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周記十則(通用31篇)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1
中秋節,月圓。中秋節,吃月餅。月餅是圓的,香的,甜的,月亮是圓的,掛在天上。中秋節迎接亞運會。吃月餅,慶祝團圓。給家里送月餅。月餅充滿了愛。吃月餅,家家戶戶都開心,吃月餅,家家戶戶看月亮。廣東省廣州市濠賢路小學一年級方心怡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2
閑笑庭前,一輪玉盤在天幕中冉冉升起,天際邊,星月交輝,月光皎潔,明亮、柔和而又輕盈。
中秋佳節,家鄉潮汕有拜月娘、吃月餅、反沙芋的習俗,在這隆重的一天,家家戶戶都在披紅掛彩,吃團圓飯、賞月,慶祝這個快樂喜慶的節日。
左手提著紙節,右手舉著水果,忙碌的我走走停停地來到了祭拜祖的位置。取七碟盤,拿八碗飯,手忙腳亂的我已是滿頭大汗了。這時,明月從一絲烏云中傾瀉下皎潔的月光,輕輕地灑在我的臉上,緩緩地流淌在地上。許久,又淡淡地在清風中隱走。
看到這和諧的景象,我心里甜滋滋的,用力繼續搬東西。終于擺放整齊,開始拜月,大人們口里念念有詞,祈求平安幸福,我也不敢示弱,擺上心愛的文具、本子,跪拜,祈求開心快樂,學習進步。我們邊拜月邊嬉戲,樂趣多多。
不知不覺,月亮已經悄悄隱藏了身影,我們有結束拜月儀式。我迫不及待像吃月餅。桌上有一種月餅,稱為潮式月餅,是全國聞名的五種風味系列餅食之一。我抽出塊月餅,輕嚼慢咽,一種酥香流進口中,其甜味難以言狀,吃著月餅,還有各種新鮮水果,一家人開心快樂。
中秋之夜,年青人更增游興,泛舟湖上,獨坐亭閣,觀影賞月,多么愜意的生活啊!水中映月,閃著淡淡的光,披上銀輝紗裙,水中波光粼粼,美麗極了。“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李白在《月下獨酌》中寫道: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千古名句抒發了作者寬大樂觀的胸懷,我們也要有李白的這種胸襟,才能讓生活更快樂。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中秋之夜的美好祝愿,帶給我快樂。快樂中秋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成為了一篇樂章。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3
中秋不會像過年那樣,有一場如此盛大的典禮,街道有些清冷,全都窩在家里。
前兩天走親訪友的比較多,被堵在路上的時間更多,再加上下小雨,直接造成交通癱瘓,隔幾個馬路口就會看見兩車相碰。不論開車去哪個地方,都會花比原來多2倍的時間。今天早上起來的有些晚。但并不妨礙我立刻就意識到今天是中秋節,一覺醒來已是中秋的感覺不要太好。還發現微信上多出一個小紅點,點開是七班的劉某同學送上的中秋祝福,還是昨天晚上12點剛過的時候發的,我也不忘回了句謝謝。
說中秋節是家人團聚的時刻,我們家倒是沒有在異地的人,除了姥姥姥爺在安陽住之外,都居住在本地,平時想回誰家拜托爸爸驅車十幾分鐘就能抵達,周末更是幾乎每周都能聚在一起。不過既然是中秋節,怎么都要有儀式感,中午和爺爺奶奶一起吃了午飯,賞月就只和爸爸媽媽弟弟一起。在網上看到好多文章,中秋佳節將至,有很多人卻因為自己的工作與學業而無法與親人團聚。
中秋節一到,返城高峰就又來了,有人不惜跋涉千里回到家鄉,只為短暫的重逢;看到有人身處異國,點一份中餐外賣,看見了餐盒上的“中秋快樂”就足以感到熱淚盈眶。對于某部分來說,因為從未體驗過,所以不會有任何觸動,這是我們所體會不到的——中秋節一人在外,回不了家;或是有幸可以回家的,就覺得這一刻有多么幸福。也許在今后,每一個人都有可能經歷這樣離別的痛苦,感受在今天才有的短暫的幸福。
現在覺得自己正處在幸福之中,一切都很美好。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4
中秋節,我和父母一起回家看爺爺奶奶。下雨了,我們坐在車里有說有笑。不知不覺車已經到了奶奶家,我撲進奶奶懷里。我說:爺爺奶奶中秋節快樂!今年中秋節,秋雨正在下。雖然我沒有看到圓月,但我在奶奶家玩得很開心。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5
今天是中秋,天氣驟冷,人們還沒來得及適應就匆匆穿上了外套。天空還伴著絲絲小雨,更增添了寒意。我站在窗前,心想,今天晚上的月亮能準時出現嗎?
