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鄉實踐心得體會范文300字(精選3篇)
下鄉實踐心得體會范文300字 篇1
為期五天的“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終于在20日落下帷幕,我參與的是“共享藍天,牽手成長”愛生小學義教活動。
7月16日的出征儀式中,我們的隊員都懷著興奮而又激動的心情聽著曾崢書記的講話,初步了解了“三下鄉”活動的重大意義。經過三個小時的`車程,來到坪田鎮新墟村愛生小學,看到了學校簡陋的環境,村民樸實的生活,學生們積極的學習態度,都讓我們感受到農村氣息。
第二天下午,我們義教小分隊開始了義教活動,來自不同年級的小學生們好奇地望著我們十幾位的隊員,經過一節課的共同學習,小朋友們都已經和他們所配對的隊員互相熟悉了,稚嫩的面孔,好奇的眼睛,向我們傾訴著自己的學習,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庭。與我配對的是兩小姐妹和一位五年級的男生,得知他們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一輩來撫養他們,環境的惡劣并沒有打擊到他們學習的信心,在每一節課都認真聽講,認真學習。
第三天,我與另外兩位隊員上了一個小時的英語課,由于低年級的學生沒有接觸過英語,所以課堂上的學習有一定的難度。但是,高年級的學生很快就跟上進度。大家一起學習26個英文字母、字母歌,還有數字和問候語,對于這一切,他們都感到十分新鮮,即使是發音不標準,但也阻擋不了他們的熱情。除了課堂上有時候較為吵鬧之外,課堂氣氛還是很活躍,小朋友也很聽話。
除了需負責的英語課外,我還配合了其它隊員們上的語文、數學、音樂、美術、體育課,讓我感受最深的是體育課堂,游戲是小朋友們最愛的活動,每位隊員也融入其中,老鷹捉小雞、丟手絹、木頭人,這些都是屬于大家的童年游戲,讓我們也樂在其中。
下鄉實踐心得體會范文300字 篇2
初到石嶺
石嶺二小位于湛江市廉江石嶺北灣,一間較為偏僻的農村小學。學校的面積很小,教學樓與宿舍樓圍著一塊小空地,就是學生們平日活動的主要場所了。教學樓西側是操場,也許是因為假期的緣故,長滿了雜草,都有膝蓋一般高了。跑道用沙石鋪成,并不平整,有深深淺淺的坑洼,裝滿混濁的雨水。
我們心語心愿隊伍于20__年七月十八號下午三點在盧博,晶晶老師和團支書的帶領下到達實踐基地。我清楚的記得那天下午陽光是如何的毒辣,空氣滾燙灼人,加上一路上的顛簸勞累,隊友們的臉上寫滿疲憊。唯一讓我們感到些許安慰的是頭上的那一片天:湛藍如洗一望無垠,胖墩的云朵,像孩童的笑臉點綴天空,煞是好看。
在隊友們的同心協力下,我們整理好兩間課室作為寢室,待一切都安排妥善后,一場大雨不約而至。一股透心涼的泥土氣息從地上升起,我們三五成群圍坐在一起休息,很安靜,只聽得見淅淅瀝瀝的雨聲。然后,有人在安靜中熟睡。
適應期
初到石嶺二小,我還是感到挺知足的,條件并不像電視上播的一些偏遠山區里的小學連黑板課桌都沒有。之前的擔心和不安立馬就掃掉了一大半,即便接下來的十幾天我們得忍受睡地板帶來的濕氣。剛開始的時候,的確讓人不太適應。不過,我們都很快積極地調整好狀態,隊友們相互鼓勵,我們會心一笑,心里都有了力量。
下鄉實踐心得體會范文300字 篇3
今天是三下鄉實踐活動的第二天,支教組的活動循序漸進地進行。
今天俊龍教的手語課引起了學生們的廣泛興趣,無聲的表達,別有一番韻味。看了手語的表達,發現聾啞人的世界其實也是很孤獨的,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看懂手語。我認為,手語其實是聾啞人一種相互交流,相互慰藉的方式,手語只適用于熟悉的人或同病相憐者,他們的世界依舊狹小,手語只能緩解他們心中的孤獨感,但是并沒有縮小他們和正常人之間的差距,因為正常人都無法看懂手語。
接著,是嘉玲上的書法課。看著她一個個指點學生如何正確的握筆,想起了當年的我。當年,我的語文老師也是這樣手把手教學,告訴我如何正確的握筆,告訴我寫好每一個字是多么的重要。遺憾的`是,當年的我就像在座的大都數學生一樣,對老師的勸誡并沒有放在心上,也不喜歡老師所教的正確的寫字方法。多年以后,他們會發現當年沒有聽老師的話是多么大的錯誤,而我正是一個不錯的例子。
最后的是敏艷的詩歌鑒賞課,不得不說,從我們專業的角度來說,敏艷她講得非常不錯,但是身為初中生的他們還不能很好的體會到詩中的精髓和作者的本意,所以課堂上難免會出現一些沉悶的氣氛,就像我們聽老師上詩歌鑒賞課一樣,連我們都會開小差,都會打瞌睡,何況是這些初中生呢?
最讓人激動的是,今晚我們支教組終于等來了神秘的“組長大人”,我們支教組終于齊聚了,我們的隊伍也正式全員到齊了。“組長大人”身上充滿了謎一樣的色彩,讓人好奇。正好明天就有她的課,我們都滿懷期待的等著看神秘的“組長大人”為我們帶來的精彩“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