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心得體會:要凝聚“正能量”
黨的十八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又邁入一個嶄新的偉大歷史時期。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承載著全國人民的厚望,承前啟后,繼往開來,踏上了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
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擁有8千多萬名黨員的第一大執政黨,堅定每一位黨員的信念,激發每一位黨員的活力,發揮每一位黨員的作用,形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合力,是當前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筆者認為,要把每一位黨員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作用發揮出來,成為實現“中國夢”的先驅,就要凝聚三大“正能量”。
一、凝聚信仰“正能量”
革命戰爭年代,共產黨員們懷著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帶領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為革命解放事業拋頭盧,灑熱血,解放了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共產黨員們為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生生不息,奮斗不止,讓中國走上了強國富民之路。事業之所以取得成功,得益于共產黨員們都有著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崇高理想,這一信念和理想凝著千萬黨員的心,聚著千萬黨員的力,迸發了勢不可擋的能量。
視觀當前,個別黨員領導干部經不住糖衣炮彈的襲擊,利用人民賦予的權利,大肆進行權權交易,權色交易,嚴重損壞了黨的形象,敗壞了黨的風氣;個別黨員不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做一些違反倫理道德,甚至違法亂紀的事情,連然不符合先進性的要求;特別是新生代的個別共產黨員,不知道為什么入黨和入黨為什么,有的還圖謀不軌,把入黨做為升官發財的奠基石。這些問題的存在,分析原因,主要是理想信念不堅定,甚至迷茫所產生的。
針對這些問題,必須根據變化了的形勢,積極做好新時期、新任務、新要求下的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讓每一位共產黨員都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都能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解決好信仰危機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把信仰的“正能量”凝聚起來,發揮黨員們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生力軍作用。
二、凝聚創新“正能量”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各項事業永葆生機的動力。放眼當今世界,一個國家注重創新,就會興旺發達,一個行業注重創新,就會始終走在該行業的前列,一個領域注重創新,就會在激烈的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當年,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大膽探索,試行家庭年產承包責任制,充分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走出一條農村發展的新路子。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等經濟特區,先行先試,開拓進取,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步入快車道注入強大活力。在這偉大的歷史革新進程中,共產黨員們充分發揮了模范帶頭作用,迸發了勢不可擋的能量。
中國的今天,發展正處于改革開放的深水區,既是發展的黃金期,又是矛盾的凸顯期,各種機遇與挑戰并存。然而一些地方的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思想僵化,缺乏開拓開放、銳意創新、積極進取的精神,憑老經驗、老方法辦事,墨守成規、按部就班地開展工作,一定程度上制約甚至阻礙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這些問題的存在,分析原因主要是對待工作缺乏改革的銳氣、創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