到了晚上,我期盼著圓圓的月亮出現,可事與愿違,到了八點,月亮還沒有出現。這時,奶奶來了,只見她端來一張桌子,過了一會兒,忙忙碌碌的奶奶一下子就在桌子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東西:一盤蘋果,一盒月餅,一盆糖,還有葡萄、紅菱,兩個燭臺,一個裝滿米的碗。然而點上香,插上蠟燭,一年一度的祭月開始了。奶奶嘴里念念有詞:“今天是八月半,我來祭祭月亮,保佑我們一家幸福安康!”我說:“奶奶,今天月亮沒出來,你祭什么呀?”奶奶意味深長地說:“只要我們心里有月亮就行了。”我似懂非懂地望著天空,心里想:難道天上真的有月亮女神——嫦娥嗎?她真的能看見我們祭月嗎?能聽到我們對她的祝福嗎?我想這一切應該都是傳說,都是人們的信仰罷了。
燭火搖曳,空氣中夾雜著香燭的味道。這時,奶奶又拿來了一袋紙元寶,還有一只火盆,這些元寶的花樣很多,有空心元寶,實心元寶,前兩錠等,裝了滿滿一大盆。奶奶拿了一只紙元寶在燭火上點燃,然后扔進火盆,頓時,火蔓延開來,一會兒工夫,一盆紙元寶變成了一堆灰燼。
今天,我雖然沒有看見月亮,但親眼目睹了祭月的全過程,也是一個不小的收獲。但是,我又想,等到我們長大了,我們還會像現在這樣去祭月或者去拜祭祖宗嗎?答案是否定的,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科學觀念越來越濃,這樣的迷信活動只會越來越少,直至消失。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6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征著團圓。月餅的制作從唐代以后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在這個中秋節的晚上,我不僅僅會吃月餅、賞月亮,還懂得了一些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7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正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即使在平時,我們也會思念家人,更何況今天是中秋佳節呢!想必許多人對親人的懷念,都會比平時多一倍,比平時更加想念與親人一起的時光。可是,比起與家人一起,我更喜歡獨自一人看月亮。
我愛月亮,愛她的純潔,愛她的永恒,愛她的神秘。月亮越升越高,已經爬上了大樓頂。她俯視大地,把光輝揮灑。皓月當空,我瞇起了雙眼,我確確實實看到了明月高懸中模模糊糊的景物。是山?是水?是天空?是云霧?還是我的影子?
望著這皎潔明亮的月光,讓我想起了許多有關月亮的詩句:“中秋月圓夜,千里寄相思。”“夜風習習,皎月當空,中秋八月,月圓情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露從今月白,月是故鄉民。”“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月亮,你是一條溪流,為人們送去感情的水;你是歷代文人的孩子,使他們的文字千百年來一直年輕、燦爛。你的純潔,你的永恒,你的神秘,永遠得寵于時空的長河,贏得世人的眷戀與贊美。我愛中秋節,愛月亮,更愛中秋節的圓月。因為:中秋節的圓圓的月亮代表的是團園、幸福與美滿。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8
今天是中秋節。晚上,天上掛著大大圓圓的月亮,樹上掛著各種各樣的燈籠,十分漂亮。
吃過了豐富的晚餐,外婆帶我去文化公園看花燈。剛到門口,人山人海,人頭涌涌,我和外婆慢慢地才擠了進去。嘩!好多花燈啊!有的花燈五顏六色,有的花燈造型生動活潑,像真的一樣。花燈把夜空照亮。我左看右看都看不完,恨不得多長出兩只眼睛。我還到公園中心臺看表演,節目很精彩,看得都不想走。我還照了許多的照片。在公園里,我高興地跳著笑著開心極了。
回家的路上,我提著漂亮的燈籠,看著天上又大又圓又亮的月亮,心里想:中秋節的晚上真美麗啊!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9
今天是中秋節,難得爸爸放了半天假,中午我們吃了一頓團圓飯。晚上,奶奶準備了月餅和水果,我們開了中秋節才藝晚會。我和媽媽是晚會的主持人,我們全家都表演了節目,爺爺演唱了歌曲《東方紅》,奶奶表演了小燕子,爸爸唱了《國歌》,媽媽表演了我教給她的魔術,我先說了祝福歌,然后又講了兩個故事。
最后我得了最高分,106分,爸爸得了最低分30分。我是今晚的冠軍,我非常高興!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10
中秋節要邊吃月餅邊看月亮,那才叫真正的中秋節。而現在的人只知道吃月餅不看月亮,真是可惜了。
星期二那天放學,閆老師只給我們布置了一樣作業,那就是:觀賞中秋明月并寫一篇文章。
老天也好想知道我們要觀月寫文章,第二天就陰轉多晴,陽光明媚。我就等著晚上月亮的出現了。
到了晚上,潔白無瑕的月亮漸漸的從東邊升起,升起的月亮酷似一個又大又圓的“白玉盤”。
星星仿佛都在議論著:
有的說:月亮姐姐吃了什么滋養品一下子變的這么胖?
