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我周記(精選6篇)
超越自我周記 篇1
實話實說,我這個人,最大的缺點就是太愛緊張了。從前,雖然成績一點點上升,成了所謂的“尖子生”,但是對我來說“噩夢”依然沒變——演講不行。
要知道,小學時的我,背稿子可是一把好手,當著校長,主任的面,心不慌,語不亂,當著全校幾百人甚至全區的領導和來訪記者,也不會緊張到背不出稿子來。可到了初中全變了,每學期的演講對我來說都是噩夢,想起自己在五十人面前紅著臉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的樣子,真是丟人!
其實,我演講的失利也是有原因的。剛上初中時,和同學們不熟,而演講卻被安排成了第一個!因為太緊張,我結結巴巴地演講完了。事后,同學們議論紛紛,有的開玩笑說“演講的白癡”,有的說我“跟演講有仇”,最逗的莫過于我后面的人說的——“我說,演講肯定是他的媽媽!”“為啥?”“不是媽媽為什么那么怕呢!”在一片哄笑聲中,我失去了演講的信心。
毛說過,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我聽說這學期演講我又是第一個,就暗下決心,一定要超越害怕演講這道障礙!我從網上找了一篇稿子,每天都拿出半小時背誦,有時給父母,朋友背誦。開學后,演講時我從容不迫走上講臺,聲音洪亮,吐字清楚,句子連貫,一點兒也沒結巴,我似乎不再是那個愛緊張的我。演講結束,教室里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后桌的一句話讓同學們笑得喘不過氣來:“演講不是你媽媽嗎?啥時候你成它的媽媽了?”
我不再害怕演講了,那天晚上,我終于可以安心地睡一覺了!也許夢中都帶著微笑呢!
超越自我周記 篇2
人生中,不免會經歷成功與失敗。而成功與失敗僅僅隔著一座“橋”,那就是超越之橋。
失敗是一劑苦藥。在失敗的時候,有人選擇了面對,從而踏上了超越這座橋;也有人選擇了逃避,他們不愿意忍受在超越過程中的種種磨難。若干年后,那些踏上超越之橋的人,已邁入成功的彼岸;而當初選擇逃避的人,只能在失敗的岸邊自怨自艾。
蘇軾幾經貶謫。但是,面對困難,他沒有退縮,而是選擇了面對。他摒棄了文人的浮氣,鑄就了堅韌、豪放、曠達的自我。他飲盡孤獨,洗盡浮華,從而作出流芳百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赤壁賦》。他超越了自我,成就了一代風流!超越自我,需要勇氣,需要堅忍不拔的'精神。當一個人超越了自我,他便達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在自己幾乎完全癱瘓,雙目失明的情況下,毫不氣餒,挑戰自我,拿起筆走向了文學創作之路。他的作品感人肺腑,教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去克服困難,獻身于人類正義事業!
當我們失敗的時候,不要迷茫,因為失敗對岸就是成功。當你踏上這座橋的時候,不必彷徨,因為迎接你的是美好的明天。雖然在超越的過程中,會經歷風風雨雨,面對種種挫折。但是,去勇敢的與它斗一斗,也是十分必要的。因為風雨過后是美麗的彩虹!
讓我們勇敢地面對挫折,超越自我,超越人生!勇敢地踏上超越之橋,去迎接成功的喜悅與輝煌!
超越自我周記 篇3
有人曾問:“在自然界,誰的力氣最大?”回答是多種多樣的。有人說是大象,因為它可已把大樹連根拔起,也有人說是鯨魚,它可已頂翻一艘遠洋巨輪。而我認為,力氣最大的是螞蟻,因為它可以舉起是它體重13倍的東西。原因很簡單:其它動物都在想如何超越別人,而螞蟻所超越的卻是自己。
其實我們人類也一直在自我超越著。同行之間,你死我活的商場之戰,這是一種彼此的超越;同學之間,明爭暗斗的學海之爭,也是一種超越,不同點太多,相同點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都在超越別人。總為自己定一個很近的目標,一旦僥幸超越了自己,就開始洋洋得意,不求上進。殊不知山外有山,知道不久后,目標又超越了自己,才開始超越了自己,才開始慌慌張張地追趕。
就這樣反反復復,惡性循環著。因此,在我們的世界中,成功的事不多,失敗的卻不少。即使失敗了也有自我安慰的方法:回過頭去看看那些還不如我的人,心里便有無限的滿足。
大概是我一直庸庸碌碌,平平凡凡的原因吧。這一切都從超越自己開始吧!只有超越了自己,才懂得再怎樣去衡量別人的價值;只有超越了自己,才明白如何接納自己以外的一切。
超越自我周記 篇4
談到超越自我,戰勝自我。大家可能覺得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情緒的產生,才使我們超越自我,戰勝自我而制定的計劃經常以失敗告終。
究其原因不過就有幾種:沒有堅定的信念;不能夠吃苦耐勞;自信心不強等等。但為什麼像世界著名的宇宙天體科學家霍金,中國新時代身殘志堅的張海迪這樣的人能夠戰勝自我?我想不是因為他們是名人,而是因為我們失敗的原因正是他們成功的關鍵。是因為他們能克服我們所不能克服的困難,所以,他們取得了偉大的成功,為人類做出了貢獻。
20xx年是屬于中國人的一年,因為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中國北京舉辦。奧運精神就是“更高、更快、更強”,它呼喚著一批批運動健兒不斷地超越自我,戰勝自我,向著新的目標去沖擊。當然,不單單是運動員,大凡有追求的人都應不斷地超越自我的過程中領略生命的風采和真諦。
作為一名中學生面對新世紀、面對偉大祖國的復興,我們更應該充滿超越自我、戰勝自我的決心。但我更認為超越自我應先從改掉自身不良習慣做起,而不能好高務遠停留在喊口號,在學習、日常行為上,每天進步一點點,就是超越自我一大步;從這一點我想到偉大祖國的復興,如果每個人先從愛護環境每天進步一點點,那不是每個人都在超越自我的過程中邁出了一大步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何值不能早日實現呢?愿我能每天超越自我;每個人都能超越自我;愿我們的國家每日一新,每日一強!
