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心得體會(通用8篇)
駐村心得體會 篇1
轉眼間,我到公車社區開展鄉村扶貧工作滿2個月了,時間雖短,收獲卻很大。從當初的忐忑不安、一團亂麻,到現在的躊躇滿志,思路清晰,感觸很深,感慨頗多。做好駐村工作我覺得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有虛心。作為剛從區直部門下來的干部,農村工作與縣域工作差別還是很大的。為了盡快熟悉情況,進入角色,我虛心向村兩委干部學習、向駐村干部學習,加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扶貧工作重要論述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學習中央、自治區扶貧政策,迅速了解村情村貌、脫貧攻堅、明白政策,為下一步更好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是有真心。駐村工作更多是跟群眾打交道,要用真心,用真情對待他們,全心全意幫助他們,才能取得群眾的信任。短短兩個月,我走訪了公車社區40戶貧困戶,每去一戶,我都跟他們聊家常,了解家庭人口情況,生產生活情況,特別是了解他們目前是否有困難,想要解決的問題,能解決的當場解決,不能解決的聯系有關部門解決,做到想群眾之所想,解群眾之所難,讓他們深刻體會到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
三有信心。到20__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20__年上半年即將過去,下半年正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全面接受檢驗的關鍵時刻。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我堅定理想信念,堅定不移地執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在黨中央、上級部門的指導下,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駐村心得體會 篇2
今天是我隨外事局“三民”活動工作組入駐伽師總場10連整一個月,工作組下派干部迅速完成了從城市到連隊、從機關到基層、從家庭生活到集體生活的“三個轉變”,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之中。
在短短的一個月,我們工作組幾乎每個工作日都在連隊。一方面了解連隊的基本情況,與連隊干部、職工在春耕生產第一線,積極投入連隊葡萄種植、植樹造林勞動,把農田勞作當成調研期間的一門必修課,接地氣,贏民心;另一方面入戶走訪,知民情、摸實情與職工群眾嘮家常、交朋友,聽職工群眾的真話、實話,甚至是牢騷話、罵娘話。一個月下來,對連隊里的基本情況已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了解到了10連住戶245戶,人口1125人,困難戶12戶(包含特困戶),黨員28人,耕地16000多畝,主要以種植棉花為主,其次是棗樹、葡萄種植。經過18天的入戶走訪,已完成走訪183戶,占應走訪總數的71.5%,對下一步開展工作打下了基礎。
在基層生活工作的一個月里,作為一名機關干部,我十分珍惜這次近距離了解連隊、職工,向基層和職工群眾學習的機會。可以用“四個感受”來概括我駐連的體會。
感受到這里的民風純樸。在入走訪中,我深深感覺到這里的民風純樸,熱情、善良、樸實,對黨和政府懷有感恩之心,對工作組寄予希望。不少職工群眾主動找工作組交流思想、反映情況。在入戶走訪中,來到一戶退休職工家時,工作組的同志們與大爺圍坐在炕頭,詢問他的身體和生活情況,嘮家常。坐在一旁燒水的阿不拉卡日大爺的老伴—熱孜汗庫爾班站起來說道:“我在心里寫了一首詩,想送給你們,不知道行不行?”“行呀!我們下基層就是要聽民聲、接地氣”,趙大勇肯定地回答。當聽完這位63歲維吾爾族大媽這首“詩”,感受到她是發自內心深處的呼聲!代表著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對黨的富民政策的感恩之情。每當回想起在走訪職工群眾家中,看到他們為工作組端來水果、酸奶、雞蛋、鑲時,和他們說的樸實的話語,此情此景,我能看得出也能感受得到,這里的群眾那顆善良而感恩的心。
感受到肩負的責任重大。自到連隊后,干部和職工群眾對我們表現出了極大的歡迎,同時也對我們有著很高的期盼。在摸排走訪過程中讓我感觸最深和最不愿意聽到和看到的是職工增收難度大、飲用水質差、職工群眾業余文化單一、少數職工群眾家庭的道路沒有硬化等諸多問題需要有待于解決。我感受到做為“三民”活動工作組的一員,在為連隊職工群眾辦實事過程中,肩負著重大責任。只有實實在在為民服務,辦實事,才能拉近干群距離,真正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感受宣傳政策的必要性。進連入戶,走訪座談,進行政策宣講,答難解惑,是工作組當前階段的主要工作任務。據了解,許多職工群眾通過電視、廣播及相互之間傳播等途徑知道惠民政策,但對具體內容一知半解,有的只了解個別政策項目,不清楚自己應該享受哪些政策,造成因不理解政策、公開公示不透明對連隊干部產生一些誤解等等。