有的說:月亮姐姐擦了什么粉變得這么潔白無暇?
這一說可把月亮姐姐說羞了,她一下子藏到了云后面。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11
9月12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是中秋節,我和姐姐還有媽媽回老家跟爺爺奶奶一起過中秋節。早上我們很早就起床了,先去給爺爺奶奶買了一袋肉餃子,又去買了一只燒雞,然后我們就出發了。
到家時,我看見奶奶在劈柴火,我趕緊跑過去,讓奶奶坐下休息,我拿著斧子亂砍一通,把柴火砍的五花八門什么樣子都有,逗得奶奶大笑。中午奶奶用我砍的柴火做飯下餃子,那香味讓我迫不及待的想吃,終于等到餃子熟了,我趕緊去地里叫爺爺回家吃飯,然后我就拿一大碗一口一個一會就吃完了。到了下午,姐姐,媽媽,奶奶都睡覺了,爺爺有事也出去了,我一個人在那看電視。到了四點,媽媽說該回家了,我們逗留了一會,去大伯家玩了一會,走時還順手拿了點蘋果,哈哈。晚上我們吃著月餅,賞著圓月,腦海里想起了一首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最后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12
由月亮想到月餅,每年農歷八月一十五是中秋節,這個時候就可以和家人一起邊吃月餅,邊賞月。
我發現我手中的月餅和天上的月亮一樣圓圓的。就想起以前爸爸教我的一首詩叫:《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分別和老家的奶奶、外公、外婆打電話送去問候,祝他們中秋節快樂!身體健康!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13
中秋節,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日子,但這個中秋節令人十分難忘,因為我有了一段特殊的等待。
媽媽工作很忙,中秋節也要加班,上班前她對我們說:“今天一定早點回來陪你們過中秋。”一開始,我堅信媽媽會回來陪我們的,可是到了下午,也沒見到媽媽的影子,我不禁懷疑起來,我問爸爸:“媽媽今天真的會回來陪我們過中秋嗎?”爸爸愣了一下:“應該會吧!”聽了這個回答,我嘆了口氣。是啊,去年中秋節媽媽就說一定會早點回來陪我們過節的,但她加班回來時,已是第二天凌晨了。我自言自語道:“又要食言了嗎?”晚上,依舊沒有見到媽媽。我雖然很失望,但還是抱有一絲希望,盼著媽媽回來。
“咚咚咚。”什么聲音?我從沙發上蹦起來,是媽媽的腳步聲嗎?我湊到門上的貓眼邊,往外看,可是,我看到,原來是我們的鄰居王阿姨回來了,我沮喪得要命,垂頭喪氣地說:“媽媽不會回來了吧!”爸爸也很失望:“那就上床吧。”正當我們要上床睡覺時,忽然聽到開門聲,“媽媽!”我和弟弟撲上去。“我回來啦!怎么樣,沒騙你們吧?”媽媽笑著說。“嗯!”
