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繪本教學觀摩的心得體會范文(通用3篇)
英語繪本教學觀摩的心得體會范文 篇1
一、注重教學連貫性,提升學生閱讀品格
繪本因其圖文并茂的特點,在提升學生閱讀興趣與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方面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但是在實際的繪本教學中,老師往往為了深挖字詞句和語法分析,面面俱到,精雕細琢。How do you know that?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story? 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is story?這樣的追問更是充斥著我們的課堂。殊不知,在一連串的訓練與追問下,學生的閱讀興趣早已被蒸發(fā)。在侯雅萍老師執(zhí)教的“Funny fish”一課中,有別于傳統(tǒng)的逐圖分解講析方法,教師大膽地采取了整體呈現(xiàn)的方法,首先把故事的文字抹去,讓學生看圖,大膽猜測故事發(fā)展與結局。之后教師用手偶表演故事,然后再讓學生自己讀故事,用歌謠的形式復述課文,最后再表演故事。這樣的設計不僅保持了閱讀原有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從感知故事----細讀故事----提煉整合關鍵信息----組織語言----復述故事的完整的閱讀策略和方法。
二、抓住故事發(fā)展主線,提高學生閱讀效能
一條主題鮮明的“教學主線”是一堂成功繪本閱讀課的必備要求,它就好比是一堂課的靈魂。課堂的各項教學活動都應圍繞這條主線開展,并通過它進行發(fā)散與拓展,否則教學過程就會紊亂。
在馬寶華老師執(zhí)教的《Masiy Goes to the Museum》一課中,老師以各國著名的博物館為主線進行教學;張小琴老師的`《It's fun to jump》以sunny、funny、jump為主線呈現(xiàn)故事。這樣的設計不僅勾畫了故事結構,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捕捉信息的能力,提高了閱讀效能。
三、巧設課堂板書、助力學生理解應用
精湛的板書是教師智慧的結晶,也反映了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它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掌握知識,啟發(fā)思維。在繪本《Funny fish》的課例中,侯雅萍師刪繁就簡,在黑板上僅僅板書了小狗用肢體語言表達Funny。看似簡單的板書,卻高度概括了本課的.語言重難點,為學生提供了語言操練的框架,同時也為后面復述課文和語言拓展環(huán)節(jié)做了很好的鋪墊與準備。
有人曾經這樣說,兒童沒有閱讀,他的人生經歷一定會有欠缺,通過閱讀帶來的啟發(fā),能解決孩子視野和品格的問題。小學英語繪本教學是一個新生事物,還需要我們不斷去實踐、去研究。作為小學英語老師,我們要充分發(fā)揮繪本閱讀教學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英語繪本教學觀摩的心得體會范文 篇2
20xx年10月26日,我有幸參加了“名師大講堂”暨蘭州市小學英語學科培訓活動,聆聽了三節(jié)英語繪本教學公開課,以及來自西北師大武和平《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英語繪本教學設計》的報告。繪本教學展示課例和武和平教授的精彩報告,如同冬日里的一把火閃爍著教學智慧與火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學習的平臺。每堂課、每次展示交流我都認真地聽,認真地記著,也隨著老師和學生的心情時而激動時而深思。一天的學習,讓我眼界大開,學有所得。
從此次的優(yōu)秀課例展示不難看出,要上好一節(jié)繪本閱讀課,我們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多下功夫:
一、注重教學連貫性,提升學生閱讀品格
繪本因其圖文并茂的特點,在提升學生閱讀興趣與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方面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但是在實際的繪本教學中,老師往往為了深挖字詞句和語法分析,面面俱到,精雕細琢。How do you know that?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story? 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is story?這樣的追問更是充斥著我們的課堂。殊不知,在一連串的訓練與追問下,學生的閱讀興趣早已被蒸發(fā)。在侯雅萍老師執(zhí)教的“Funny fish”一課中,有別于傳統(tǒng)的逐圖分解講析方法,教師大膽地采取了整體呈現(xiàn)的方法,首先把故事的文字抹去,讓學生看圖,大膽猜測故事發(fā)展與結局。之后教師用手偶表演故事,然后再讓學生自己讀故事,用歌謠的形式復述課文,最后再表演故事。這樣的設計不僅保持了閱讀原有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從感知故事----細讀故事----提煉整合關鍵信息----組織語言----復述故事的完整的閱讀策略和方法。