我們在走訪中力爭現場答復,現場不能答復的承諾盡快答復,確實答復不了的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并反饋意見。通過走訪,我感受到只有耐心細致地幫助職工群眾理解惠民政策,才能增強職工群眾致富信心和動力。
感受到職工群眾的喜與憂。兵團農業的主戰場在團場、在連隊,服務對象主要是職工群眾,只有到團場、連隊一線,才能摸清當前農業存在的突出問題。我們所住的伽師總場自然條件差、產業結構單一,是制約農業發展的瓶頸。目前,職工發展養殖業的積極性較高,但缺乏起動資金等諸多的問題困繞著職工。喜的是團、連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職工的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職工致富的信心不減,同時,兵團黨委也制定了一系列惠民政策,為職工群眾辦實事的決心不變,將繼續擴大。
在連隊工作生活了一個月,使我感到:只有親身經歷過,方能嘗盡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用心思考過,才能學會其中的真知灼見。
駐村心得體會 篇3
進駐xx村以來,本人嚴格遵守駐村書記工作紀律,靠前服務,及時與鄉分管領導、村支部成員對接,深入了解全村發展情況,先后參加了全市“黃河金岸·醉美梧桐”鄉村文化旅游節活動、全鄉駐村書記座談會等,走訪了部分群眾,對全村人口、產業、特色、黨建等基本情況有了初步的了解。
特別是適逢舉辦全市“黃河金岸·醉美梧桐”鄉村文化旅游節,在參加此次活動中,我也深刻體會到梧桐樹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模式。在為期3天的鄉村文化旅游節活動中,圈村產業發展、群眾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能工巧匠、美食達人等人才濟濟。通過這次鄉村文明旅游節,將進一步推動圈村今后的發展。
我也將進一步找差距、補短板、定目標,下一步,我村將整合土地、產業、人才、政策等各類資源,在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田園綜合體方面再發力,努力實現現代農業提質增效,進一步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鄉村旅游新業態,切實拓寬群眾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駐村心得體會 篇4
20xx年1月,我肩負第一書記、工作隊長的重任,帶領工作隊員走進xx縣xx鎮xx村,接下了駐村工作的接力棒。從機關到基層,駐村歲月讓我離群眾更近了,深切領悟到腳踏實地方能行穩致遠的含義。
人生如旅,駐村生活是融入基層、建設美麗鄉村的難忘征程。在這里,我們沉下身心,與村干部、各族群眾共同探尋鄉村的穩定之策、發展之路。從提升能力開始,工作隊員結對幫扶村干部,每周小結盤點、每月互考互評,村干部慢慢學會了電腦操作、文稿撰寫、分類統計,學會了組織活動、主持會議。
與村干部結對幫帶
村“兩委”班子成員逐漸把穩村興村的責任扛在肩上,把村情民意臺賬記在心里。村干部一點一滴的成長進步,贏得了各族群眾的信任,越來越多的村民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加入到了志愿服務中,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得到提升。
人生如樹,駐村生活就是砥礪身心、磨煉意志的閃光年輪。我們身沾土腳帶泥,體味著農村工作的艱辛,逐漸確立了“生態立村、林果興村、產業富村”的發展思路。
要改變總是艱難的,為了讓村民從被動觀望變為熱情參與,我們學著用苞谷馕式的鄉土語言,把大道理掰開了、揉碎了反復講,也曾因一些村民不理解而一時沮喪。
入戶走訪
千難萬難,只要干就不難。真情付出終能換來理解和支持。我們帶領村民種植千畝西梅和數百畝無花果,成立富養魚養殖專業合作社,建成小超市、餐飲店、美發店等功能齊全的巴扎小商圈。從村民的笑容里,我能感受到他們滿滿的幸福。
人生如歌,駐村生活就是走進群眾、服務百姓的真情吟唱。在鄉村,要想徹底擺脫貧窮,就要為富余勞動力找出路,讓守在家里靠種地生活的農民學技能,走出去務工掙錢。這不是簡單地動員村民外出就業,而是引導村民更新觀念、轉變生活方式的一次思想革命。
從面對面的宣講,到選樹典型、以點帶面,我們用真情喚起各族群眾心底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村民們的一點點改變,讓我們歡欣鼓舞,主動參加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和技能培訓的村民多起來了,莊稼漢逐漸成長為泥瓦匠、鋼筋工、廚師……人人有事干,月月有收入,口袋鼓囊囊、心里亮堂堂的好日子,讓鄉親們發自內心地歡喜。
與村民一起采收孜然
耕耘才會收獲,付出終有回報。20xx年,xx村黨支部被評為xx縣先進基層黨組織,工作隊連續三年被表彰為自治區優秀工作隊。20xx年3月,我獲得“全國巾幗建功標兵”榮譽稱號。
面對成績和榮譽,我們難忘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黨委的大力支持,難忘兄弟單位的鼎力援助,難忘工作隊員彼此結下的深厚情誼。所有這些,讓我們在駐村路上知難勇進、行而愈堅。
最后,我想引用我們自編的歌詞表達心聲:胸中總有一團火,哪怕風里雨里的奔波;心底吟唱正氣歌,苦過累過才是真正的歡樂。旗幟高揚我們的執著,初心牢記人民的囑托。大地知道我們曾走過,祖國,請您聽駐村的凱歌!