當我們一家坐在陽臺上,吃著月餅,望著天空上那輪明月,談笑風生時,我頓時覺得,等待也是一種幸福!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14
中秋佳節,人月團圓,美酒當歌人生幾何兮?千言萬語,望對嫦娥仙子訴語:念昔日意氣風華,躊躇滿志,搏擊滄海盡風流;嘆而今壯志難酬,心身憔悴,相對欲語淚先流;去歲吾父仙去,捂心猶痛,逝者成千古!現吾唯一夙愿:祝我母身體康健、笑口常開、無憂無慮、怡享天年矣!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15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哥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我不知不覺的背起了李白的《月下獨酌》,而今年是我過的最難忘的中秋節。
今年中秋,老師帶著我們一起做月餅,我的心里既開心又激動,我們先拿出了一個面團,先把面團充分揉捏均勻,這是為了讓面團變軟,做起來更輕松。做好面團后我們要把它壓成餅,然后放在一邊。
第二步我們要放豆沙餡兒,揪一團就好。一定要比面團兒少一點,不然待會兒就包不上了,會很麻煩的。然后把豆沙做成一個小圓球,并把它放入面皮中,像包餃子一樣把它給包起來,照樣團成圓球。
下面我們做最后一步,然后就可以放入烤箱啦。我們把它放入月餅模具里面,放在桌子上,把他壓到底。可是月餅居然從模具底部溜了出來。難道是我的力氣不夠嗎?我正想著經過改良,我終于成功了。下面就可以把它送入烤箱了,把它烤15—20分鐘就行了,再刷上一層蛋液,再烤一會兒就完成了。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1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人們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可我覺得今天八月十五的月亮特別圓,特別多星星,奶奶炒的東西特別多,特別香,嘻嘻!
在中秋節的前一天,我已經全副武裝,做好準備,因為,爸爸說今年不買燈籠,要我自己做,真倒霉!首先,我先用竹子制作成一個六面四角形的燈籠。可能我是第一次,把燈籠弄得亂七八糟的,燈籠不像燈籠,鬼不像鬼,最后還是老爸幫我做好了燈籠的支架。接下來是把畫好的畫做燈籠的面,這可是我的強項啊!我“佛手”一揮,一會了就畫好了。最后,也是最難得一部分:就是做燈籠的“胡須”。一開始,我剪得四不像,媽媽說我剪怪怪的,我很不服氣,但是我看到媽媽剪得“胡須”非常精致,我就好佩服媽媽。辛苦了一天,終于做好了燈籠,看著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的戰利品,從心里比吃了比糖還甜!
我盼呀盼,終于盼到中秋節當天了,我盼中秋節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奶奶做的大餐;二是因為我約了同學晚上到華柏公園玩。還沒到約定的時間,我就匆匆忙忙地拿好燈籠下去了,當我走到華柏公園的時候,連個人影都沒有。果然,太早了,當我準備休息一下的時候。突然,一只手拍了拍我肩膀說:“小鄭,你好慢啊!”我轉頭一看原來是徐筠穎。后來我們拿著漂亮的燈籠到公園里到處轉,一個肥胖和一個瘦瘦的身影閃過,嚇我一跳,原來是歐凱瑩和蔡珊玲。一開始,我們還興致勃勃地拿著燈籠瞎轉,一會逛那邊,一會逛逛那邊,開心極了!我們就把燈籠給忘了,東玩玩、西玩玩,一會玩三字經一會玩木頭人,樂極了!玩累了,就在石椅子上休息。
玩著玩著就忘記了時間,我們只好依依不舍地分手,個個都回家賞月,我也不例外。還沒有到家門口,我已經聞到我家炒田螺的味道,真香!我忍不住朝香味的來源“飛”去,媽媽看到我這副摸樣哭笑不得。中秋節的大餐終于可以開吃了,一邊吃著可以辣到讓人“噴火”的田螺,一邊喝著冰冰涼涼的奶茶,真是爽到爆。
這一天我過的非常快樂,非常充實!這個中秋節,月亮更加圓,給加亮,而且更加有意義,突出了它的團圓之意。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17
中秋節是一個傳統節日,聽我爸說,它起源于唐朝,然后到月球為中心。中秋節是“花好月圓”。
所謂的“團圓”在古代,人們對于團結和幸福,我喜歡中秋的思念。每當中秋節,我們家兜兜轉轉,與賞月,吃月餅,看“中秋晚會”。今年的中秋節,我們的家庭聚會,我們笑,幸福快樂。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18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我和爸爸媽媽剛吃完早飯,媽媽就提議說:“要不這次中秋節的月餅我們親自來做吧。”我和爸爸聽了,心中都有些激動,我還沒有見過怎么做月餅呢!于是,媽媽就帶我來到了超市。
到了超市,媽媽東看看,西瞧瞧,最后終于買齊了要買的食材:小麥粉、白砂糖、瓜子、冬瓜條、花生仁、芝麻仁等。
回到家,媽媽就把手機從包里拿出來,查閱這月餅的做法,便開始做了。
媽媽先把食材打碎,攪拌到一起,然后又把它們煮熟,倒入了小麥粉,糯米粉攪拌均勻,又熬好了糖漿,拌到餡里,然后放到模子里,再放到烤箱里烤。不久,月餅便做好了。出爐后我才知道:媽媽做的是我最討厭的五仁月餅。雖然討厭吃,但我體驗到了月餅的制作過程,心中還是很開心呢!