二、抓住故事發(fā)展主線,提高學生閱讀效能
一條主題鮮明的“教學主線”是一堂成功繪本閱讀課的必備要求,它就好比是一堂課的靈魂。課堂的各項教學活動都應圍繞這條主線開展,并通過它進行發(fā)散與拓展,否則教學過程就會紊亂。
在馬寶華老師執(zhí)教的`《Masiy Goes to the Museum》一課中,老師以各國著名的博物館為主線進行教學;張小琴老師的《It’s fun to jump》以sunny、funny、jump為主線呈現(xiàn)故事。這樣的設計不僅勾畫了故事結構,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捕捉信息的能力,提高了閱讀效能。
三、巧設課堂板書、助力學生理解應用
精湛的板書是教師智慧的結晶,也反映了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它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掌握知識,啟發(fā)思維。在繪本《Funny fish》的課例中,侯雅萍師刪繁就簡,在黑板上僅僅板書了小狗用肢體語言表達Funny。看似簡單的板書,卻高度概括了本課的語言重難點,為學生提供了語言操練的框架,同時也為后面復述課文和語言拓展環(huán)節(jié)做了很好的鋪墊與準備。
有人曾經這樣說,兒童沒有閱讀,他的人生經歷一定會有欠缺,通過閱讀帶來的啟發(fā),能解決孩子視野和品格的問題。小學英語繪本教學是一個新生事物,還需要我們不斷去實踐、去研究。作為小學英語老師,我們要充分發(fā)揮繪本閱讀教學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英語繪本教學觀摩的心得體會范文 篇3
根據(jù)兒童的年齡特征與認知心理,小學低年段更適宜閱讀繪本,這是通向流暢、獨立的文字閱讀過程中的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因此,我們年級段的階梯閱讀主題定為“繪本”。繪本有很美好的能夠講故事的畫,有很感人和很有趣味的故事,這樣的書讓孩子覺得不排斥,不陌生,沒距離;這樣的書很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球,撩動孩子的心靈,升華孩子的情感;這樣的書最讓孩子感到親切,他們會讀,愛讀,能讀懂它,能把內容吃到肚子里去。其次,兒童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是圖形認知的敏感期。孩子在腦子里積累的圖像資料越豐富,他的想象也就越豐富,他的邏輯思維發(fā)展也就越健康。繪本以畫為主,字少而畫面豐富,以畫傳達故事情節(jié),很符合低年級兒童早期閱讀的特點和習慣。繪本閱讀已被一些教育人士稱為“無壓力閱讀”,學生不再被拷問,不再被要求寫心得、寫佳句。一直喜歡這種提法,就是“無壓力閱讀”, 一改語文教學的口味,那么對于有圖畫的繪本閱讀來說,應該就是無壓力的、快樂的。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繪本的閱讀才會是分享的、體驗的。因此個人認為繪本閱讀教學的課堂上多一點分享,少一點要求,多一點欣賞,少一點問題,多一點樂趣,少一點枯燥,多一點體驗,少一點傳授。我想只要這樣繪本教學才能讓孩子越來越喜歡。
本學期讓學生接觸了眾多充滿哲理與詩意的經典繪本,如《猜猜我有多愛你》、《逃家小兔》、《爺爺一定有辦法》、《小黑魚》、《月亮,生日快樂》、《鼠小弟的故事》、《鱷魚怕怕》、《想吃蘋果的鼠小弟》等等。學生讀繪本多了以后,自然就有了自己創(chuàng)作繪本的愿望。于是,我們以不增加學生負擔,不犧牲兒童的興趣為前提,仍然以兒童為本位,以興趣為先導,鼓勵學生在有興趣的情況下創(chuàng)作,但決不作統(tǒng)一要求。其實,孩子們繪本讀多了,無論是語言的積累還是畫面的積累,都厚實了;無論是思想還是情感,都活躍而豐富了。創(chuàng)作繪本對孩子們來說并不是刻意追求之舉,當閱讀成為需要并養(yǎng)成習慣的時候,表達便水到渠成了。從繪本的內容來說,可以從對所閱讀繪本的續(xù)寫、仿寫到自創(chuàng);從繪本的篇幅來看,可以從單頁的到幾頁的;從設計者的組合來看,可以采用伙伴合作、孩子與父母合作的方式既降低了難度,又培養(yǎng)了合作意識。雖然他們的繪本有時是那么的幼稚,但卻是他們思想的體現(xiàn),是想象和欣賞力的體現(xiàn),也是動手實踐能力的體現(xiàn),那何樂而不為呢?
我覺得繪本教學,不可能把這本書中所有的東西都教給孩子,我們只要做到教會孩子閱讀的方法,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是最重要的。繪本的味道就在于去感受作品中溫情的“意味”、奇妙的“趣味” 和無窮的 “風味”。 同時在教學活動中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到:教師對繪本深入準確地挖掘是閱讀教學的前提與保障,教師對繪本作品的理解和價值判斷將直接體現(xiàn)在教育目標中,滲透到教育過程中。優(yōu)秀的繪本往往蘊含豐富的信息,在閱讀過程中,不僅僅只停留在對情節(jié)的大致了解,要做深層次地挖掘和準確地引導,那么這樣的閱讀帶給孩子的發(fā)展是無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