駐村心得體會 篇5
下社區已經三周多了,從剛來時的茫然不知所措,到不斷學習群眾路線教育,隨著每天與社區的同事們共同入戶了解民情,逐步進入了角色。
社區的工作與機關有很大的不同。作為一名住建局的工作人員,縣住建局的工作離不開縣委、政府的全年各項重大項目的建設,工作的專業性很強,但觸角很難以滲入到家家戶戶。而社區的工作雖然簡單,卻量大、瑣碎,但群眾的問題再瑣碎都不是小事,對他們來說他們關心的問題就是最大的事情。
我們正是在入戶過程中發現老百姓關心的很多問題都與住建局密切相關。比如,20xx年修建哪些道路?集資統建房什么時候交工?廣電局住戶暖氣管道發生問題怎么辦?廉租房滲水怎么辦?地稅局家屬樓保溫層破裂向哪里反映等等
我們駐社區縣工作組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予了答復,對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向住建局反映。住建局高度重視并派工作人員進行了實地踏勘,提出了解決方案。比如,對地稅局家屬樓實地踏勘后提出了在4月份驗收時給予維修;廉租房滲水問題經實地踏勘要求對具體問題進行統計,住建局與開發商聯系后統一給予維修等等。
也是在完成這些工作的過程中,我們逐漸領悟到我們要起到橋梁的作用,銜接起住建局和社區的工作。把社區每天接觸到的問題及時反映到住建局,也把住建局的工作通過社區深入到千家萬戶,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做好老百姓的知心人、暖心人和解鈴人。
駐村心得體會 篇6
駐村工作隊員的職責是認真貫徹落實黨對農村各項方針政策的上傳下達,駐村工作隊員只有明確自己的職責,身份與地位才能找準自己的位置,位準才會方向明,才能干好職責范圍內的工作,才會起到駐村工作隊員“說是無職勝有職”的真正作用。
首先在縱向上堅持本職工作與下村工作的貫通,解決好駐村工作脫節的問題,要扭轉那種忙于應付本職工作,對村級工作指導不力的狀況,要真正擠出一定的時間把工作放在村級,保證政府的決策貫徹到村。
其次在橫向上要保持各項工作之間的聯系,把握好“多中心”的問題,不能讓工作脫節,甚至出現虎頭蛇尾現象,要一竿子插到底。勤學習是駐村工作隊員的首要任務。駐村工作隊員面對一個群體,每天都會有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發生,要協調處理好各種情況與問題,就要求工作隊長有一技之長,要先知先覺先會,不要一問三不知,當“門外漢”。
要有學海無涯苦作舟的精神,要與時俱進,不斷超越自我。要注意學習新農村建設的經驗材料、現代農業科技知識、涉農法律法規知識、黨建知識和做好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通過學習,在實踐中增強工作能力,提高素質,為開展駐村新農村建設打下扎實的基礎。善思考是駐村工作隊員的良師益友。
駐村心得體會 篇7
去年10月,我被選派到單位扶貧掛鉤村開展駐村扶貧工作。這一年,感觸頗多,但收獲更多。
扶貧工作是艱辛的。我所駐的村屬苗族彝族村,村委會所在地海拔高達2540米,很多村民居住在海拔近3000米的山上,交通閉塞,氣候惡劣,資源匱乏,群眾文化素質低,經濟收入薄,貧困發生率高,貧困程度深,要在兩年內完成“九有一降”、“兩不愁三保障”、“五有一超一受益”的脫貧出列目標,任務非常艱巨。
剛來到村上的第二天,鎮里就召開脫貧攻堅“百日會戰”安排部署會,來不及歇腳喘氣、來不及熟悉業務,馬上就投入戰斗。時間緊迫,只得連夜找來資料學習相關工作要求,制定“作戰”方案。會議的第二天,一大早便提著文件袋和干糧,挨家挨戶調查走訪,收集第一手資料。