轉眼到了晚上,本來是要賞月的,但是聽爸爸說,晚上“天宮二號”要發射了,我們就坐在一起看著電視,吃著月餅。
看著電視,我感到了祖國的偉大,制造出了這么多神奇的東西。
中秋節這天我過得非常開心,要是天天都像這樣,那該多好啊!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19
中秋節那天,我和父母一起回家看望祖父母。下雨了,我們坐在車里說笑。不知不覺,車已經到了奶奶家,我撲進奶奶的懷里。我說:祝爺爺奶奶中秋節快樂!這個中秋節,秋雨正在下。雖然我沒有看到圓月,但我在奶奶家玩得很開心。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20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它在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又是一個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爺爺家吃團圓飯。
我伯母和我伯伯工作都很忙,忙的他們平時都不能回家,但今天,他們丟下工作,回到爺爺家,就是為了能一家團聚。今天,爸爸媽媽也一大早就要趕到爺爺家去,幫爺爺做做飯,干干活。
平時,大人工作忙,小孩兒作業忙,都沒有時間聚在一起吃飯,今天看著伯母和媽媽做的一桌子飯菜,看著一家人的笑臉,我覺得很是溫馨。
月餅是中秋節的必備習俗美食,它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晚上我看著餐桌上的月餅,就如同一個個月亮在桌子上擺著一樣。雖然我不喜歡吃月餅,但我喜歡月亮,難道月亮也是這個味兒?
我們吃完飯,就到陽臺上賞月。啊!今天的月亮好圓好亮啊!月亮如同一個金子做的大圓盤。我仿佛看見了嫦娥在以她那優美的姿勢穿梭在云霧之中……
明月本無價,高山皆有情。愿大家的生活就像這十五的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21
今天是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這天人們都會吃著月餅賞月。
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也在一起吃月餅。我最愛吃的是豆沙餡的,咬一口,香極了!吃過月餅,我就到院子里看月亮。本來以為會看到圓圓的月亮,不過很可惜,我到了院子里,并沒有看見圓圓的月亮。月亮隱藏在淡淡的云朵后面,像個害羞的小姑娘。
媽媽告訴我:“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這是一句俗語。”
哦,原來是這樣呀!明天我繼續觀察圓月吧!這次該不會讓我失望了!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22
感恩節讓你有了一整年都不敢恩的理由,春節給了你一整年都不回家的理由……
小時候不懂事,只覺得月餅好甜好好吃,卻不明白大人們的頭為什么都是仰著的,還傻里傻氣地模仿他們。后來長大了,才知道中秋節要觀賞一年里最圓的月亮,享那一刻團圓,看那一份恬淡。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23
八月十五,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中秋節。那天,人們吃月餅,賞月,有的地方還有花燈,十分熱鬧。
中秋前夕,親朋好友都以月餅為禮互相贈送,因為月餅象征團圓。月餅的款式也是琳瑯滿目:有鳳梨味的、紅棗的、香橙的,還有我最喜歡的冰皮月餅……
中秋那天,人們買來除了月餅外的各式各樣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吃的。傍晚,一家人吃著團圓飯,望著即將要黑的天空,都盼望月亮早點兒出來。
晚上,月亮出來了,像個大圓盤似的。這時一家人把桌椅、茶具都搬到陽臺上,各種月餅也都一起拿了出來。大家望著皎潔的月亮,想起了在外地不能回家的親人;有的人在月光下舉杯相慶,寄托了美好的愿望;煙花冉冉升起,在夜空中綻放!
