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實踐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學校實踐心得體會范文 篇1
今年上大三的我們,從紅橋搬到了北辰校區,來到北辰給我的感覺就是地方大人多,當然自行車也很多,教學樓,學院樓,圖書館,食堂,宿舍,總之有人的地方就有黑壓壓的一大片自行車。自行車多了自然會出現問題,其中一個就是自行車的擺放問題,借著這次毛概實踐活動的機會,10月18號上午,在班長的組織下,我們全班同學在宿舍樓前整理自行車。
社會實踐為大學生提供了了解社會、了解民生,了解國情、鍛煉毅力、培養社會責任感的廣闊舞臺,大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中可以產生和深化對應承擔責任的認識。
要引導大學生走出校園,深入社會,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關鍵性轉變,讓大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社會現象、社會職責的了解,正確把握社會發展的主流和本質,牢固樹立起國家主人翁的責任感,在實踐中受教育,增強責任感。
在整個活動中大家都很積極,活動結束我們有了一些感悟和體會:人們常說,勞動是偉大的,是光榮的,義務勞動也是忘我的勞動,也是培養我們關心公共事業熱情的。參加義務勞動的光榮感幫我們塑造了自己的美好心靈,處于這個時代的我們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我們的寵愛,是我們隊勞動的概念了解膚淺,沒有勞動就沒有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也就是說只要是勞動,無論是什么勞動,都是光榮偉大的。
這次的集體義務勞動,使我們體會到了集體的力量、集體的溫暖,在整個過程中大家都在齊心協力的干活,沒有抱怨。活動結束的時候讓我們對勞動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讓我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和勞動的光榮,讓我們重視勞動,重視自己的勞動成果。義務勞動也同樣加強了我們的勞動觀念,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學校這次組織的義務勞動讓我們了解勞動的光榮和價值。
最起碼讓我們都認識到了以后自己的自行車一定要擺放整齊,不然會給別人帶來麻煩,很小的一件事我們也收獲了很多。
大一的時候我們曾經去紅橋的敬老院義務打掃衛生,這次是整理自行車,不管什么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知道了實踐出真知,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充分發揮實踐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是檢驗所學理論知識的標準,社會實踐不但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發揮自我才能,展現自我風采的舞臺,也是培養和鍛煉同學們綜合能力的一個階梯,更是一個大學生進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前的演練場地。
學校實踐心得體會范文 篇2
7月1日,當我完成最后一門考試科目的時候,我與同班同學郭曉津一起坐上了開往江山的長途汽車。當長途汽車路經家門口的時候,我好想對司機先生說:“師傅,麻煩你停一下,我要下車!”明天就是和博鰲負責人約好的面試時間,我怎能逞一時之氣呢?心想:等面試結束了倘若通過則留下來否則再打包回家也為時不晚。
初到江山這個陌生的城市內心充滿了好奇與不安。江山的邊邊角角都是那樣的魅力四射,讓我的眼睛顧不暇接,帶著份好奇心四處的打量著著眼前的世界。夜,嘈雜喧嘩,五彩的彌紅燈不懷好意地放射著耀眼的光芒。我的內心沒有一絲恐懼與迷茫,只因有一位讓我安心的人(郭曉津)陪伴在我的身旁,更有她一路上的那句口頭禪:“江山有好山、好水、好人家,來了包你不會后悔。江山人都很熱情,熱情的要你受不了!”,則能叫人不安心呢?
剛下車她爸爸的出租車朋友就來接我們了,就這樣我在郭曉津的家中居住了下來。原以為只需要一天的時間就能確定自己的去留然后就可以毫無顧慮的回家或者是安心下來在江山工作。但是去博鰲的第一天就讓我們失望透頂,因為原定8點半的面試時間卻因王總(王建會)沒有到而推遲了兩次,每次2小時,最終因時間太晚而沒有面試,并將時間推遲到2天以后。怪的是非但沒有決定我們的去留反倒讓我們滿腔怒火,不僅愚弄了我們的感情,浪費了大家的時間,還要我們去幫他們做宣傳。這就好比一個大地主要他的仆人干活卻不給飯吃,奴役著仆人還對他們哭著說:“今年的收成不好,我連飯都吃不飽,大家好好干活多種糧食,你們才有粥喝,對么?”
