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大學入學心得
張增田教授給我們講述了孔子的學習觀。與我們一起重溫古圣先賢的治學思想。這也使我們感受到這所理工大學的人文教育。
科大mba中心副主任丁斌博士談到了職業規劃的事情。講述了他對人生價值、人生的三個境界和成功人生的關鍵的見解,使大家感受頗深。
一天的入學教育很快就結束了,我也完成了自己新的人生起點的第一步。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三、感觸----新的認知
以前對科大不是很了解,雖然上大學的時候雖然經常可以在教室眺望到科大的校園,到科大學校里面感受她的氣氛,甚至有時候偷偷的跑到科大去聽課。但這還不是切身的真實體會。靜謐的校園、勤奮的學子、學富五車的教授……對科大的理解和認知也只是流于表面。通過備考、面試、入學,再到接受入學教育,這一系列過程,是我慢慢的開始對科大有了與以往不同的新的了解和認識;同時,也希望自己能夠溶于這個集體之中,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國科大學生。
1、新的科大
鄧國華教授的講述使我們更加充分領略了科大50年的光輝歷程,不平凡的成長道路。作為一個新中國我黨創立的第一所大學,科大承擔了大量的科研任務,造就了科大昔日創立之初的輝煌。在黨和國家的支持下,科大從無到有,緊盯著科學的前沿,為新中國培養了大批的科學大家,不乏“兩彈一星”的功臣們。70年科大內遷合肥,拉大了二次創業的苦難經歷。在十分艱苦的環境下,科大的師生無怨無悔、從未輕言放棄,在一個可謂荒涼的地方再造科大,為今天科大的跨越式發展積聚了動力。厚積薄發,95年,科大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良機,國家首批“211工程”建設大學,為科大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和動力,“985工程”九所院校之一,科大正重鑄新的輝煌,看著江--同志的題詞,“面向二十一世紀建設一流大學,培育一流人才”。這是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對科大的殷切希望,也是全體大人所承載的歷史責任。研讀科大的歷史,就是一次精神的洗禮,是對我們是一種鞭策和鼓舞,我們一定會樹立苦讀立志、鍛煉自己、塑造人格的崇高理想。前輩們的成功足跡帶給我們更多的是思考,思考如何在人生道路上雖歷經坎坷,永不氣餒,奮力攀登,實現自我價值。
以前在我看來,科大的老師多是科技工作者、科學家,他們的面孔應當是嚴肅的,他們應當是訥于言,敏于行的。而今,通過和老師們的面對面的溝通交流,才發現自己是多么無知和狹隘,于是也對他們有了新的認識。他們有科學嚴謹的思維,也有豐富的人文知識和詼諧幽默風趣的言行;他們的特立獨行是源于對科學的專研和忘我的投入,他們的嚴肅舉止是踏實的作風。他們默默無聞,卻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培養無數棟梁。大象無形、大音稀聲。這是在現代社會愈益稀缺的精神。在某些高校,明星學者頻頻走紅,學術包裝日漸華麗,豪奢作派司空見慣。可惜這些切割壟斷了最優質教育資源的高校,科研實力與花錢派頭、包裝能力并不相稱。 “甘于寂寞,追求卓越”,大人用實實在在的成就踐行著他們的精神。“風格低調,不喜張揚,求實務真,踏實肯干,持之以恒,堅忍不拔,骨子里透出一股不甘落后不服輸和不用揚鞭自奮蹄的精神”。xx大學引得無數求知者心向往之的正是科大所獨有的甘于寂寞不甘平庸,追求卓越不浮躁冒進的科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