中秋節是我們合家歡樂的日子,是我們思念親人的日子,更是我們不可磨滅的日子。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24
中秋節,月亮是圓的。中秋節,吃月餅。月餅又圓又香又甜,月亮是圓的,掛在天上。中秋節迎接亞運會。吃月餅,慶祝團圓。把月餅送到家里。月餅充滿了愛。吃月餅,家家戶戶都開心,吃月餅,家家戶戶都看月亮。廣東省廣州市好賢路小學一年級方心怡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25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媽媽特意準備了香噴噴的菜,有螃蟹、有魚等等,我吃了滿滿一碗飯。爸爸說:“今天小區里有電影可以看,”我一聽爸爸的話就加快了速度,我吃完飯就騎著自行車和爸爸來到小區。
我來到小區就看見很多人在那里看電影,我看的可開心了!在那我不知不覺把電影看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后一段,那個人從天上掉下來又飛了上去。
我回到家站在陽臺上賞月,就想起李白寫的那首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還想起了姥姥、姥爺、爺爺、奶奶,他們在家里過得好嗎?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26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這是蘇軾寫的《水調歌頭》,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大家都非常快樂。
中秋節,在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日,中秋節亦稱“團圓節”、“八月節”、“仲秋節”。這一晚,人們會賞月、拜月娘。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到了晚上,我們非常高興,吃完飯,便把桌子擺好,然后拿著各種各樣的東西擺在桌上,有柚子、柿子、石榴、油甘、蘋果以及月餅,我還把新筆、新作業本放在桌子上祭拜,祈求學習進步。不一會兒,桌子便擺得滿滿的,這時,月亮冉冉升起,我們一家人忙完后,便坐在一起,看天空中的圓月,這月亮是一年中最大、最圓、最亮的月亮。這輪皓月像銀盤一般高懸在萬里無云的黑幕上,月光靜靜地瀉下來,把院子里的一切都涂上了銀白色。月光像水一樣飄灑下來,輕輕地灑在我的臉上。我們小孩在月光下做游戲,玩得很開心。
我們一邊賞月亮,一邊聽媽媽講嫦娥奔月的故事:相傳在遠古時候,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把禾苗都曬干了,老百姓們也無法生活。這時,有一個叫后羿的人,他登上昆侖山頂,拉滿神弓,射下了九個太陽,留下了一個,從此,百姓們過得很快樂。后羿的妻子嫦娥,是個美麗的女子。一天,西王給了他們一仙藥,后羿便叫妻子藏在了寶柜里。后來,后羿帶弟子出門,迷蒙假裝生病不出門。晚上,迷蒙要嫦娥交出仙藥,嫦娥不交,便四處搜尋,嫦娥沒辦法,吞下仙藥,朝月亮飛去。后羿回家后,擺上嫦娥最愛吃的月餅,老百姓也跟著擺上供品,一祈求平安幸福。以后八月十五日就成了中秋節。我們聽得開心極了。
今晚,月亮特別圓,月亮高高地掛在天上,我們說著笑著,度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27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
這天晚上,月亮高高掛在天空,像一個閃閃發光的大銀盤,外面發著一圈黃色的光環,它的旁邊還有一顆亮晶晶的小星星,好像在陪伴著月亮。
奶奶在院子里擺了一個小桌子,放上許多水果和月餅,還插了三柱香。我疑惑地問奶奶:“這是干什么呢?”“這是給月亮上供的。”奶奶回答。
看著圓圓的月亮,我想起了一首詞,是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大聲地背了起來。背到最后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時,我拖長了聲音,像古人一樣,爺爺說:“最后這一句背得最好!”