由于面試的時間推移所以乘此良機我立馬坐上了回家的快客上。4號晚上我坐上了回江山的快客,只為了她所說的5號早上的8點得面試。明知這是一個言而無信的集團卻不能因為我失約而被他人扯著“小辮子”過日子。結果就莫名其妙的成了招生宣傳隊伍中的一員。江山人生地不熟的所以每次做宣傳工作我都和同學安排在一起工作。我們發傳單的范圍不僅包括各個學校還要在各個小區、公園、火車站及一些游樂場所,例如:(江山市)國際花城、文化廣場、時代廣場、西山公園、虎山公園、文溪小學、實驗中學等,招生對象從小學一年級至初三的學生。每當中午學生放學期間,炎炎夏日,不知炙烤了學姐們多少防曬霜。雖然是早上8點上班下午5點下班制,但是幾乎每天都要加班,這似乎印證了電影《麻辣甜心》中得一句話:“人生最痛苦的事莫過于上班,比上班更痛苦的莫過于天天上班,比天天上班更為痛苦的莫過于天天加班,比天天加班更痛苦的莫過于天天免費加班,悲劇啊!”而我們每天白天都是在這里吃喝玩樂上網看電視,但是當夜幕降臨的時候我們就得提著起沉重的行囊走街串巷,過著見人就笑,逢人問好的分發廣告單的日子。
曲終人散空愁暮,夜已深沉星黯然。
倦身疲影總相隨,遙問前路通何方?
有時候真覺得我們是豬,一頭頭愚笨的豬。一者,我們一個個完全被一個對人事安排與調度毫無規章制度的隨意安排著,滿腔怨言卻依然為這混亂的不體恤員工的公司工作著。二來,我們每次去一個地點發傳單都是由王總統一安排與接送,但是車司機只有一位,而且又小氣,10人經常要擠做一輛普通私家汽車,竟忘了當初我們是怎么熬過來的,只記得我們就像貨物般被堆積、重疊。
當初我唯一的信念就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現在人在江山,身處異地,沒有人會疼惜我、照顧我(出了自己),所以學會獨立是首要任務。
終于在7月6號晚上盼望到了期待已久的面試比賽了。參與比賽的選手來自不同的學校擁有者不同的學歷,更有著不同的年齡。在這個群體里,我們這些大二的學生是最小的,但是事實證明我們并不比杭師大的學姐學長們遜色,也不比省外一些高校的學姐學長們相差甚遠(學校的對我們小教專業的重視與培養使我們在眾人面前沒有丟臉,我感到萬分的慶幸)。但是這晚卻沒有告知我們最后的結果,知道最后也沒宣布最后的錄取名單,因為杭師大學姐學長們走了,不帶走一絲傷感與留戀,只留下一句話:“其實這個老板真的人很好!”(他們離開的原因就是嫌棄這低薪水),而我們呢回復他們卻是:“別讓一頓飯就把自己給賣了”(他們離開的當晚老板請他們在大酒店里面大吃了一頓,晚上九點竟把我們這些準備商議接下來去留和待遇問題的人丟在了辦公室不管,足足兩個小時,當時我們真的很生氣)。
最終我們商議的結果是:保底工資500每月,班主任兼負責班級衛生工資300每月,學生、家長、教師綜合評價工資由100到1000元不等,另外根據課時情況的不同而給予不同的薪水(作業輔導老師則為零)。
當一切商定以后我們就安心下來工作了。但是,正如之前所說這是一個毫無系統安培和統一的人事安排部門的團體,因此我們依然就像仆人一樣被指來劃去,隨意調動。我先是由位于新江中對面的二部調任至文化廣場的一部任小學高段數學教師,而我的同學趙靜先是和我一樣從二部調任到一部但當課表排定我們也與學生交流了一個多禮拜的時候又被調任到賀村去支教,又從賀村調了毛曉彤到我們一部來做作業輔導的教師。這不是無事生非,無理取鬧么?
