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清明節周記集錦(精選17篇)
精選清明節周記集錦 篇1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
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清明節又叫踏清節,在4月5日。
清明節那天,我打開電腦,看到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烏魯木齊的一個大超市(這個超市一共有20多層)著火了。有三名消防員在此次大火中犧牲了。后來烏魯木齊的人們在清明節這一天哀悼他們。
我看到這一幕,十分感動。咱們要向他們學習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他們為了拯救別人的生命,卻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的崇高精神值得咱們學習,他們雖然死了,可是他們的精神將永遠活在咱們心中,咱們將永遠的懷念他們。
舍己為人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這種美德應該發揚光大,而不可拋棄。如果人人都發揚,繼承這種偉大的精神,那么這個世界將充滿陽光,永遠的輝煌燦爛。舍己為人是公認的最可稱贊的品質,舍己為人是永恒的美德。
我希望大家都向這三位烈士學習,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精選清明節周記集錦 篇2
清明節到了,媽媽打算帶我一起去掃墓。
去往墓地的小路上有很多人,每個人都愁眉苦臉,略帶著一絲絲傷感。這令我想起“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詩句來。
終于到山上了,第一步,先燒香;第二步,祭拜;第三步,插上白標。原本還要放鞭炮的,因為我害怕,所以我們就沒有放鞭炮了,就這樣祭祀活動結束了。
下山的路可真難走啊,到處都是泥土和大坑。走著、走著我摔了一跤,媽媽趕緊把我扶起來,拉著我的'手走。我心想:摔倒就摔倒唄,還把我鞋子、褲子、衣服都弄臟了。
回家的路上,老天下起了大雨,我和媽媽被淋成了落湯雞。回到家中,我又累又渴又餓,吃了一大碗飯,喝了一大碗湯,才漸漸有了力氣。
現在,我終于知道杜牧為啥要寫《清明》這首詩了!
精選清明節周記集錦 篇3
明天是清明節,大家要早點睡覺,明天要五點四十五分起床,六點半出發。奶奶在吃飯時大聲宣布道。我一聽,嘴里的飯還沒吞下去,就大聲說不是吧?比我上學還要早了一小時,!接著白花花的米飯從我的嘴里魚貫而出,噴得到處都是。姑姑朝我厭惡地皺了皺眉頭,我知道,她也不想這么早起床,因為一到休息,她就從晚上12點睡到明天12點的。最后奶奶妥協到六點零五分起床。
第二天,我們第一個地點是銀河公墓,是拜祭奶奶的爸爸媽媽的地方,我們拜祭完后,又緊跟著去增城的正果墓地,那是拜祭我爺爺的媽媽的地方。一下車,這里風景真不錯,四面環山,綠綠的山巒,清清的河水,讓人心曠神怡,我們走上了陡峭的山坡,來到一座高聳的墓前,大家一起恭恭敬敬地擺上拜祭的東西,有蘋果、雞、燒肉等,我和媽媽負責用油漆把碑上的字涂新。在大家的一番忙碌后,我的肚子早已餓得咕咕叫了,一拜完,我就狼吞虎咽的吃起來了,奶奶遞給我一個蘋果說:慢點,吃個蘋果吧,保佑大家平平安安。
今天雖然很累,但讓我體驗到清明節拜祭親人的激動心情,一陣陣親情涌入我的心中,沸騰的熱血在我的血管里奔騰著。
精選清明節周記集錦 篇4