中秋節是個團圓節,但愿像詞里寫得那樣,每一家都團團圓圓!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28
9月12日 星期二 晴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把中秋節給盼過來了。中秋有又吃月餅,又是賞月。
在這一個美滿的月圓之夜,當然是要吃月餅的了。媽媽把帶來的月餅拿出來,我們開心地吃著這美味可口的月餅,開心地笑了。突然間媽媽哇一聲原來是天空中出現像臉盆一樣大的月亮大家不禁都看傻了眼,原來今年的中秋剛好是*所以月亮特別的大又圓.,晴朗的天空中,月亮就象一個光輝四射的銀盤,高高地掛在天空中,月光是那么的皎潔,是那么的明亮。遠處飄來一云朵,遮住了月亮那秀麗的容顏,而月光卻從云邊射出,把四周映成一個美麗、燦爛的光環。我仿佛看見了月亮上的許多黑色的陰影,真像神話故事中的牛郎與織女相會的傳說啊。我又不由得想起了李白的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不禁朗誦起來。
接下來要吃團圓飯,今天的飯可好吃了,因為今天是中秋節。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29
盼望著,盼望著,中秋節終于來臨了。今年的中秋節,恰逢國慶節長假,農歷八月十五傍晚,我正在樓上寫作業,累了,我正想歇一會,看看媽媽沒在家,我收起作業,信步走上陽臺,啊!只見一輪明月從東方升起,那么圓,那么亮,玉盤似的,慢慢的,月亮升高了,在云里慢慢走動,天空的幾朵云像沾了一層灰似的黑,星星也非常少,有一個星星在月亮旁邊,非常亮,那就是恒星嗎?柔柔的月光照在院子里,照在院子里的柳樹上,柳樹的影子倒映在地上,像水里的水草一樣。地上的小草起了露珠,在月光照耀下,那露珠映著月光,閃閃發光,月光透過窗戶照在我的書桌上,使我寫的字更加清楚。
外面響起了媽媽的腳步聲,“龍龍,快開門哪!”我聽到媽媽的喊聲,連忙打開門,只見媽媽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走進家門。過了一會,媽媽從廚房端出一大盤水果,有香噴噴的大紅香蕉蘋果,有黃澄澄的梨子,月牙形的香蕉,還有酸甜可口的葡萄,媽媽又拿出一包印有精美圖案的月餅放在桌子上,喚來了我奶奶和爸爸,說:“吃吧,今天是中秋節,我們過一個快樂的節日。”我拿起一個大紅蘋果咬了一口,呀!好脆呀!一股甜汁溢滿口腔;我又拿起一個月餅,甜甜的、香香的,清香四溢,是甜美的五仁月餅,我心里向吃了蜜一樣甜。我一手拿著月餅,一手拿著蘋果,嘴里還流著口水呢!
月光透過窗子照進屋里,我家更顯得溫馨和諧,一陣陣笑聲不時從我家飛出。
中秋節真美好,我想天天都是中秋節!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30
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國的傳統佳節。它是由古人在中秋時節,對著月亮觀賞祭拜、寄托情懷這種習俗漸漸形成的。中秋節的月亮最圓,在我國,這一天是家人團圓的日子,不管人們在什么地方,這一天都想返回自己的家,月圓人也全。因而又叫“團圓節”,也可以叫“八月半”。
在中秋節晚上,我們一邊聊天賞月一邊吃月餅。月餅里面包著糖、芝麻、桂花等,很好吃。
大的月餅要每人分一塊,如果有人不在家就給他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團圓。吃著月餅,大人們就會講中秋節的傳說,如嫦娥奔月、吳剛伐(fá)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看著那圓盤似的明月,總是讓我心中充滿了好奇,也體會到了濃濃的親情。
中秋節周記十則 篇31
9月12日 星期二 晴
中秋節那天,我們早早吃完晚飯,就開始布置。我們先在自家門口擺張桌子,桌子上放著折疊成各種形狀的紙幣,還有各種不同水果——蘋果、火龍果、柚子、油柑……我數了一下,竟然有十五種之多!月亮還沒完全升起來,爺爺說:“你可以和堂哥們提著燈籠到村里各家走走看看!回來再一起祭拜。”“好咧!”我們提著各種形狀的帶著音樂的小燈籠,開始“巡游”啦!只見各家各戶門口都擺放著八仙桌,桌上的祭品琳瑯滿目,看來這真是一場隆重的祭拜儀式,大家過上好日子,祈求安康是所有人的心愿哪!
回到家,爺爺提醒我們該祭拜了,我們朝著天空叩拜起來。只見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圓,呀!月亮里好像真的有只玉兔在陪著嫦娥哦,又好像是吳剛在砍樹哦!
我們老家的中秋節祭拜月亮的習俗,令人遐想聯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