在這里,扶貧隊員既是惠民政策的宣傳員,又是做好民情的記錄員,還要做脫貧規劃的起草者、脫貧措施的落實者。工作中有時把群眾當老師,學習他們的生活習俗、生產技能,有時又把群眾當學生,給他們講解扶貧政策、辦事流程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等,扶貧工作是實實在在的艱辛。
我駐在的扶貧村,無水無電無網和吃泡面是常有之事。每到夜幕降臨,村干部們都各自回家了,整個村委小院只亮著我這一盞孤零零的燈,很是寂靜,到是那些渴望燈光的蚊蟲很是熱鬧,不時撲打著窗玻璃,爭著要來與我做伴,頗有幾分“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意境。每當這時候,書即是的陪伴,正好給了自己充裕的學習空間,無人打擾,獨享靜怡,這也是扶貧的一種情趣。
人們都說“家是世上最美的港灣”,我下鄉駐村時,第二個孩子離預產期尚不足兩月,孩子就出生在我駐村扶貧的“百日會戰”期間,妻子坐月子也沒能好好陪護。每當家庭和工作不能兩全時,心里有一個聲音在提醒著我,貧困群眾還在溫飽線上掙扎著,我必須得回到崗位。相比貧困群眾的苦,我這點小苦又算得了什么。我告誡自己,像我這樣處境的人肯定不止一個,別人能堅持,我當然也能,并且必須能,因為我是一名黨員,一名在黨旗下莊嚴宣誓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扶貧工作是辛酸的,扶貧工作是幸福的。在調查走訪中,發現一些貧困戶住房破舊,門外一片泥濘,小豬在院里不停尋找食物,迎面撲來陣陣畜糞的惡臭,屋里狹小臟亂,光線昏暗,土灶上的鍋具附著厚厚的草木灰……看到這樣的情景,心情瞬間沉重。在扶貧過程中,通過溝通交流后,利用國家的政策引導,鼓勵有勞動力者外出務工,不能外出者扶持他們發展產值較高的種植和養殖。再通過農危改或易地搬遷項目,幫助他們建起了磚混結構的安全穩固住房。當看到貧困群眾住進了安全舒適的鋼筋水泥房子,坐上了沙發,看上了電視,喝著清涼甘甜的自來水時,當看到牧人趕著牛羊,哼著小調,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時,當老大爺拉著我的手,激動地說“感謝同志,感謝共產黨”時,我感覺人生的價值得到了體現,內心感到無比的幸福和溫暖。此時,付出再多的辛勞都是值得的,因為收獲大于了付出。
一年的忙碌,一年的陶怡,一年的感悟,一年的收獲。這段經歷豐富了我的生活,自己更是得到了歷練,眼界更加開闊,心智更加成熟,這將是我這輩子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記憶。
駐村心得體會 篇8
青春的路上,既有滾燙的血液、又有澄澈的眼神,既有仰望星空的豪情,更有腳踏實地的堅實。畢業后義無反顧一路向西,來到吐魯番當志愿者,因為這里有精彩故事。今年開始駐村工作,因為這里有別樣的精彩。
誰不想歌舞年華、誰不愿花前月下,但我們有歷史的責任。看著領導白發增多、看著同事徹夜不眠,我又怎敢黯然傷嘆,每日清晨一曲《相信自己》理順昨夜凌亂的心情,青春的年華里有滾燙的血液,這片天地有為民服務的沃土。
春忙忙一時,心暖暖一季。盡管滿身塵土,盡管腰酸背痛,手中的鐵鍬依然不愿放下。以夢為馬,隨處可棲,挖完了葡萄地,落實了互助組午飯,來不及停留,匆匆而歸,因為擔心的結對戶葡萄地已挖完,而我還有下一個擔心。驅車到各個小隊各個地頭,轉一轉、看一看,是否有群眾還沒有午餐,是否有群眾還有急事難事兒,確保所有群眾吃到香噴噴的抓飯,才放心地離開。我早已饑腸轆轆,但心情大好。
燈紅酒綠給不了腳踏實地,夜夜笙歌帶不來璀璨人生,唯有馬不停蹄,才能無悔青春,才能書寫人生華麗篇章,愿你青春留住故事,韶華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