不管怎樣,我們終是木已成舟,沒再變動了。
我每天都要備3節數學課,王總也要對我們的備課筆記做定期檢查。從這方面來看他是一個認真負責的老板,但是言而無信則是他的優良作風,說一套做一套也是他的風格。誠然在這個團體中他是最大的股東擁有著最高的權利,但是他卻不顧他人的感受,總是一意孤行,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每次會議都只有他一個人的發言權,哪怕是他的妻子(一部的負責人)也人只能旁聽,更別說我們這些暑假工了。隊以那些調皮的學生,他說要給他們的顏色看看,由我們羅列名單明天他一個人慢慢地逐個對付。明天,又是明天,結果不知過了多少個明天我們還是沒有等待到明天的出現,他忙,我們都知道。
月末暑期工的工資卻是50元每天(不論課時,周末休息不算),宣傳40每天。在職(或全職)教師3000(或以上)每月。
在江山博鰲教育文化培訓學校不僅幫助我進一步認識了這個社會,鍛煉了我的教師技能,培養了與學生交流與溝通的能力,班級的管理訓練,還助我了解江山的些許風土人情,最重要的是我結識了很多新朋友(包括商學院的黃曉學姐),感受到了與朋友在一起的歡樂和在外漂泊的艱辛,更具備了較強的獨立能力。
在次我要對給與我這個機會的王總和她的愛人表示深深的感謝,給我愛與關懷的朋友們送上一份愛的祝福。
我覺得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是我們走上社會的“催化劑”,倘若不認真對待有愧學校老師的一片苦心。
學校實踐心得體會范文 篇3
開學初,我校數學教研組組織全體數學教師進行數學校本教研培訓的學習,并要求教師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將新課標落到實處。通過教學校本教研實踐,下面就學習新數學課程標準及本次數學校本的教研,談談數學教學與實踐活動的有效結合,以及本人的體會和實踐成果。
一、數學實踐活動是一次再創造的學習過程。
教師是課程改革實驗的具體實施者,我們的教育觀念是否符合課改的要求,直接關系實驗的成效。過去的教育觀念認為能培養出一個考試高分的學生,就是教育的成功。如果我們教師現在還保持這種舊的教學觀念,那么我們將培養出來的學生絕對是一個高分低能、被社會所淘汰的人。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是數學學科內的綜合實踐活動,其活動過程是“觀察生活做數學”的過程。數學實踐活動教學研究中我進一步認識到,數學實踐活動的“體驗數學”的過程不只學習新知的過程,而是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即“活動、體驗、建構”是一次再創造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主活動、自由表達、體驗過程、主動建構。所以這樣的數學實踐活動過程應由三部分組成,首先教師創設一定的現實生活情境,學生根據數學現實找出所要研究的對象,其次是引導學生自己探索、合作交流,最后對活動進行評價小結,進行反思。所以數學實踐活動的“看數學做數學”過程是讓學生體驗數學、應用數學、進行數學反思的過程。數學綜合實踐活動又不同于一般的數學活動教學,它是以解決問題為重點,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思想方法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數學精神。
學習新課程標準后,我的教育觀念發生了空前的轉變,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我的教育觀念不斷更新:數學教學要以學生發展為本,讓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使學生在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通過新課標的學習,使我認識到課程改革的重要意義,深刻理解了課改中數學教學的新理念,轉變了觀念,增強了課改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緊迫感。
二、在實踐活動中精誠合作,人文交融,煥發主體,讓學生思維起飛。
合作、研究、交流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不是一種順從,而是一種相互認同,相互接納,學生共同學習、生活的學習過程。數學實踐活動的主要學習方式是研究性學習,因此它必須是一種全新的、開放式的活動。必須讓學生在游戲中、在實踐操作中、在交流研討中、在合作互動中、在情感體驗中去應用數學,從而獲得認識社會、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與策略。注重發現,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是數學的心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活動的靈魂,是學生主體的第一次體現,也是革新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一環。問題由學生始,才能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有一雙數學的眼睛,一顆數學的大腦;才能使學生擺脫過去依賴思想和模仿、記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真正“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合作交流,給予學生更大的自由活動空間,以獲得更多的相互交流機會,以利于學生更自然、更大膽、更主動地進行交流合作,互幫互助,產生共生效應,達到共同發展提高。教師積極指導學生學會在合作中與人協調和施展自我,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和合作精神,提高探究活動的效率。另外交流的目的不是評判探究成果的多少與優劣,而是創造一個真誠傾訴和啟迪思維碰撞的機會,通過傾聽分享他人的活動成果和心得感受。
三、貫徹新課標,轉變教學方式。
(一)鼓勵學生多渠道解決問題,張揚學生個性,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滿著數學。教師要善于發現并呵護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萌芽,對于新奇的想法,我們要保護與鼓勵;要給學生創造“異想天開”的機會,決不要隨便地加以否定。在活動中,學生遇到挫折時,我們要增強他們百折不撓的信心和勇氣,使學生敢于提出想法,鼓勵他們進行創新的嘗試,讓學生憑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主動地探求知識,多方式、多角度地思考問題,達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現實世界中尋找數學題材,讓教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數學,摸到數學。
(二)加強合作學習,培養數學情感。數學學習過程充滿著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很多數學問題,這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加強合作學習,提高教學質量。合作學習還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差異的眾多學生教學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那么,如何在數學實踐活動中讓積極的、健康的情感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我認為只有在生活中學數學,在實踐活動中學數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情感。數學的結論是抽象的,但數學課不是抽象的。在數學實踐活動中,教師應盡可能給學生一個可以展示自己的空間,一個想象的空間。在這個廣闊的空間里,交流感情,碰撞出創造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