寧海的清明節,有為過世的親人掃墓的風俗。大約在清明節的前七天就陸續開始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唐朝詩人杜牧在清明發出的感慨。這話一點也不錯,清明節左右,上天總會應景流下纏綿不斷哀思的淚水。可無論天氣如何,大家都會風雨無阻得去祭祖掃墓。
清明節也稱寒食節。這一天,雖然不能吃用火燒的東西,但聰明的人們也會想方設法地做出許多好吃的東西。在江南,有吃一種青團子地習慣。而在寧海,我們會做一種用糯米和“箐”的'嫩草做成的“饃糍”。同樣是饃糍,在寧海各地也有區別,在長街是甜的,在深圳是咸的,而在一市是淡的。我最喜歡長街的饃糍,甜甜糯糯的,味道好極了。
寧海的清明節是有意思的,堪比春節,不管離家近的遠的,像歸巢的蜜蜂紛紛趕回老家祭祖掃墓。上墳的時候要帶的祭品可不少:紙錢,香燭,九龍會,魚,肉,筍,蛋鋪,豆芽,豆腐,飯,有必不可少的饃糍。還有紙幡,鞭炮,鋤頭,柴刀等,這些東西一般是家里長者在上墳前一夜準備好的。
第二天一大早,一族人或一家子會浩浩蕩蕩挑著祭品出發。我家當然也不例外。爸爸挑著祭品,大伯伯 帶著鋤頭柴刀,小伯伯 提著老酒,遠在杭州的小爺爺小奶奶,堂大伯伯,堂小伯伯 一行八人 也趕來了,我們一大家子二十一個人也趕在上墳的大軍里。到墳前了,先整理墳墓周圍的雜草,砍來小竹插上 紙幡,然后一盤一盤放上祭品,倒上三杯老酒,點上蠟燭和香,燒九龍會, 之后由老者“話”一下,“話”是寧海方言,就是祈禱,讓祖先 來吃清明,拿紙錢,保佑子孫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賺錢多多吉利話。大人們還會每碗拿出一點菜和一碗飯散在墳周圍。最后放鞭炮送祖先回,祭祖完畢。
又是 一年的清明節了,我的耳邊又想起了許嵩的《清明雨上》:“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 ”
精選清明節周記集錦 篇5
今天是清明節,如約,我和玥玥姐姐:爸爸媽媽和阿姨一起去濮上園玩。
首先,我們體驗驚險刺激的摩天環車。當我坐上去的時候,剛開始有些緊張,當那個“環車”起動的時候,我已經有失重的感覺,我終于嘗試天旋地轉的感覺。
接著,我們來到一個小亭子里休息,小亭子的旁邊有一大片金黃色的油菜花,油菜花上有幾只美麗的蝴蝶在翩翩起舞。我對媽媽說:“媽媽,我倆去觀察觀察昆蟲。”(媽媽同意后,我倆就在旁邊地上觀察小昆蟲。)我倆先看見可愛的小螞蟻,就喂它們食物吃。這時,突然從旁邊爬來一只稀奇古怪的小東西,哦,原來是一條紅黑相間的蟲子。一開始我還有些害怕(它),但我逐漸不怕它,由于我和玥玥姐姐都很討厭它,就(一腳)把它踩死。誰知螞蟻們竟然把那條死蟲子當做食物吃。
最后,我們要去漂流,我們倆乘坐的這條“船”順水而下,一會兒碰碰這兒,一會撞撞那兒。我們就像控制不自己的小鳥一樣,飛著,轉著。
今年的清明年可真難忘啊!
精選清明節周記集錦 篇6
今天是清明節,天空飄著蒙蒙細雨,一抹憂傷的感覺,我們邁著沉重的步伐走上山去,小路很泥濘,路旁的花草上滿是露珠,還沒走到墳前,褲子,衣服,鞋子就都濕了,一路上大家都悄悄的,互相攙扶著,十分的肅穆,走了差不多二十分鐘才到。
看著眼前的兩座墳墓,我眼圈紅了,以前那個愛把我抱在懷里,給我唱歌,愛分好吃東西給我的大奶奶沒有了,愛與我開玩笑,無論我吃什么都會滿足我的大爺爺沒有了,愛給我講故事,每次去吃什么東西都會給我留點的他們不在了,他們躺在冰冷的棺材里,我多想問問他們冷不冷,餓不餓,他們最愛的小孫女長大了,會自己照顧自己了。我多么希望他們能在站起來,我再也不調皮了,也不與他們搶東西了,可是這些都是不可能的了。
這時,站在旁邊的大人叫我給爺爺奶奶們燒紙錢,我一邊燒,一邊與他們聊天,聊著聊著就哭了。大人們將買來的鞭炮點燃了,噼里啪啦的聲音響徹云霄,也不知道爺爺奶奶有沒有聽到,聽到我們對他們的思念了嗎?
