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心得體會(精選4篇)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1
真的打從心底的佩服和感動;年紀僅十歲的王薺悅就牽著爸爸媽媽的大手,領著他們歡樂地“看”著這世界。媽媽失明了,爸爸視力卻也僅有0.1,小小的薺悅承擔起了各種家務。炒菜時因為個子不夠高,拿一張小板凳踩著,放油、加醋、翻炒,手法十分熟嫩;把每一塊地板拖干,把每個物件歸類,這竟是她明天晚上必做的家務,但她卻并沒有為此感到煩惱,還是依然笑的很開朗。我隔著屏幕看到她那天真無邪的笑,那個笑包含了多少心思,多少堅強,多少的愛,和多少的孝順啊!一家三口的笑是發自內心的,笑得是那么甜,那么溫暖,那么的幸福!
原先,“就算僅有一雙眼睛,也低得過三個人的眼睛”。這個個子不高,年紀還小,卻又聰明能干,開朗樂觀的小朋友,讓我懂得了什么是孝順!奥犜捠切㈨,不跟長輩頂嘴是孝順,管理好自我的學習生活更是孝順。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劉倩,一個十分堅強的12歲女孩,媽媽三年級就因病離開了人世,和年邁的奶奶,有慢性病的爸爸生活。在田里收割玉米時,是她突然握起左手的拇指頭,輕聲嘆了口大氣,記者問:“手怎樣了?”小劉倩摸著手,爽快地回答到:“砍到了,就是刮傷了一點點。沒事兒,經常的事兒!北坏陡町惓L郏螞r是對于一個才12歲的小女孩。小劉倩似乎早已習慣了這些對她來說所謂的“磕磕碰碰”?墒亲焐系臎]事,可還是讓人心疼又揪心,真是個堅強又懂事的女孩兒!幫爸爸熬藥,幫爸爸試藥,覺得藥苦了,“我”來幫你倒糖水;收廢品時,你的累了,“我”來幫你提;車子上坡時,“我”在你后面幫忙使勁兒推。
記者:“家里有媽媽用過的東西嗎”?小劉倩跑去房間拿了一個長長的竹編,嘴上洋溢著笑容。她漸漸哭了起來,“那天做寫作業后,給媽媽檢查,怎樣也叫不醒她,我就以為媽媽很累很累地睡著了.....”小劉倩說著說著就抽泣了,我的淚眶也止不住了;她相信她說的每句話媽媽都能聽見,她站在山路邊對著天空大喊:“媽媽,我想你!我會照顧好爸爸的!”視頻看到那里,我拿起了紙巾擦了擦淚。
小劉倩我們向你致敬,全國的孩子都向你致敬,你這樣的孝順,我們這些城市里的孩子只是大大地不如你啊;我想到了自我,再想到你,也真是覺得慚愧,我經常惹媽媽氣得火冒三丈,沒有管理好學習生活,這些的缺點在你身上根本沒有。
小劉倩你太令人感動地熱淚盈眶,千言萬語形容你的詞只匯成一個:“孝順”;我對你的感觸也只匯成了一個詞:“感動”。小劉倩別太累,記得照顧好自我。劉倩身上的這種愛不會消失,會是一條涓涓細流的河水,流向一代又一代,流向全國,全世界。
看著失去媽媽的小劉倩對著天空大喊媽媽,我更深刻理解了"母親"這二字,更深刻地明白了"母親"這兩個字的重要。母愛深入骨髓,融入血脈,牽動著每一顆神經。母愛在空氣中散播,令人悴然心碎。母愛的深,母愛的醇,母愛的濃,母愛的久,比起其他任一種情感都遜色三分。
父愛如同一座山,它在我困難時給予我力量,在我迷茫時給我方向;母親的愛猶如于春天里燦爛的陽光,帶給我溫暖,帶給我光明。父母給我們的愛不必須是最完美的,但必須是唯一的,是最好的,是無法替代的。
孝順這字眼或許很平凡,但卻不那么的平凡;父母之愛這詞是多么的平凡,但這種愛卻又是多么的不平凡.....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2
今日我們在五樓報告廳舉行了英華小學“孝心是一種美德”的主題隊會。
我們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的視頻,最讓我感到的是一個叫李家幫的一個男孩。他是一個被領養的一個孩子,每次回到家都會照顧一位雙目徹底失明的奶奶和一個患有股骨頭壞死的爸爸。他每次放假都會按時完成作業并且把每周需要的柴火提前找好。在撿柴的時候把腿弄傷了也不給家人說。就用草嚼爛敷在受傷的地方再用泥巴一湖回到家用手洗凈就不流血了。
當我看完一后我感到很慚愧。在家里有一點小事都要麻煩家長。還不幫家長干活總是在那里玩游戲看電視。
還有一對姐弟,因為姐姐患有先行殘疾所以上不了學。一開始收到上學通知書的時候是媽媽背她上學,之后因爸爸在接電線的時候不幸被電死之后就變成弟弟王澤盼負責被姐姐上下學。
還有一個年齡不滿六歲的小女孩,她的生活十分悲慘爸爸因犯罪被抓進監獄,媽媽看見后邊離家出走。那時六歲的王安娜就擔起了照顧奶奶和曾祖母的職責。
還有一對兄妹哥哥李升才在家里照顧爸爸妹妹李升梅在外面買陀螺,最終他們還是生活的很歡樂。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3
人之有孝心方為人,無孝心則如畜生!鞍偕菩橄取保⑹侵袊遽尩牢幕母酒返,是人人必須具備的品德之一。
