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課堂教學觀摩會感悟
五、準確把握學生的認知起點很重要
錢守旺老師和劉松老師還有王彥偉老師都再這方面進行了講授,看來這是專家們的共同做法。他們有奧蘇貝爾的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要根據學生的原有知識狀況進行教學。”如錢守旺老師講到在教學“整數除以分數”這節課時,他進行了一個課堂前測,發現學生對于整數除以分數都能正確的進行計算,而存在的最大疑惑是“明明是除法為什么要變成乘法來計算”,在算法上也只會用一個數除以分數等于乘這個數的倒數,并沒有別的算法,結論是假期學生都上過輔導班,輔導教師僅僅將計算法則告訴學生并且機械訓練沒有講解過程,在了解了以上信息后,針對學生的疑難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而劉松老師講的那個教師上9+幾一節時,學生明明對計算結果已經都學會了,還是要從頭開始教學的做法進行了批評,由此看出以學定教,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進行教學是多么的重要。我想,這就是有的老師上公開課是喜歡選擇每個單元或者獨立單元沒有前后聯系的內容上課,就是學生的基礎比較好把握的緣故吧。
六、錢守旺老師的20條主張。
1.觀念更新,理念內化2.讀懂學生,把握起點3.讀懂教材,豐富內涵4.先學后教,少教多學5.教不越位,學要到位6.植入文化,增加廣度7.滲透思想,增加深度8.適度拓展,增加廣度9.局部美容,增加亮度10。問題引領,增加溫度11.幾何直觀,化難為易12善于舉例,深化理解13.裸學裸思,深度參與14.精心預設,動態生成15.讓出黑板,天地更寬16.題目變式,思維變活17.四基扎實,后勁充足18.既為經師,又為人師19.洗盡鉛華,返璞歸真20.跳出數學,感悟教學。
七、要善于研究各種版本的教材
這四位特級教師都提到了善于研究各種版本的教材,目前全國提倡一綱多本,面對同一課題,研究各種不同版本的教材編排,有利于我們理解教材,挖掘教材的本質內涵,錢守旺老師甚至連香港、新加坡的小學數學教材都參考過,相信這一點對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有借鑒意義,不同版本的素材是可以互相借鑒的,不像我們只研究一種版本的教材,視野狹窄。在報告中王彥偉老師提到,他到全國講學往往逛一下書店,買一套本地的教材來參考。在研究各種版本的教材過程中完善自己對某一專題的認識。
八、注重體驗,注重活動。
四位特級教師的課堂,都特別重視學生的體驗,感悟,在活動中感悟,在活動中體驗,張東梅老師的米的認識一課,通過四次活動讓學生感悟、體驗一米有多長,不斷調整學生一米的表象。收到良好的效果,王彥偉老師的認識旋轉現象,也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加強體驗和感悟,劉松老師的課堂讓他學升在動作中體驗感悟,課堂非常的精彩紛呈。
以上是本人參加培訓的一些感悟,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示,不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