最后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下的山,在后來,我們大家在一起吃了清明酒,大家也沒多說話,就連最小最調皮的弟弟仿佛都被這肅穆的氣氛給感染了,也沒吵鬧。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清明活動就這樣結束了……
精選清明節周記集錦 篇7
今日是清明節,我想起了一首古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可是,今年的清明節是個難得的好天氣。上午,我們先到爺爺家。伯伯、大媽、姐姐等,都已經在了。我們分乘了三輛車去鄉下拜祭祖先。
到鄉下后,我見到了爺爺的兄弟姐妹們,還有很多叔叔、阿姨和很多小朋友。該上山了,我們有的.拿著鞭炮,有的拿著一束束鮮花。也有的拿著蠟燭、香和紙做的金元寶……山上樹木茂盛,有竹子、松樹、柏樹等,就像走迷宮。上山后先讓爺爺拜,再讓大家拜。拜完后要放鞭炮了,我帶著小朋友下山,走到半路,只見一串串花炮沖向天空,就像打開了一把把大花傘,五彩繽紛,什么形狀都有。之后,我們又去了寺院拜佛。到了午時,我和家里人依依不舍地告別鄉下的親戚們。
我忘不了這一天,忘不了這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精選清明節周記集錦 篇8
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有誰知道,它其實是由寒食節經過千年發展演變而來。清明節祭祀,不論公私祭,都是表達孝心和感恩的方式,其主要內容是掃墓。
清明節那天爸爸媽媽帶我去八里溝游玩,那里大樹高高,小路彎彎,青山陡陡。小草都長出來了,小花也開放了,紅的、黃的、白的、紫的,美麗極了!我們在上山的路上吸著新鮮的空氣,邊走邊欣賞路旁的'美景。
我們終于到達了山頂,向下望去,整個八里溝映入眼簾,可以欣賞很多很多的景色,我不由得觸景生情,做了首詩:醉觀太行
白云茫茫擋青山,隱見青山半邊巖。
小溪慢流山腳下,游人醉觀太行山。
我們在山下,還看了太行天河瀑布和水簾洞。非常好看,水簾洞里面是很長的通道,我們還在里面過了呢,非常好玩,八里溝真是青山清水如仙境一般。我希望沒來八里溝玩過的小朋友,也到這里來感受一下吧!