一首優美的《孝心最美》拉開了這次頒獎典禮的帷幕!疤斓馗改笧榇,日月星辰同輝。”靜靜地聽著這首歌,一個個外表稚嫩而內心卻十分成熟的兒童,那勇敢堅定的面龐,在我眼前不斷浮現……
他們承受了他們這個年紀所不該承受的許多,他們的心智也不該是如此成熟。是他們成長的是什么呢是家中的變故,是他們對長輩們的那份孝心。他們的故事使我們動容,而有的人卻不以為然,那么就請你捫心自問,如果你就是他們,你也許連他們的萬分之一都不及吧!既然如此,你有什么資格不以為然!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值得我們去尊敬,我們要向他們看齊。
“孝”這一字看似簡單如數數,其實要真正做到卻難于上青天。
高梓淵,一個13歲的少年。13歲這個年紀本應當是花朵一樣綻放的最好的年紀。——能夠和同學、朋友們在外面玩耍,放肆張揚?伤麉s因媽媽得了白血病,放棄了這些。當別人家的孩子在瘋玩,他只是在家中一絲不茍地打掃著衛生,直到把家中打掃的干干凈凈,一塵不染。他從不會抱怨,因為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有的“孝”。媽媽怕灰塵中的病菌,他便用消毒水清洗全家。每一天三次的消毒窗簾,兩次拖地,這樣的毅力,敢問有多少人能做到我想,恐怕沒有幾個吧……
父母為我們操勞了半輩子了,他們臉上的皺紋,逐漸變得粗糙的手,哪一個不是因為我們難道我們要讓他們的下半輩子也如此辛勞嗎所以我們要學會這一個“孝”字,盡孝在當下。從此刻開始,我們就應當用行動表達孝敬之心:尊敬、傾聽和感恩。
我們要為父母做我們自我力所能及的事,就像他們為我們傾盡心力操碎了心一樣。我們的生命,我們的一切都是父母給的。他們的白發銀絲因我們漸漸布滿頭,這些我們不能忘。他們為我們付出了那么多,我們為什么不能盡兒女應有的孝順呢先不必說做到像最美孝心少年李新穎那樣,每一天早早上山撿核桃,給父親做工藝品,先把掙來的錢給爸爸當醫療費,自我的病卻拖著;也不必說像覃可欣那樣為了給媽媽治療,放棄了自我堅持了許久的夢想。單是給父母幾句再簡單可是的問候或關心也好啊!他們為我們付出了那么多,我們難道連最基礎的孝都不能做到嗎
…….
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作為炎黃子孫難道能不傳承嗎
《時間都去哪了》一曲,告訴我們光陰的流逝飛快,我們要讓父母的下半輩子不再操勞,盡我們自我應盡的孝道!“孝”這一字有千金重。
百善孝為先……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4
“孝”意為孝順,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以來的美德;是為人兒女必須盡到的一份職責。
就孝順長輩這一美德,《眾里尋你·最美孝心少年》這一節目便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尋找到了四千二百位來自祖國各地的最美孝心少年們。
每一位最美孝心少年都散發著陽光的氣息,他們在家庭中無一不是小小當家人。他們開朗、樂觀、勤勞,應對生活進取向上。憑借自我幼小的身軀、智慧的頭腦,給家中所有的親人們帶來無數的歡笑……
其中有一個姓高的小男孩,名為“高梓淵”。他與我們年齡相仿,甚至還小了一兩歲。可僅因為他的母親不幸患上了白血病,便從一個心智幼弱的小男孩,成長為一個獨立的當家人。他不僅僅獨自一人承擔起了一家人的飲食,還擔起了打掃家中衛生的重任。一個年紀輕輕的小男孩,能夠每一天將偌大的房子打掃的一塵不染,這是要有多大的孝心啊甚至還能說出這樣一番感人的話語——“母親生我養我,為我操碎了心,好不容易才將我養大。此刻她生病了,換我來照顧她又有何妨呢”
唐代詩人孟郊有一首詩為《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蹦赣H對我們的關愛無微不至。倘若把母親對我們的每一份關愛都比做一粒沙子,那么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就是這樣構成的。
母親在我們幼時關心、照顧我們,那么我們此刻用實際行動來孝順母親不也是人之常情嗎
《朱子家訓》中記載道:“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我們此刻能唯一做的就是在平常幫長輩們做一些家務活;在他們勞累時給他們捶捶背、遞上一杯熱茶;在他們外出歸來時送上一句關心的問候……
這些雖都微不足道,但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呢
所以,我們要節目中那四千二百位來自祖國各地的最美孝心少年們便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像他們一樣,向長輩用實際行動表達我們的孝心!