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女孩青年志愿者行動心得體會
在去年的廣西關愛女孩青年志愿者行動的報名由于各種原因沒能被選上,今年我鼓起勇氣在報名,經過面試,終于被選上了。在8月8號我們到達南寧,9號早上在廣西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那里培訓,根據上級安排,下午兩點我們關愛女孩桂林醫學院志愿者行動小組前往來賓市武宣縣調研。10號早上走訪武宣縣人口與計劃生育局、縣婦聯等部門,由于縣計生局領導下鄉,下午我們再來到縣計生局,局長、書記熱情地接待我們,并詳細地向我們介紹武宣縣的計生工作的成績和其他的一些事宜。之后的十天里我們共走訪了黃茆鎮的玉村、大浪村、根村、上額村,東鄉鎮的平嶺村、合群村、三多村等七個村民委的十幾個自然村。本次調查活動從政府部門官員訪問,到調查農村實地了解情況,做調查問卷,共發放問卷400多份,調查對象全是農村家庭。在這一過程中,我切實感受到了農村的真實面貌和農民的實際需要,心靈也經受了一次洗禮。
出生人口性別比,是指平均每出生100名活產女嬰所對應的活產男嬰數,在觀察數量足夠大時,正常范圍為103~107。 出生人口性別比作為國際上衡量男女兩性人口是否均衡的一個重要標志。對這個數值的任何人為控制和改變,都會對人口的性別結構造成嚴重影響。20世紀70年代,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6.32,屬正常范圍。進入80年代以后,逐漸開始升高。1982年為108.47,1990年為111.14,XX年為116.86,XX年為118.58,嚴重偏離正常值范圍,并持續保持較高態勢,XX年有下降的趨勢。
以XX年全國人口普查情況為基準,我國0歲到15歲之間的男性總人口與同年齡段的女性總人口相比,大約多出1000多萬人。XX年后,這些人群開始逐漸進入婚齡,到那時,男女婚齡人口的比例失衡問題將會突顯出來。不少媒體稱,中國男女比例出現嚴重失衡,到2020年,中國處于婚齡的男性人數將比女性多出3000萬到4000萬,這意味著平均五個男性中將有一個找不到配偶,將有數千萬的男子將無妻可娶,成為傳統意義上的“光棍”。而且這一現象從明年開始將逐漸顯現出來。
XX年,廣西對國家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的“貢獻率”排位是全國第10位,被國家人口計生委列為重點督查指導的11個省(區)之一。我們調研地武宣縣的情況如下:
武宣,又稱仙城,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武宣縣轄武宣縣轄7個鎮、3個鄉:武宣鎮、桐嶺鎮、通挽鎮、東鄉鎮、三里鎮、二塘鎮、黃茆鎮、祿新鄉、思靈鄉、金雞鄉。共有6個社區、142個行政村。行政區域面積為1739.45平方公里,人口總數41.58萬,其中農業人口37.0萬,農業勞動力22.88萬。有壯、苗、侗等少數民族26.83萬人。全縣約有6.6萬人的剩余勞動力,年勞務輸出人數約3萬人,勞動力資源豐富。XX年武宣縣作為自治區“關愛女孩行動” 14個試點縣之一,取得較好的成績,出生人口性別比由XX年XX年的124--125,下降到XX年為109.33。
我們了解到女孩在社會上一直處于較弱勢的地位,女孩的權力有時難以得到保證,我們在黃茆鎮根村走訪到一戶人家,有個女孩今年剛剛以優異考上縣重點高中,她的父母都是在外打工,收入不多,平時都是和爺爺奶奶生活得,她是最大的,有一個上初中弟弟,還有一個妹妹。她奶奶告訴我們,她很擔心他孫女不能在讀高中了,因為沒有錢,還有弟弟妹妹要上學,擔心孫女的父母不讓她去讀書了。我們看到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孩因為這樣原因而輟學,以后的日子怎么辦。看到有點心酸,但其無能為力。教育方面國家政府社會應對女孩給予更大的關注。同時我們了解到農村的女性一般都是在家管理家庭,自主創業的很少。農村留守女童也要更加值得關注,農村留守女童的輟學率較高,她們的心里更加脆弱,同時家庭教育不當和隔代教育存在的不足會引發農村留守女童的叛逆心理,對農村留守女童的犯罪的案件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