精選清明節周記集錦 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當我想起唐大詩人杜牧的這首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
大概到了8點左右,我與媽媽爺爺從家中出發了。在路上,我不斷回想著以前的事,似乎我從來沒有見到奶奶那慈祥和藹的模樣,腦海里也沒有任何跟奶奶有關的事跡。她長什么樣貌待我好嗎……一連串的問題一下子涌到我的大腦。我問媽媽:“媽媽,我見過奶奶嗎待我好嗎”媽媽無奈的說:“實話說吧,她對你可好啦,你犯錯了,她一向袒護你……”
經過幾十分鐘的汽車顛簸,我們最之后到了奶奶的墳前。我們清理掉墓前的雜草,疏通邊上的排水溝,放上供品,點好香、蠟燭,把折好的紙錢燒成灰燼給親人拜祭,以此寄托對死去親人的一份思念。我們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后,叔叔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我默默的在墳墓前許愿“期望奶奶能保佑我讀書聰明,學習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
在煙霧彌漫的山野中,我們踏著泥濘的小路往回走。路上扶老攜幼的掃墓人,或三五成群,或一兩個姍姍獨行,不愧是我們中華發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么的有好處。
精選清明節周記集錦 篇10
這一天是特別的一天,因為這一天是清明節,今天就由我和你們說說我這一天的經歷吧。
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我卻不信清明節。會下雨當我打開大門的時候,外面的`景物讓我大吃一驚,這一天竟然下雨了,真不可思議,我自言自語說“看來這個俗語是對的”我和媽媽一早就去祭拜爺爺了,我聽媽媽說,我們燒的紙和紙作的金元寶,到死后的世界就會變成錢,我們把紙燒給爺爺燒完后我們就匆匆地收拾東西回家,在回家的途中,我心里又產生了,疑問清明節為什么非要燒紙別的東西就不行嗎?媽媽跟我說,在古時候的今天有一個人賣紙因為處理不去就拿這些紙來燒,別人看見了就開始傳,所以形成了清明節要燒紙的習俗。
通過這一次讓我明白了,清明節都是用燒紙來紀念去世的人的。
精選清明節周記集錦 篇11
4月5日是一年一度令人等待的清明節,替了功佳清明節,人們個別皆會聊訖清明節的傳說或故事,而我們一家偏偏跟他們不共產生了一件小小的趣事。
我們一伏往購了清明果,在野面的鍋里蒸著趁著空地空閑我們干了一個乏味的小游戲。
游戲的名稱是“紅綠燈”,規矩是一個我站在一邊,另多少集體在另一邊站著,遇到這己趕快遁走爸爸、我、媽媽站在另一邊,姐姐數著,一分一秒從前了,我一撞就掉頭跑走了,媽媽也勝利了,還惡,爸爸反映雖然鈍,但差點被捉住了我在心里哈哈大啼,有時也在口里悶悶發燒。
時光一分一秒過來了,清明果煮熟了,我們也饑了,我一把拿起清明果就晨嘴巴塞去,昨天實是一個有趣的'清明節,既可以練反響也能夠練快度的的清明節。
精選清明節周記集錦 篇12
清明節,是一個隆重的節日。我們今天的幸福都是先烈們的努力造就的。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這是為了什么,是為了新中國,所以每年清明節都應該祭拜先烈和祭拜祖宗。不過我今年沒去,因為呢我家裝修不能去。
清明節當天我婆我公公竟然在家,我一問原來清明節前一天就去了,所以清明節當天沒去,清明節有一個習俗就是要吃那個粄,綠色的`,它還有個名字叫“屎粄”……它里面有花生等材料。
清明節當天沒有什么活動,跟往常一樣,清明節的第二天,我找朋友玩,他竟然去拜山去了,我記得清明節當天問他去不去掃墓,他說前一天去過了,我回去問我媽,我記得我媽說拜山和掃墓是不一樣的,所以這一天很無聊,這年清明節是有史以來最無聊的,哎。
不過今年的不能去,不過去年可以去。
精選清明節周記集錦 篇13
今天是清明節,有一句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天雖然沒有下雨,但是天也陰沉沉的。我們一家和姑姑一家去馬蓮臺踏青,呼吸一下大自然的新鮮空氣。
我們在中午之前到達了馬蓮臺,馬蓮臺的游客很多,車輛川流不息。把車停在龍泉山莊后,我們繼續上山上走去,姑姑從袋子里拿出了幾個小鏟子,對我們說:“走,咱們去挖野菜吧。”我們都答應了,然后向山坡走去。到達了山坡,姑姑教我怎樣挖野菜,還告訴我怎樣辨別野菜,說著挖了幾根野菜給我看了看,還指著根上的小蒜頭,說:“這是野蒜。”然后遞給我一把小鏟子,叫我挖幾根試試。我非常興奮,接過小鏟子就按照姑姑的指示挖了幾根帶小蒜頭的野菜放進袋子里,姑姑夸我真能干。我很高興,一連又挖了幾個野菜。這時媽媽告訴我,那邊還有苦菜哩。我拿著小鏟子過去,媽媽說,苦菜不用挖根。我心想:原來苦菜比野菜好挖呀。然后我按照媽媽的指點挖了幾個苦菜放進袋子里。就這樣,我流連在山坡上、田野里,忙的不亦樂乎。
媽媽告訴我,爺爺奶奶年輕的時候經歷了生活困難時期。那個時候挖野菜是為了果腹,而我們挖野菜是為了享受大自然的樂趣。今天我挖了一些野菜,收獲了一兜子的喜悅和一臉的汗水。以后我一定經常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精選清明節周記集錦 篇14
