚,又到了那個粽香飄蕩的時節,又到端午節了嗎?往事似乎還很清晰,思緒飄了好遠,飄到了故鄉,故鄉的端午節……
農歷五月,青草漫遍了家鄉的山野,淺淺的清香撲鼻而來,石板橋,苔痕斑駁的青石下,墨綠的水色,緩緩流動,宛若溫潤的雙眸,在那淅瀝的小雨中,端午節悄悄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