超越自我周記 篇5
哈佛大學著名教授威廉詹姆斯曾說:“生活中的成功并非取決于我們與別人相比做得如何,而是取決于我們所做的與我們所能做到的相比如何。一個成功的人總是與他們自己競賽,不斷創造新的自我紀錄,不斷改善與提高。”
不管我們認識與否,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幅心理藍圖,在心理領域里,這幅藍圖稱為“自我意象”,自我意象的神奇之處在于:人的行為、感情、舉止、甚至才能,永遠與自我意象相一致。你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你就會按照那種人行事,所以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失敗型的人”,你就會不自覺地一步步邁向失敗的深淵,盡管你有良好的愿望,頑強的意志力,甚至有很好的機遇。
自我意象是可以改變的,改變自我意象就能改變自己的個性和行為,能使你富有新的能量和才華,并最終將失敗轉化為成功。所以我們只有將自己的渴望和夢想形象化,具體化,只有堅信我們能夠成功,我們才會獲得成功。這就是自我超越。
我們應該不斷努力培養和改變自我意象,不斷改變自我,超越自我。而不是將自我隱藏或遮掩起來。生命是有限的,超越自我不能只等待歲月的積累,而要善于抓住時間和重點。幼兒時,我們只能用肢體語言去和外界交流,因為有著想超越自己的沖動,我們試著站立,學會語言交流,一次一次不懈努力著,終于長大,但我們已經失去了生命的四分之一時間,足有四分之一時間留給老年,除去工作,我們還有多少時間用來超越呢?
超越自我周記 篇6
人生中充滿了競爭與比賽,也許我們并不是那一馬當先者,也許我們只是后面不起眼的追趕者,可我們依然要努力。不在乎結果,不在乎金牌,只求超越自己。
從小到大,我都是一個不太愛運動的人。體質孱弱的我在體育運動上先天不足,所以從小我就告訴自己,在運動場上不可能有成績,所以我以后不會參加任何公共的體育運動和比賽。因為拿不到金牌,我不會選擇去自討苦吃。
每次看比賽時,第一的后面總是跑著其他的參賽者,就那樣不舍地追趕著,卻總是追不上,反而成了前面隊員的陪襯。人們總是對第一歡呼慶賀,而我總是對追趕者報以同情。“看,那最后的幾個人,好差呀,如果我去肯定比他們強多了!”聽到有人這樣評價跑在最后的幾名,我暗自慶幸自己沒有去做那最后幾名?磥碜约旱臎Q定是對的,我成不了第一,反而容易成為人們的笑柄!我永遠都不會參加運動,永遠!
當運動會如期而至時,我依舊是那已經習慣的沉默。那天,班長在班上說了這樣一番話:
“也許我們都不是專業的運動員,也許我們去了根本拿不到金牌,也許我們只是那些第一的陪襯與炮灰,但是,我們難道只是為的金牌而參加比賽的嗎?不,我們是為了超越自己、提升自己而參加!”
在那一刻,我恍然大悟:第一只有一個,我們參加不只是為了拿第一,是超越,是歷練,是成長。第一次,我主動報了名,成績如同預料的一樣慘,可我沒有沮喪,因為我收獲了許多。我能克服自己而主動參與,這就是對自己的超越。在比賽過程中,我發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努力堅持,一次次挑戰了自己的極限,這就是我最大的收獲。不為金牌,不怕嘲笑,因為這些都不重要。
人生亦是如此。在那一次次的人生比賽中,我們也許只能落于人后,可是,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最后奪得金牌、取得勝利的人,但一定是那個在比賽中挑戰極限超越自我的人。所以,無論何事,我們都不必看重結果,要看重自己在過程中收獲了什么,成長了多少。不在乎金牌,只求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