清明節到了,為了讓我們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今天,老師帶領我們全班同學到烈士陵園去掃墓。
路上,老師告訴我們,我們要去的這座陵園,是華東地區最大的陵園,是為了紀念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犧牲的華東地區革命烈士而建,我們一路聆聽著先烈們的英雄事跡,懷著無比崇敬與感恩的心情來到了陵園的近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宏偉壯麗的陵園大門,上面紅色橫匾題:“華東革命烈士陵園”,大門兩側,紅墻灰瓦,古樸典雅,門前左邊是廣場,右邊是一片梧桐林,一進大門,碧綠的蒼松翠柏分立兩旁,更使陵園顯得莊嚴肅穆;塔后是宮殿式的烈士紀念堂,紀念堂前左右兩側分別是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和革命戰爭陳列館,園內有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的親筆題詞,我們來到寶塔的東南方向時,老師告訴我們這里就是開國大將粟裕骨灰的安放處,當年在沂蒙山區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句歌謠:“毛主席當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贏!”我們認真地聽著老師的講解,并對其中一些烈士的事跡做了詳細的記錄,心中不由得對經歷烽火硝煙、浴血奮戰的烈士們肅然起敬。
最后,我們來到了烈士墓前,這無數的革命先烈讓我們感動,我們不由地陷入了沉思,在無限緬懷革命先烈的同時,同學們立志以先列們為榜樣,學習他們那種不怕犧牲、頑強拼搏的精神,一定要努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報效我們偉大的祖國。
精選清明節周記集錦 篇1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到了清明節,大家都以掃墓的方式思念已逝的親人,雖然我不能回內地去祭奠我的爺爺,但是,我在心中已經開始思念我的爺爺了。我爺爺的'病情非常嚴重,當時他靜靜的躺在床上,我卻視而不見,當我轉了一圈兒回來的時候,爺爺卻到閉上了眼睛,我問爸爸:“爺爺睡著了嗎?”爸爸回答我說:“爺爺到另一個世界給你買糖了。”現在我才知道,原來爺爺在我問爸爸的時候去世了。
爺爺您已經到另一個世界去了,希望您在那邊生活的幸福,我們會在心中常常掛念您的。
精選清明節周記集錦 篇1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今天是星期五,我父親一大早說:“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母親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父親一個字都不敢說了。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后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了父親母親的懷里,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父親說:“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么好怕的。”母親說:“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說:“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在為什么這么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我再玩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了血,當時我痛的哇哇大哭……
精選清明節周記集錦 篇17
今天是清明節,奶奶、爸爸和我一起回家上墳。天空中飄著蒙蒙細雨,路上的行人在匆匆忙忙的趕路,人們的心情就跟這天氣一樣濕漉漉的。
大約30分鐘后, 我們來到了老爺的墳墓前,奶奶在這個墳前擺放了幾樣點心,然后在墳前畫了一個圈,往個圈里放了些金元寶和銀元寶,奶奶一邊燒著元寶,一邊說著什么。元寶燒完后,爸爸放了一串長長的鞭炮。我們把東西收好,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爸爸告訴我,清明節上墳是表達對已故親人的思念。爸爸還教我了一首關于清明節的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腸。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